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宝福公主-分卷阅读168

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很快便懂了他的意思,据实以告:“儿臣很担心三皇弟。目前看来,淑妃和李家或许别有想头,三皇弟却是不知情的。儿臣担心,李家因为私心,而害了三皇弟。到时候,就算父皇不想处置三皇弟,碍于物议,也只能将三皇弟赶得远远的了。”
  明宣帝盯着太子的双眸看了很久,仿佛要看清楚,太子这话说得有几许真意。太子不躲不闪,双眼中一派澄澈宁静。
  明宣帝见状,暗自点了点头:“淑妃这些日子因管教大公主不利,受了朕的责罚,郁结于心,身子虚弱,需卧床静养,吩咐太医院,每日给淑妃准备一份滋补的汤药,等闲妃嫔就不要去打扰淑妃调养了。另,李卿任期将满,将其调回京中吧。”
  这样一个人,八面玲珑,在江南官场很是吃得开,与当地的世家大族关系颇为不错,实在让人不放心。就算不考虑李淑妃和三皇子的因素,明宣帝也不放心让李淑妃之父继续当他的两江总督,还是调回眼皮子底下看着吧。
  太子听了明宣帝的话,就知道,明宣帝有意让李淑妃“病逝”,这样做,可以将对大公主与三皇子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太子知道,此事多半不会顺利,但他没有说,只是问:“父皇可想好了由谁接任此职?”
  两江总督监管两淮盐政,非但位高权重,也是一项大大的肥缺。江南官场,关系素来错综复杂,若是后继者选择的不好,是要出乱子的。
  明宣帝道:“徐卿这些年将边关处治理得井井有条,朕有意动一动他的位置,他的妻族与两江一些世家沾亲带故,派徐卿接任两江总督之位想来是个好选择。”
  待李总督接到回京的旨意时,李夫人满脸愁容:“老爷好不容易才在这儿站稳脚跟,皇上怎么就把您给调回去了?宫里头的娘娘也是,怎么也不为老爷说上几句?”
  “少说两句罢,淑妃娘娘恐怕如今也是日子艰难,这事儿哪能怪她?圣上有命,做臣子的,自然不得不从。只是,圣上派来之人想要摘本官的桃子,就要看有没有那个本事了!”李总督冷哼一声。
  “皇上怕是疑了咱们了。此次调任,只给了老爷一个虚衔。”李夫人虽是女流之辈,倒也有些见识,因此,对于丈夫即将被调回京中之事,是满心的不乐意:“此时回京,恐怕是祸非福,老爷还是要尽早做好打算才是。”
  “这是自然。”李总督眼中精光一闪:“李某人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徐总督本身倒是颇有才干,对明宣帝也极为忠心。可惜,已经与李总督打好了关系的江南豪族们显然不太买他的帐。
  徐总督才刚就任第三天,就在外出巡视的途中遇刺重伤。
  李家的姻亲昌国侯趁机上书:“徐总督此番重伤昏迷,两江一应事务,无人主持大局,实在不妥,幸而李大人尚未走远。李大人掌管两江事务多年,将一方治理得井井有条,请圣上将李大人调回两江之地,暂代总督之职,直至徐总督痊愈。”
  上方的明宣帝喜怒不辨,片刻后,方道:“这么说,除了李卿之外,其余人竟是治不好这两江之地了?朕这满朝文武,只李卿一人是得用的,其余人都是酒囊饭袋?”
