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陛下总是被打脸-分卷阅读15

笑:“正如先前所说,是给公主带来的添妆。”
  “你们哪来的这么多东西给我添妆?”
  据她所知,穆氏兄弟当初离开燕京时已经身无分文,连身上的盘缠都是她派人送去的。
  之后尽管他们召集穆氏旧部成立了宁安寨,却也从未抢过过路商队半点儿钱财,又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积攒下这样一比财富?
  穆成笑而不语,穆渊在旁挤眉弄眼的道:“我们挖了大燕皇室的祖坟!”
  什么?
  楚瑶一脸不可置信。
  穆成这才笑着开口:“大燕建国数百年,其富庶远非常人可想。历代燕帝都喜欢给自己建造庞大的陵宫,内附陪葬品无数,在自己驾崩入陵后才会封锁地宫,避免被旁人进入盗宝。”
  “我穆家跟随燕国皇室百年,对大燕的宫中秘辛知知甚多,有些先祖还亲自参与过地宫的建设,知道几条地宫密道不足为奇。”
  而这些地宫中的财富经过数百年的累积,已经是一笔极为庞大的数字,说一句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燕帝灭了我们全族,我们就挖了他家祖坟,也算是礼尚往来,对得起他们当初下的狠手了!”
  穆渊咬牙愤愤的道。
  楚瑶知道了这些东西的来历,了然的点了点头,但还是拒绝。
  “我不需要这些添妆,当初写信给你们便说清楚了,只是想让穆渊带一支队伍跟我同去魏国五年,让我在魏国能够站稳脚跟,也方便我以后行事,等五年之后,我就放他们回去。”
  “大哥你听见没有?公主说让我去呢!”
  穆渊在旁插嘴道。
  这是什么意思?
  楚瑶皱眉看向两人。
  穆成没有理会自己的弟弟,而是直接对楚瑶说道:“二弟尚且年幼,虽然已能独当一面,但并不是陪同公主去魏国的最佳人选。”
  “这次公主前往魏国,我会亲自带队跟随,也并无五年之期,在公主没有开口之前,我们都不会离开。”
  “这怎么行?”
  楚瑶蹙眉。
  “穆将军你若离开了,宁安寨怎么办?寨中事务该如何处理?”
  “公主不用担心。”
  穆成拍了拍穆渊的肩。
  “阿渊对寨中事务已经十分熟悉,即便没有我也能处理的很好,而且还有周达和名义等人帮衬他,寨子离了我也没什么区别。”
  “反倒是公主你这里,此行艰险,一个弄不好就会丧命。阿渊年幼,行事难免毛躁,镇不住那些魏国官员,还是我跟去最为稳妥。”
  楚瑶当然知道穆成比穆渊更好,但是穆成是宁安寨之首,她不好意思为了当年一个约定就让他放下手中事务,陪着她前往魏国。
  不过既然穆成开了口,又说的如此笃定,她便也没有再客气,真诚的道了谢,向穆家兄弟施礼。
  穆成穆渊赶忙还礼。
  “当初若非公主相救,我穆家早已合族倾覆,又哪里能保的下我和二弟的性命,还召集了往日的部下,成立了宁安寨。”
  “没有公主就没有我穆氏兄弟的今日,就没有如今的宁安寨,我穆氏兄弟说到做到,今生惟公主是从,为公主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楚瑶看着神情肃穆的二人,一时间思绪有些飘远。
  同是自己做出的承诺,有的人谨记于心,即便多年过去也未曾相忘。
  有的人说完之后却仿佛过眼云烟,转脸就能违背,
  所以重要的从来都不是承诺,而是人。
  见她神色有些沉闷,穆成没再说话,穆渊却看不大懂她的脸色,还在支支吾吾的问:“公主……那……青青这回也会跟您去魏国吗?”
  楚瑶一怔,跪坐在她身后的青青面色一红:“废话!我是公主的侍婢,当然要跟公主一起去魏国了!”
  “啊……”
  穆渊一脸失落,任谁都能看出他的心思。
  楚瑶失笑:“不然……”
  “公主!”
  青青急忙打断,扯着楚瑶的袖子不撒手。
  “奴婢是一定要跟您去魏国的,您别把奴婢留下!”
  说着狠狠地瞪了穆渊一眼。
  当初楚瑶与穆氏兄弟结识,就是因为穆渊总是时不时偷偷跑来看青青,楚瑶及穆成当然对此事也十分清楚。
  只是没想到,多年未见,穆渊竟还念着青青。
  这份执着,倒也让人感到钦佩。
  穆渊知道青青与楚瑶主仆情深,现在肯定不舍得离开楚瑶,怕因为自己的缘故让青青被留了下来,到时候她不高兴,赶紧说道:“没事的公主,您把青青带去吧,我可以等,等多久都没关系!”
  “噗嗤。”
  饶是楚瑶有心忍着,也还是笑出了声来,调侃道:“等什么?”
  十七岁的少年面色一红,一时看向青青一时又低下头去,两手紧张局促不知该往何处安放。
  亭中的气氛因为少年的尴尬反倒活跃起来,不复之前的沉闷与阴霾。



