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八十年代翻身记-分卷阅读52

杨市的火车票,我跟大哥一起出来找了六七天了。”
  结果当然是找不到,杨市是省会,本省最大的集散地,水路陆路四通八达,通往全国各地,一旦出了杨市,根本没法找。
  姜红兵揉了揉脸,难掩疲惫,这是大事,即使昔日有嫌隙也得放下,本家叔伯在林县往北找,他和大哥联同姜家的一干堂兄堂弟直奔杨市找。
  火车站汽车站,招待所饭庄,街头巷尾甚至桥底,还找关系拜托了人,把杨市连同近郊都找过一遍了,一点消息都没。
  这年头没有太多外宿地点,姜家人除了姜宁,在杨市并无亲眷,看来姜艳怕被找到,已经离开了杨市。
  “找了六七天,实在找不到,大哥他们就先回去了。”
  有了小妹的事在前头,姜建设兄弟对姜艳这堂妹没有任何好感,来找人也就尽义务,尽了义务问心无愧,要说一直搁在心上不可能。
  于是,姜红兵就借口留在杨市办事,顺带再留几日找找,实则就是往小妹家来了。
  姜建设其实也想来,不过一来两兄弟都留下太打眼了,显得对堂妹太不在意;二来过年了,兄妹三人都不在家陪父母不大好。
  于是,身为长子,又有妻有儿的姜建设,只能遗憾随大部队折返。
  “本来我该回家陪爸妈过年的,但今年这个年,肯定过不好。”
  姜红兵耸耸肩,整个姜氏大家族,自家混得最好,而他又算家里最有门路的,大伯母无计可施之下,肯定天天上门来求。
  也不想想,他就是个纺织厂采购小组长而已,最多因工作问题人面广点,又不是万能。
  他索性就避出去了。
  “那太好了,二哥留在我这边过年吧!”
  姜宁面露喜色,姜艳这事她听听就过去了,不提往日恩怨,既然是成年人,就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谁能管你一辈子?
  她听二哥话里有留在自家过年的意思,立即兴奋起来了。
  赵向东也高兴,笑道:“二哥就留在家里过年好了,也好多陪陪宁宁。”
  过年请假休假的军官不少,军营却保得证日常战备和值班,赵向东只会比平时更加忙碌,甚至有时晚上也不能回家,多数时间只能留媳妇儿一个人,他既歉疚又惦记。
  姜红兵来了正好,他只有高兴的份。
  “那好,那我就留着了。”
  姜红兵当然想留下来陪妹子的,但大过年不必平时,总得妹夫乐意,现在赵向东态度鲜明,他也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他转头看向姜宁,笑说:“我过了年后真有事儿办,正好也腾点儿时间,领你去老吴家转转。”
  老吴,纺织总厂销售科科长,就是姜宁打算过去拜年然后搞原料的那个,他跟姜红兵关系挺好的,姜红兵亲自领着,当然比她自个摸上门更好。
  妹子虽说聪明能干,但到底年纪小,她说创业,姜红兵一直惦记着,不看着不大放心,这回能凑上时间最好不过。
  姜宁当然懂,欢呼一声,“真的吗?二哥你真好!”
  她兴高采烈,在场两个男人笑意不禁加深几分。
  “咦,不对呀!”
  姜宁高兴了一阵子,突然想起一事,忙关切问:“二哥,你能请那么多假吗?”
  找人六七日,路上来回奔波,再加上年后办事,这至少得半个月时间了吧。
  现在公众假期少得可怜,春节就两天,这没有合适理由请假半月比较难,找堂妹能顶得住么?
  姜红兵顺手揉了揉小妹脑袋,笑道:“我已经办了停薪留职手续了。”


第39章
  姜红兵的工作, 本来就只做到年前,不巧还请了假。
  姜宁一怔,随即眼前一亮, “二哥, 你打算做啥呢?是跟大哥一起干的么?”
  纺织厂采购小组长,这工作油水大门路广,非常实惠的,停薪留职容易,再想回原位就难了。
  不过姜宁对家里心中有数,红联摊子攒了启动资金, 二哥这是另有打算了。
  她很高兴,创业赶早不赶晚。
  不过说起红联摊子,年根底下正是火爆的时候,“二哥,爸妈嫂子忙得过来吗?”
