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70反派女知青-分卷阅读450

那针戳到自己的手,不敢上手呢,后来经过了很长时间,才算摸清楚了,你比我厉害了。”
  王桂花听到这话,顿时喜极而泣,对着秦玲玲一个劲的鞠躬感谢着,“谢谢,谢谢。”
  之后,秦玲玲从当中选了四人留下来,其他两人不要。
  没选上的两人正是李春娇和另外一个不给王桂花用缝纫机的女人。
  听说自己没被选上,两个当即脸色不好了。
  另一个连忙哀求着,“我会努力的,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秦玲玲摆手,“抱歉,你们可能真的不合适,我没办法留下你们,以后希望有别的岗位适合你们吧!”
  而李春娇却有些不服气,“可我明明比她缝的好啊!”她说着,指着王桂花。
  在李春娇看来,王桂花是这六个人当中最不会的,就算不要,那也应该有王桂花的一份啊!
  就连王桂花也没有想到,秦玲玲会把自己留下来。
  因为她没有怎么学过,只在自己堂嫂家里摸过几次,这次过来,也是求了王妙过来的,她家里穷,她也喜欢缝纫衣服,王妙被她磨的没办法才来的,毕竟两人是一个村的。
  被李春娇以质问的语气问着,秦玲玲不怒反笑,“想知道原因吗?”
  她这么一笑,李春娇也愣住了,不知道她这笑是什么意思?
  “让你们自己在屋子里发挥的时候,我在外面的窗户边看了一下你们制作的过程,本来只是想看看你们做衣服的速度和熟练程度的,不过我却看到你,在不需要使用缝纫机的时候,也不给别人用。要知道,我在这里,我最讲求的就是团队精神,如果我招了你们过来,你们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团队重在团队团结精神,你只为自己,就算你有能力,我也不敢把你留下。”
  秦玲玲直白的把李春娇的问题说出来,顿时惹的她脸一阵红一阵白,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至于另一个没被秦玲玲点名的,这会也不敢再有什么质疑了。
  很显然,秦玲玲在招收人的时候,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品性,而不是手艺,毕竟这样简单的手艺,是可以学会的。
  如果这些人不能有团队互帮互助的意识,以后招回来也是害自己。
  最后,两人灰溜溜的离开,倒是王桂花和其他几个人没想到,原来是他们是这么被秦玲玲选中的。


第192章
  选好了缝纫的新手之后,秦玲玲先让他们自信练习好,先是用一块布,反复的练习,反复的拆掉线。
  而在这练习的过程中,秦玲玲发现,虽然王桂花刚开始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但是学习的劲头却很强,每次别人都走了,王桂花也舍不得离开,一直在学习。
  四人加上王妙,一共五个人,正好五台机器,虽然都是新手,但是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倒是让他们掌握了一些技巧,至少,在熟练程度上,比之前好了许多。
  而经过湾婶的介绍,她很快也找来了两个缝纫师傅,都是从工厂退休下来的,家里也不缺他们那点工作,所以在家里也闲的很。
  可退休下来的人,其实很多都不愿意就这么休息的,在他们眼里,他们认为,他们还能继续的赚钱,就算不能挣很多钱,至少要减少家里的负担。儿女要养孩子,他们老人还有一手技艺,不能荒废了。
  湾婶找到人之后,就告诉秦玲玲了。
  其中一个家庭子女倒是很快的同意的,觉得自家母亲闲着没事干,这样教教人,做做衣服还是可以的,只要不是太麻烦就可以。
  可另一个老师傅的家里人却不愿意了,说什么都不让老人干,大体意思就是他们做儿女有手有脚有工作,父母现在老了,不缺那点钱,好好享福。
  湾婶说:“我跟他们说过了,老师傅愿意,但是她的儿子儿媳妇不乐意,说这样传出去,还以为他们家养不起一个退休老人了。”
  湾婶还告诉秦玲玲,这个老师傅是个很专业很厉害的师傅,以前在工厂的时候,速度最快,做的也最好,现在虽然年纪大了,退休了,但是缝补衣服上面,还是好手。
  “你要是真要人,那还得上门说说。”
  秦玲玲点点头,表示自己争取争取。