  “当然不是!只是,李大人这些年一直担任两江总督之职,若论对此地的熟悉程度,只怕无人能出李大人左右。此事正值新旧交替之际,本就人心惶惶。骤然出了这时,人们越发不知所措,当务之急,是稳定两江局势。”
  “此事万万不可!从无现任总督犹在,前任总督插手当地政务的先例!况且,如今徐大人才刚遇刺,凶手是谁,还不好说呢。圣上不妨派遣钦差大臣到两江之地一探究竟,一来,可代徐大人稳住局势,二来,可以好好的查一查,究竟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连圣上派去的新总督也敢动!”这人一向与李大人不对付,说话时,狠狠地瞪了昌国侯一眼,显然是将李家和李家的姻亲怀疑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更。这周没榜,所以估计两三天一更,其他时间用来存稿……
  谢谢林雅舞,Lan,紫幽,微微,洛灵汐,炸炸黄,空格君,萌萌的我,时光剪辑流年,空流霜,ylrenjing,落殇忆曦的营养液。
  晚安,(づ ̄3 ̄)づ╭?~


第147章
  朝堂上正为究竟是派遣钦差大臣还是紧急调李大人回去主持大局争论不休的时候,本应走在半道上的李大人已被几个江南豪族给迎了回去。
  “那姓徐的初来乍到,懂什么?咱们这地方,还得由李大人这样的明白人来主持大局,才让人放心。”
  李大人心中很受用,嘴上却谦虚道:“都是朝廷官员,谁来做掌管这地儿的长官,都是一样的。李某人不过胜在比旁人多用几分心罢了。”
  “世人都以为,一地长官才干最重要,却不知,唯‘有心’二字,最为难得。这些年来,在李大人的治下,咱们这儿发展得何其迅速,大家也是看得到的。我谁都不服,就服李大人!”
  “是啊,那姓徐的不中用,才刚来,就倒下了。可不还得烦劳李大人,继续为咱们这儿操心一阵子了?李大人莫要推辞,如今也是形势所迫啊。”
  李大人本也不是真心推辞,遂摇头叹道:“既如此,在徐大人醒来之前,本官只得逾矩了。”
  江南豪族接收到他别具深意的眼神,回之以高深莫测的笑容:“徐大人伤的这么重,一时半会儿,想来是醒不过来的,只得劳烦李大人多辛苦一阵子了。”
  在李大人就任两江总督期间,江南豪族与李大人合作愉快。如今,横空降下了一个新总督,总得有些应对之法才好。若是让那新总督查出什么要命的东西来,江南只怕又要刮起一阵腥风血雨……
  好在,现在的局势,还在李大人和豪族们的掌控之中。
  那姓徐的吃了这样一个教训,待他醒了,想来该明白怎么选择对自己才是最好的。若是不识相他们能让他倒霉一次,也就能让他倒霉两次、三次。
  当江南豪族将业已出发的李大人追回,请李大人主持大局的消息传回京城后,明宣帝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对李家的优容,究竟纵出了什么样的祸患来。
  “朕竟不知,李家是何时生的二心。李家这是要造-反不成!”明宣帝一拳重重地击打在桌案上。
  “造-反想来还不至于,但李家有了不臣之心却是可以肯定的。如今,李大人就敢堂而皇之的无视父皇的命令,若是不加以节制,定成后患。”太子道:“儿臣原先看着李淑妃,还不知道她的勃勃野心与缜密的作风从何而来,如今方才知道,这是承袭自李大人。”
  “当年李卿就是智谋极为出众的人物,朕得李卿匡扶,还暗自欣喜。朕不曾料到,有朝一日,李卿这出众的智谋,竟会用到朕的身上。”明宣帝颇为感慨。
  太子静静地听着,没有开口,毕竟,明宣帝也不是真的需要他发表什么意见。
  也许在最初,李大人是忠实的帝党。但自打李淑妃入宫并诞下皇子后,一切就都不同了。
  谁人无私心?
  若是能够更近一步,李大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淑妃最近‘病’养得如何了?”明宣帝问身边儿的大太监,大太监低垂着眼眸道:“听闻淑妃娘娘总是不肯好好吃药呢,不是趁着宫人们不注意,将药洒在花盆里,就是手端不稳碗,将药碗给砸了。”
  太子是知道明宣帝想让李淑妃不着痕迹的“病逝”的,为了避嫌,并不说话。
  尽管他心中也觉得,那样一个祸害,还是早早去了的好,但他不宜在明宣帝的面前露出这样的意思来。
  明宣帝冷哼一声:“她向来心思深,若是不想吃药,自然有的是法子避过去。朕原想给她留点儿体面的,如今看来,却是不必了!”一想起李淑妃过去做过的那些事,明宣帝就十分恼怒,又想到李淑妃的父亲李大人在江南给他添乱,明宣帝的眼中多了一分杀机。
  明宣帝时常心软,很少取人性命,他这样恨不得除去一个人,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