  这一下子少了两个壮劳力。
  “大嫂把小杰送回姥姥家带着,慢点就慢点的,也是没办法的事。”
  姜家人商量过后, 没有请亲戚来帮忙, 这摊子赚得不少且接地气, 最容易招人眼红,还是保持距离不要让人知道确切数目的好, 这样才利于保持和谐相处。
  姜红兵这次留下来, 看小妹过得好不好是第一个打算, 另外还打算领她去老吴家认识认识, 再然后,就是有关于自己事业的打算了。
  “我打算搞运输,倒腾各地货物。”
  他盘算自己该干啥很久了,刚好纺织厂新到了两辆大货车,这么一来运输力就过剩了,厂子随即淘汰下来两辆车龄最长的中型货车。
  姜红兵立即盯紧这两辆货车。
  他常年在外面跑,当然知道倒腾各地特产及紧俏货物利润有多大。单说林县的山货,本地便宜得不行,转到杨市身价能翻一番,再到省外平原地区,那就不是翻一番能解决的事儿了。
  销路不缺,只有供不应求的,利润非常可观,唯一的问题是,这年头没有私营货车,且这铁疙瘩,个人想买都没地儿买去。
  这当口有两辆货车淘汰下来,姜红兵欣喜若狂,他当即揣了厚厚的礼,在厂子走一圈,凭着过硬的人脉关系,将这两辆货车拿下。
  当然,货车是继续挂靠在纺织厂的,能避免很多麻烦,走出去也方便。
  “嗯,二哥选这行当挺不错的。”姜宁仔细听完,十分赞同。
  其实这说法还是委婉了,何止是不错,这也八十年代的黄金行业之一,尤其是初中期。
  合法的“倒爷”,捞金无数。
  等到行业式微的时候,还有其他朝阳行业可以投资,又或者能早早就涉猎其他,反正就是不愁的。
  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国家很快划出特区,改革进一步深入,很多限制放宽,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强,劫道的也多了起来。
  这几年机遇无数,同样也十分混乱,长途车司机受伤,甚至回不来的事情,时有发生。
  眼下还不乱,但马上就会乱起来,姜红兵抓住的机会非常好,占领先机,万事俱备了,姜宁也说不出考虑放弃的话,只不过,她难免忧心忡忡。
  “二哥,这改革了,人肯定得动起来的,有人赚钱多有人赚钱少,眼红胆大的肯定有,你得多带几个人出门,家伙什么的都得搁在身边。”
  “嗯,二哥知道的。”
  姜红兵目光暖暖,他是个胆大心细的聪明人,小妹说的他早就考虑到了。
  “我和大哥合伙干,还请了大伯家的堂哥们过来帮忙,还有六爷家的两个堂哥。”
  姜红兵随即解释,姜建设也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兄弟俩请的都是安分能打的壮小伙,本家人待遇都是从优的,一共七个大男人两辆车。
  “而且二哥还打算和人搭伙呢,五辆车一起走,大家照应着。”
  这就是姜红兵准备年后在杨市办的事。
  纺织总厂也淘汰下来三辆货车,有眼光的机灵人哪里都有,总厂接手货车的是姜红兵的哥们,两人关系好,想法相同,一拍即合决定一起走。
  出入路线并在一起,各干各的,十来二十个大男人也能互相照应。
  姜宁闻言心暂时放下来了,其实她刚才琢磨着,要不要让赵向东联系一下退役的昔日战友,看是否有意干这个的。
  据她上辈子所知,这年头退役军人的待遇一般都普通,特别是去年初对越自卫战结束,因伤退役的军官战士极多,绝大部分安排都不尽如人意的,不少人生活十分艰辛。
  国家不富,部队军费少,人数还多只能尽力了,毕竟牺牲的也十分多,抚恤金还得紧着那边来。
  现在看姜红兵确实准备充分,人手暂时是够的了,姜宁就先将这个提议搁下,等以后二哥觉得人手短缺,或者扩大规模再说。
  “嗯,这挺好的嘛。”
  姜宁点头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