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八十年代翻身记-分卷阅读58

过他们依旧满心感激,“好的,嫂子,咱们记住了。”
  双方就此分开,姜红兵送小妹到店里,帮忙开了门,嘱咐几句,就匆匆离开了。
  他也有不少事要办,闲不下来。
  姜宁提了桶水,一边仔细擦洗店里刚装好的木货架,一边等常金兰带人过来。
  店里已经装修好了,是姜红兵初二就喊人过来弄的。
  地面原来是老式水磨石米砖,没破损看着还行,就没动。只给墙面刷了腻子,再装上年前订好的刷了清漆的吊挂架,放好展示架收银柜,吊上挂了红布的招牌,就完事了。
  很简单的工程,地方也不大,两三天就干好了。
  放在后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装修,这年头却新奇而拔尖,开门这么一会功夫,门前经过的人都往里好奇张望。
  姜宁满意之余,心中却清楚,这装修现在还成,但再过一两年就不行了,不过到时候再更新换代吧,毕竟眼下复杂点的装修材料根本就没有。
  地方不大,新做好的吊架又不脏,很快就擦好了。
  时间已经到了九点,常金兰带着六个中青年妇女准时进门。
  这就是她介绍给姜宁的女工。
  大家寒暄一番,姜宁笑吟吟说了自己开的工资待遇,本来有期待有忐忑的大伙儿,一听是真的,立即就高兴起来了。
  其中一个二十七八的妇人,叫石小兰的最外向坦率,一拍大腿笑道:“好啊!_0_wo_0_gan,不要提成我也干。”
  刚才姜宁说,超过额定工作量的,有提成,意在激励大家的劳动积极性。
  其他人纷纷附和,城里人也有富有穷的,这年头公家单位的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没门路休想插人进去。
  老一辈工作倒是能传下来,但绝大部分人家孩子都好几个,肯定有没捞上的。
  本来只能闲在家里做家务,现在能领一份工资贴补家里,就算不是公家单位,她们也十分乐意。
  既然大家都十分乐意干,那就轮到姜宁考察一下对方的手艺了,她固然很需要第一批女工及时到位,但也是有严格技术要求的。
  她锁了店门,领着一行人穿过小院子,进了加工场。
  姜宁搬下来一匹棉布,指了其中一台缝纫机,轮流考验七人的手艺。
  直线,曲线,压脚倒针等等,轮流试验,结果很满意。
  这些妇女家里都是有缝纫机的,一家老小的衣服都是她们做,间中还有接点外活贴补家用,正常该会的技术,她们都会,而且很娴熟。
  皆大欢喜。
  姜宁笑吟吟道:“很好,那明天八点三十,咱们就准时上班了。”
  她半开玩笑道:“咱先礼后兵,平时要是有要紧事,请假就行,但不可以无故迟到早退。”
  “那是当然,工作就得有工作的样儿。”
  石小兰快人快语,爽朗应声,其余人也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姜宁笑吟吟地与大家说了大半小时话,互相了解熟悉一下,顺带介绍了大家以后的工作方式。
  第一次见面相当和谐,她看着差不多了,才开了侧门,送走了大家。
  出门时,常金兰似乎瞟了簇新的黄铜锁头一眼,她没吭声,姜宁也没在意,租了店换个锁头,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今天给自己安排的任务顺利完成,姜宁出门去吃了碗酸菜肉馅饺子当午饭,再回头拾掇拾掇店里。
  下午,纽扣拉链,各色线轴,锁边机等等也到货了。
  这是昨天拜托了吴刚,搭着纺织总厂一起订的。
  没办法,现在起步阶段量有点少,与其四处欠人情,不如直接拜托吴刚得了。
  万事俱备。
  姜宁锁了店门,直奔自由市场去了,还有点儿时间,她抓紧点买了菜,再坐后勤车回家。
  至于姜红兵,他嘱咐过小妹不要等他,他或许会不回去的。
  他时间其实也很紧凑,昨天腾出了一天,这不得忙活回来。
  姜宁匆匆进了自由市场,扫了两眼,看中了一个老农摆出来的大草鱼。
  得,今晚做酸菜鱼吧。
  很久没吃酸菜,中午吃顿酸菜饺子,倒是觉得不过瘾。
  称了活蹦乱跳的大草鱼,沉甸甸的,姜宁再买点酸菜,上了后勤车回到家属区。
  鱼刮鳞,片下两扇大鱼肉,顺着鱼肉的纹路斜刀切双飞片,加糖盐姜丝,胡椒粉和一个蛋清,抓均匀备用。
  鱼头鱼骨剁块,放进油锅翻炒,再铲起备用。
  再起个油锅,扔切碎的干辣椒姜片葱段,煽出香气,再倒入鱼头鱼骨和整理好的酸菜,翻炒一阵,注入开水。
  煮上六七分钟,汤底就好了。
  姜宁没有立即下鱼片,这个很快的,等丈夫回来再弄才新鲜。
  蒸上米饭,她刚要去洗个澡,不想却听见一阵汽车引擎响声由远到近。
  姜宁有些奇怪,这家属区能开车出入的就那一个,难道是方涵回来了?
