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被误认是神明以后-分卷阅读35

年轻的笑脸正对着她,伊南这才意识到:杜木兹早就听见了她的动静——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人,感官还是远较较她的要敏锐。
  但杜木兹还是为她吹奏了完整的一曲,这才笑吟吟地回过头来。
  伊南觉得自己的脸好像红了,她这算是……偷看被抓了个现行?
  但被抓了现行也要强装镇定,伊南直接伸出了手,向杜木兹借骨笛来看:“请问,我可以吗?”
  杜木兹二话不说,递了给伊南。伊南接了在手里仔细端详,只见这笛子大约二十公分长,上面钻了七枚音孔。
  隐隐约约地能看见笛子的骨质上有用木炭划出的墨线,想必制作这骨笛的时候,是事先确定好了位置,才用锐器钻出来的音孔。
  先民们在制作笛子的时候,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音阶意识。
  伊南将笛子递还给杜木兹,柔声问:“这是你的先人留给你的吗?”
  杜木兹点了点头,脸色有些沉重。伊南就将右手轻轻地在他肩头放了放,以示安慰。
  忽然听见一阵犬吠。
  一直不知在哪里放羊的小黑这时突然出现了,撒着欢朝伊南直冲过来。
  伊南一瞅这牧羊犬的样子,登时伸手扶住额头,随后又不得不赶紧伸出双臂,将小黑抱住,好生揉揉狗脖子,然后再检查它身上挂着的一堆零零碎碎不知是什么。
  小黑狗十分活泼,一刻也不肯停歇,绕着伊南跳来跳去。它的脖子上和腰上各自套了两枚亚麻布编成的绳圈,两个绳圈是固定在一起的。
  这绳圈上又牵出两道长长的绳子,后面拖着一个——玩具车?
  伊南定了定神,等她将小黑安抚得相对安静了,再仔细看:果然是个小小的两轮车,用芦苇或是秸秆扎成的车身,车轮却是正儿八经的硬木片削成的,但是比较小,大约是比照牧羊犬的“身高”,进行的特殊设计。
  伊南斜眼瞅瞅身边的杜木兹。
  年轻的牧人红着脸,看那架势,似乎想要在地上挖个洞,躲进去。
  伊南实在是不好意思责怪他,只能问:“那你现在明白了吗?”
  杜木兹使劲儿点点头——看那两轮车都给小黑颠散成什么样了?
  “我原本想着,既然人能推车,那其他动物是不是也能拉车。”杜木兹异常诚恳地检讨。
  “但我实在没想到,小黑竟然这么活泼好动,跑起来也……看起来,真不是拉车的料哟——”牧羊人长叹一声,冲小黑狗摇了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伊南一想:狗拉车?其实也不是不行。毕竟在地球上有些地方狗拉雪橇就拉得挺好。
  但是给小黑狗设计的车驾,至少得做一个沉重一点的,不至于让小家伙这么容易就“带飞”。
  伊南抱着小黑,揉了半天的脖子,这才有工夫检查它脖子上系着的“绳圈”。只见这整套绳圈刚好扣住了小黑的前腿双肩,在小黑发力的时候不会勒紧它的脖子,不会让这汪觉得不舒服。也难怪这货一点儿都不抗拒,而且能拉着这“玩具车”满世界地乱跑。
  伊南心想:厉害啊——按照这思路,很快牛马车上的轭和挽具就会被发明出来了。
  于是她换了一种很愉快的声调,夸奖杜木兹:“你很聪明,虽然小黑可能不是拉车的料,但是别的动物也许行?”
  “这样以后就也用不着大家辛苦拉车了。”
  杜木兹依旧红着脸,但是伊南的夸奖显然令他非常开心。这年轻人挠着后脑,颇不好意思地征询伊南的意见:“那我去挑一头最壮实的公羊试试?”
