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生七零年代(重生女的全新生活)-分卷阅读83

薄一点的衣服穿。孩子不能冷着,也不能热着。
她左挑右选,想找一两块比较好看的布料。这里营业员态度很好,待人亲切,不愧是首都的营业员,不像地方上某些人,眼睛长在头顶上,觉得自己卖东西就得有人巴结着。
“几个小姑娘买不买东西,不买闪一边去,别在这儿挡着。”这是一位心里恼火的大婶,她眼看就到柜台了,没想到被几个年轻的小姑娘挤到后边了。看到她们看来看去,挡得她没法买布,终于烦躁了。
蒋芸芸刚想刺她几句,兰欣就拉了她一下,“大婶,我们这就挑好了,马上就好。”
兰欣可不想在这种场合和人吵嘴。若是蒋芸芸万一说了什么_0_ci_0_ji大婶的话,对方再是个厉害的,那就麻烦了。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兴许是大婶看兰欣的笑颜顺眼,这才展开皱着的眉头说:“姑娘,快点挑啊,后面这么多人等着呢,买完东西大婶还得回家做饭呢。”
兰欣应了声,马上跟营业员交谈,要了一块天蓝色和一块深紫色的布。赵彩虹看兰欣给孩子买布做衣服,她也给儿子买了一块深绿色的布料。买完后几人就挤出来了。
赵彩虹边走边说:“我们家那个正是皮的时候,给他买这个颜色的料子耐脏。”
“孩子来了住着还习惯吗,这里没有家里好玩吧?”兰欣问。
“是啊,这些天拘着他,把他憋坏了,我正想着怎么安排他呢。”
“你儿子都六岁了,干脆让他上育红班得了。”
这么大的孩子正是调皮的时候,猫狗见了都嫌,平时赵彩虹夫妻倒换着看,没时间就让同学帮忙带着,还真不好安排。
赵彩虹眼睛一亮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在家时我丈夫天天教孩子数数识字,送他去育红班正好有人管着,这样就能空出时间了安心上课。”
把孩子交给老师管,不仅安全有保障,而且省心,至于上哪里的育红班,只能回去打听了。
兰欣又买了几斤毛线,除了给儿子织毛衣毛裤,她给大嫂买了二斤毛线,让她自个织件毛衣。沈爸准备的钱,大多都在沈妈手里攥着。学校发的那点补助,也就够吃饱饭,大嫂肯定不好意思跟婆婆要钱,所以兰欣偶尔会给大嫂买点东西,沈妈也不多说什么,看他们相处得好还很欣慰。
当然,沈妈还是很疼闺女的,兰欣花了钱,沈妈总找别的由头补给她,尤其现在兰欣有了孩子,沈妈总给孩子买东西。总之,兰欣把沈妈的一片拳拳母爱放到心里,总想好好孝顺沈妈。这点就从平时说起了,兰欣总是偷偷用空间灵泉调节家人身体,现在家人大病小病都不沾身,身体倍棒,看到这样的效果,兰欣别提多高兴了。
说起来,现在就兰欣手里钱最宽裕,自从安排好后,兰欣就给丈夫去了信。姜学兵回信说,让她安心上学,每月都给她按时寄钱来,还附带了对她的深深思念之情,让兰欣感动之余更想为将来的生活努力,一起共创未来美好生活。
兰欣最近正在考虑怎样才能赚钱,一直没找到最合适的办法,她在想哪个办法更合适一些。坐吃山空是要不得的,她还想给儿子攒家底呢。况且她还想再要个孩子,有孩子就有压力,有压力就有赚钱的动力。
要说做小吃赚钱吧,这活倒是能干,就是忙活起来不得闲,一个人忙不过来。而且白天是没时间,只有晚上行。只是北京小吃多,不知道认不认外地货,这个兰欣也吃不准。毕竟这时候北京外地人没那么多,当地人还是喜欢本地食物多一些。不像后世,偌大的北京城到处是外地人的身影,天南地北的都有,总有喜欢吃的人。卖小吃这个法子兰欣暂时撂下了,况且她也不想家人太累,忙活起来没有学习的时间就遭了,总不能因小失大。
不过,这样的机会很快就来了,并且让兰欣及时把握住。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兰欣把布料带回家后,依照自己的想法把布料裁好,打算给沈妈做件比较时髦点的衣服。前世她就经常自己做衣服穿,还在服装厂打过工,虽然做衣服的手艺比不上那些专业的老师傅,可凭她的见识,定能做件比当下时尚的衣服来。