  她先是见了那个同意来工作的老师傅。
  因为都是退休的老人,所以秦玲玲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主要是给她培养出会缝纫的人来就好,以后她有自己的团队,可以自己设计自己想要衣服,也不用再走工厂进货,要知道进成品的衣服,要比自己做的要昂贵许多。
  她也想好了,这一生路漫漫几十年的光阴,她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创造财富,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成品服装从八十年代开始到后世,都是经久不衰的一个行业,人们越来越富有,追究的衣服质量和款式也就越多,现在趁着有这个机会,她先培养出自己的人,以后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生产线。
  第一个老师傅姓张,叫张贵银,退休两年了,之前也在家里闲着,偶尔给家里人做做衣服,附近有人想做衣服也会找她,但是不多。
  她爱做衣服,但是来找她的人少,她就觉得自己的一身武艺就这么浪费了,有些不甘心,所以也很想继续投入这个行业,可是她已经退休了,现在工厂的职位也由儿媳妇顶上,自己退下来。
  湾婶找到她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儿子和儿媳妇也算谅解,听说就是教教人,不会太累,而且还是湾婶介绍的,又是秦玲玲的店铺,觉得信得过,就答应了。
  见过张师傅之后,秦玲玲就又另外买了几台缝纫机,并且和张师傅约定好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工资和工作等方面,也给她做了详细的解说。
  秦玲玲提出的工作条件都很好,上班的时间并不长,她主要就是教学,也不用她忙碌别的。为此,张师傅都很满意。
  张师傅这边解决了,秦玲玲又要去找另一个老师傅,就是湾婶说家里人不同意老人家那边。
  这老师傅姓陈,叫陈海凤。
  秦玲玲去的时候,只见居民楼安静一片。
  年轻人这个时候都在上班,孩子都去上学,特别小的孩子才留在家里。
  陈师傅家的孙子孙女都上学的年纪了,也不小了,所以也不用照顾。
  陈师傅老伴去世的早,家里现在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她平时没事干,给家里拾掇拾掇,然后就是做简单的缝补,更多的是在家里无聊的坐着。
  有时候她也会出去找附近的老姐妹,邻居认识久了,大家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也能说说话,可谁家也不能一直陪着你聊天啊,这个要去干嘛,那个要去干嘛的,各家有各家的生活,她更多时间还是一个人,守着空空落落的家,什么人都没有。
  “唉……”坐在沙发上,陈师傅无奈的叹着气。
  她也想出去找点事情做,可儿子儿媳妇甚至是女儿女婿,都说她年纪大了,不用出去奔波劳累,儿女大了,丈夫又不在,一切有他们顶着。
  可对于陈师傅来说,这每天就这么傻乎乎的坐在家里,什么也干不了,只觉得浑身难受,孤单。
  她不爱这样的生活,年轻时候就是个活泼好动的姑娘,后来在工厂这么多年了,一直到退休,都是个忙碌心的人。
  她爱这种每一天都过的充实的生活,可是儿女总是担心她出去工作会劳累了身体,说什么“我爸走的早,您可不能再这么累着了”,孩子都这么说了,陈师傅又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和几个孩子对着干吧?这也没好处啊,家和万事兴嘛,他们既然都担心,那自己就不去干了。
  可越是不去忙,不去找点事情做,这日子过的真的艰苦啊,看什么都难受。
  好不容易隔壁的湾婶给她介绍了个工作,说不累的,就是教人做衣服,收入不错,也不累,适合她。她觉得也挺好的,想要答应,孩子们都说累人,让她别去别去。
  想到这里,陈师傅就更难受了。
  正当陈师傅一口一口的叹气,秦玲玲顺着湾婶给的地址找到了陈师傅家门口,轻轻的敲响外面的铁门。
  “有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