  伊南笑了:“去村里借一头牛来试试吧。”
  “你要是能想出让牛拉车的法子,村里人都会很开心的。他们肯定乐意把牛借给你。”
  杜木兹好似终于鼓起勇气,点了点头:“好,我明天就去借一头牛来,看看怎样能让牛帮忙拉车。”
  这时日头已经西斜,羊群依旧散落在山坡四处吃草。杜木兹从伊南手中讨回了他的骨笛,往唇边一送,一道悠扬响亮的调子就此传出。
  山坡上的羊就像是听到了特殊信号一样,同时抬起头来,咩咩叫着,渐渐向杜木兹这边靠拢。
  牧羊犬在被伊南解下了“绳圈”之后,撒着欢儿在草地上飞奔,绕了伊南几圈,这才飞跑去将羊群聚在一起。
  杜木兹依旧吹奏不停。伊南越看越觉得他像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人物,吹奏的曲子似乎就召唤了羊群,一起跟着他走。
  想到这里,伊南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杜木兹的脸却再次悄悄涨红,竟尔别过脸去,不敢看伊南。
  两人和一大群羊,就这样一前一后,回到了提比拉村子里。
  暮色已沉,聚在村前广场上练了一天“车技”的少年们已经各自归家。家家户户的陶制烤炉里也已经升起炊烟,想必面包正在烤炉里膨起。
  杜木兹收起了骨笛,回头望向伊南,眼中带着询问,似乎想知道伊南今晚想要“屈尊”去哪家“蹭饭”。
  但他一回头,就见到伊南立定在原地,目光警惕,望着远处两排村屋之间的小巷不出声。
  见到杜木兹的眼光转过来,伊南赶紧给他使了个眼色。
  杜木兹顺着伊南的眼光看过去,只见暮色深沉的小巷深处,一座村屋背后,露出一片亚麻长袍的袍角——
  这片袍角,是用珍贵的青金石染料,染成的宝蓝色。


第27章 公元前5500年
  巴德与提比拉两个村子的年轻人一起出发的那天, 两个村子真的匀出了一头牛,借给了伊南的“乌鲁克旅行团”。
  这对两个村子的老乡来说是真的下了血本:虽说眼下是冬闲,但是两个村子都盘算好了要挖掘水渠, 辅助来年开春时候的灌溉与排水。牛这种吃苦耐劳的牲畜,实在是村子里的宝贝。
  但好在两个村子新制出不少牛车与手推车, 为农人与牲畜们分担了不少劳动, 两个村子在精打细算之后, 还是决定, 让伊南和她的旅行团带一驾牛车上路。
  这驾崭新的牛车,正是车前有辕, 牛身上挂着轭,牛的双肩处着力, 与当初小黑狗身上挂着的“绳圈”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头被匀出来的黄牛,被套上挽具之后, 老老实实地“哞”了一声, 带动牛车向前走了两步, 似乎相当轻松,没有什么不适。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旅行团可没好意思往牛车上坐人。牛车上放着的,都是各人的行李、衣物、日常用品。伊南加上一群少男少女,所有人的东西就装了满满一车。
  这车上除了各人自用的物品之外, 还有一样——村里新制的麦芽糖。
  麦芽糖是用大麦发芽之后的麦芽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的,只需要温暖处发酵一个白天,将发酵之后产生的汤汁倒出来, 再用小火慢慢地熬,熬到成为粘稠的糖块, 再在糖块表面撒上面粉, 晾凉后切成一块一块的。这种用大麦制成的甜味零食就做成了。
  尝过麦芽糖之后, 村里人都觉得这东西的甜味不比蜂蜜差。而村里存下的那一点儿蜂蜜早先都被当做祭品,交给乌鲁克来的祭司了,现在有了麦芽糖,正好给两个村子的孩子们解解馋。
  伊南也顺手带上了几大包,一来在关键时候这种零食可以充饥,临时提高一下血糖水平。二来她也很想看看这种零食在乌鲁克有没有市场。如果有,她这就可是又为这两个村子出产的大麦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新出路。
  至于啤酒,因为酿造所需的时间较长,再加上她还没能找到“啤酒花”这种神奇植物——啤酒就暂时还列在伊南的“愿望清单”上,尚未实现。
  一切准备就绪,伊南回头望望她的“旅行团”,除去几个年轻人最终决定在家乡务农之外,最终有十个“团员”决定跟她一起出发。团员有六个少年,四名少女,年纪都在十四到十八岁之间。
  这些年轻人的家长们大多面露不舍,但是没有人对此行表示特别担心,也没有人担心伊南会把一群少男少女拐带跑掉。
  胖胖的哈姆提老爷向他的胖小子挥手告别: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