眼下,大多数人的眼光还禁锢在比较守旧的思想中,很多人都穿蓝、黑色的衣服,绿色的军装都是比较稀罕的衣服。这时候有件军装穿可让人羡慕了,不只是军装,还有军帽、军用挎包,要是哪个能凑齐一身去上学,绝对是风光无限、惹人眼球的一道风景线。
也有极少数人眼观超前,追求一些有品位,显时尚的东西。比如说有爱美的女人,搭配一条彩色的丝巾,或是托亲戚朋友从国外买个录音机,这都是比较超前的意识了。其实,不论哪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趋势,流行的人们追求而来的,代表着服装史的变革,体现了当代的时尚。比如,前几年就开始流行大尖领子的衣服,后来又流行卡其喇叭裤,今年流行穿蒙着尼龙布衫内衬定型棉的外套。
服饰上的变革,让人们压抑许久的内心得到了一点解放,思想比较开放的女性开始脱去暗灰色的外衣,穿上颜色比较鲜艳的外套、毛衣等等,这些浅显的改变,代表着人们思想上的开化和进步。
假领子的诞生就是追求美的产物。当时做衣服要凭布票,布票又紧张,精明爱美的人们就把白衬衣去掉袖子和胸部以下的部分省去。这样人们套上毛衣后,看不出衣服里面的衬衣是否齐全,既节约布料,又美观,这样的“节约领”,成了这个时代的一种标志。
俗话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兰欣把给沈妈买的布料做了一件上衣。跟普遍穿的翻领褂、前面还带俩大兜的衣服不一样,兰欣做的衣服添加点不一样的东西。她不知打哪弄了一条黑色的大毛领,拆掉后裁成条,分别缝在衣领、袖口、口袋和衣服的底边上。添加了这些异样的元素,兰欣做成的衣服显得格外好看,让沈妈拿着衣服合不拢嘴,直夸女儿心灵手巧,比她这当妈的厉害多了。
果然,沈妈穿上极好看,跟城里人一样。绒绒的毛边使这件衣服看起来更加活泼又不显厚重,穿上显得更加生动,沈妈身材丰腴,略微收腰的衣服她穿上很合身,让她看上去像是年轻了几岁。这个季节穿刚好,冷点就在里面套件毛衣,热点就在里面套给衬衣穿。
果然,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不是沈妈不想穿好看的衣服,只是没那个机会。沈妈在农村住的时候,也就出门走亲戚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穿件比较像样的衣服,平时穿得很朴素,再说农村也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衣服。
这一到了城里,沈妈的见识多了,眼光也跟着改变了不少。闺女给她做新衣服,她也没拦着不让做。主要是她怕穿得太差出去给孩子们丢人。衣服不在多,在精,有这样一件体面的衣服,沈妈能穿好几年,显然是很划算的,沈妈这样算计着,只是她没想到自己闺女能有这手艺,做出的衣服可真好看,在她看来,百货大楼的衣服都比不上闺女做的这样衣服。
当然,兰欣出门不能带着缝纫机,她是接姨婆家的缝纫机做的。姨婆看到兰欣做的衣服后,也把兰欣好夸了一通,说改天她也裁块料子,让兰欣给做一件。
周末时,兰欣和大哥、大嫂,领着穿上新衣服的沈妈,带着牙牙学语的小牛牛去逛□广场,一家人乘车来到□。可能是礼拜天的原因,这里是人山人海,纷至沓来。步行而来的,骑自行车的,还有骑着三个轮子童车的小孩子也来凑热闹。这哪像是来玩,是来看人来了。
兰欣看到有专门给拍照的人,就拉着一家人照了来到北京后的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后来一直珍存在家里的镜框中,多少年都没换下来。
“哎,大姐,这位大姐,你等等……”
兰欣跟沈妈正随着人流往前走,再说周围人又多,根本就不知道喊得谁,他们刚来,认识的人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