  画风不对呀?
  她好奇出了阳台,探头往外看去。
  有同样动作的人很多,大伙儿见一辆黑色小轿车驰进家属区,缓缓停在姜宁家楼下。
  姜宁眼尖,咦?这车牌号不是方涵的呀。
  不过车牌号不是方涵的,下来的却还是她,同时还有一个五十出头老太太。
  这老太太一身灰色翻领套装,明显的职业女性范儿,花白的齐耳短发梳得整整齐齐,十分干脆利落。
  她下了车后,一边往单元门走,一边与方涵说话。
  距离太远,听不看两人说啥,不过方涵似乎有点畏惧对方,退后一步跟在身后,低头听着不说话。
  很规矩。
  前所未见。
  姜宁眨眨眼睛,联系她平时知道的讯息,这老太莫非是方涵的婆婆,许卫国的妈?
  这是亲自把儿媳妇接回来,送回儿子家?
  她突然有些牙疼,也不知道许卫国获悉昨天的消息没有?


第44章
  姜宁没猜错, 这老太太确实是许卫国亲妈,方涵的婆婆陈瑛。
  陈瑛工作也忙,但小儿子小儿媳矛盾闹得有点大, 大过年的儿媳妇回了娘家, 儿子接两次都没接回来。
  一家人这样不行,儿子工作忙,她这个婆婆就抽时间亲自去接了。
  婆婆来接,这就不是小两口的事了,方涵不管乐不乐意,都得收拾收拾跟着回来。
  陈瑛直接吩咐司机往北开, 把儿媳妇送回去。
  “这牙齿舌头都有打架的时候,这夫妻呀,偶尔红红脸也是有的。”
  陈瑛语重心长,“不过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有啥认为不对的,摊开来说清楚,商量着拿个合适章程, 就好了。”
  方涵跟在后面, 低头应了声。
  陈瑛上了二楼, 却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往上, “卫国最近都在东子家吃饭, 辛苦他媳妇了, 咱们可不能忘了。”
  赵向东和许卫国搭档多年, 战友兼好友,许家人当然知道他,也见过面。
  方涵抬头瞄了眼陈瑛背影,没吭声,她婆婆跟亲妈不同,虽平时和蔼,但骨子里是个极有主见的人,不管儿子儿媳还是孙子孙女,一律不会无条件纵容。
  她不大乐意上去,却不好不跟。
  姜宁从阳台回来,就听见了敲门声,很规律很简短的三声,她愣了愣,不会是方涵和那疑似许家老太太吧?
  打开门一看,还真是。
  “哎?是方涵呀?”
  姜宁有些诧异,不过面上不显,笑吟吟打开门,让了让,“快进来坐坐。”
  她一边热情招呼人进屋,一边有些疑惑看着陈瑛,“这位是……”
  “我是许卫国他妈?”
  陈瑛亲切一笑,“你是东子媳妇吧?我家都认识东子,卫国两口子吵架,倒是麻烦你了。”
  “麻烦啥呀?”姜宁恍然大悟,这是来道谢的。
  她将人迎进屋,一边翻出茶叶沏茶,一边笑道:“也就多添双筷子的事,没有什么麻不麻烦的。”
  沏茶的空档,陈瑛领着儿媳在客厅坐下,略略看了两眼,这小家布置得很温馨很舒适,她点了点头。
  许卫国在家闲聊时,曾说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