第12章 嫌弃【捉虫】

  张安回了荣盛斋之后,立刻让人去打听今日之事到底怎么回事,宁安寨的兄弟们怎么会跟着君上进了楚宫。
  得来的消息是珍月公主于宁安寨寨主有恩,穆寨主听闻公主出嫁,此次特来送嫁。
  张安这才模模糊糊想起,何大锤跟他挥手告别时好像是隐隐约约说到了什么公主,有恩,之类的字眼,但当时他没听清。
  弄清楚这其中关键之后,他立刻找到了自己的东家,把这件事报了上去。
  作为一个在楚国经营了近百年,生意遍布五湖四海的商人,东家自然要与各处人马打好交道,所以也十分看重与宁安寨的关系。
  之前数次想给宁安寨送上厚礼,宁安寨都以寨规严明为由拒绝了,除了接受了他们几坛美酒,再也没收过其他任何东西。
  此时听说宁安寨不远万里前来,只是为了给珍月公主送嫁,东家沉吟片刻,最终拍板。
  “准备厚礼,给公主添妆。”
  张安来禀报此事,其实打得也是这个主意,但是因为自己不敢做主,所以才跑了这么一趟。
  既然东家定下来了,他自然是乐见其成的,立刻带人回去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装了满满两架马车,十几个箱笼,才托人向宫中报备了,经过检验之后将东西送了进去。
  有一就有二,能在楚京立足的商户多少都有些背景,受过宁安寨恩惠的自然也不止荣盛斋一家。
  另有两家商户紧跟着给楚瑶送去了添妆,其余不知情的商户派人打探出其中内情,得知宁安寨是保一方平安,护送商队还分文不取的山寨之后,也立刻送去了添妆。
  毕竟作为商人,谁知道自家生意以后会做到哪里?会不会路过宁安寨地界,受宁安寨庇护呢?
  既然有这个可能,那便要提前做好准备,等将来真的路过了宁安寨,搭话的时候也好说一句“我们也曾给公主添过妆”。
  眼看着城中不断有人给公主送去添妆,百姓们不明所以,自然少不得询问一番。
  于是宁安寨在大燕边境的所作所为被人一再提起,他们是如何剿杀土匪,如何安抚乡民,如何护送过往商队,又是如何分文不取,到最后俨然成了百姓心中神明一般的存在。
  而每当有人问起这和珍月公主有什么关系,人们语焉不详,经过一番胡乱猜测和添油加醋,渐渐传为是珍月公主让宁安寨驻守在那里,是珍月公主让宁安寨庇护乡民。
  珍月公主当年回到楚国,为了减轻楚国对战燕国的压力,所以安排宁安寨兄弟们挡在了那里,让燕军不能从那里攻打楚国,保住了楚国一方平安,也让楚国不用分出多余的兵力拉长战线。
  有说书先生瞅准了这个时机,将此事编纂为话本,在酒楼茶肆宣讲,备受百姓喜爱。
  讲到动人处,百姓跟着垂泪,讲到激烈处,百姓跟着愤慨。
  不过几天工夫,楚瑶在楚京名声大振,街头巷尾上至八十老叟,下至八岁小儿,都能说出几句与她有关的事。
  至于是真是假,自然无从得知。
  亦有平民百姓自发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