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分卷阅读96

眼便知是天潢贵胄。
  他神情虽是和颜悦色,但一双眼睛深不见底,审视起人时如刀锋般锐利。
  宁彦昭自诩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被这双眼睛看上一眼,也觉背上有些发凉。
  与此同时,尉迟越也在打量宁彦昭,他虽已进士科擢第,但还未拜官,仍是一身白袍,一张小白脸仿佛敷了粉,倒比袍子还白上几分。
  太子低头看了看自己手背,他每日在校场习武,又顶着日头骑马往来于东宫、太极宫与蓬莱宫之间,自不比终日坐在书斋中不见阳光的宁十一,白得那般离谱,但这肤色也算得白皙,体魄更不是文士可比,无论怎么看都是他更胜一筹。
  尉迟越心里的郁气稍微纾解。
  相对寒暄了几句,饮了两杯茶,尉迟越便命人撤去茶床,换上书案,去取《兰亭序》书帖。
  不一时,大黄门捧了木函来,尉迟越从他手上接过,递给宁彦昭。
  宁彦昭赶紧行礼,郑重其事地接过,端端正正放在书案上,打开盒盖,只见装裱古朴的卷轴静静卧在木函中。
  尉迟越道:“宁公子请随意观览。”
  宁十一郎道了谢,小心翼翼地从木函中取出卷轴,解开丝绳,然后从袖中取出一方绢帕垫在手下,慢慢将卷轴展开。
  尉迟越目光落在那方绢帕上,只见帕子一角绣着株紫蓝色的菖蒲花,微感诧异,男子大多用素帕,便是绣纹样,也多是松柏、竹叶、云鹤之类,绣花卉的倒是很少见。
  宁彦昭察觉他的目光,手不由一顿。当初他将帕子送还给沈七娘,本以为可以放下——毕竟他们只有一面之缘,他虽钟情于沈七娘,却不过是淡淡的情愫。
  然而他着实低估了“求不得”三个字的威力。日复一日的遗憾与不甘,未能让记忆中的容颜褪色,却叫她的一颦一笑越发鲜妍。
  帕子一角的菖蒲花,便成了他与自己的一个暗号,心底的秘密叫他痛苦,这痛苦中却也隐藏着甜蜜。
  今日他出来时太过匆忙,一时大意,竟忘了换帕子。秘密隐现,偏偏叫最不该见到的人窥见,宁彦昭心中既慌乱,又有几分快意。
  尉迟越盯着人家一方帕子看,叫人发现,有些不好意思,索性光明正大地打量了两眼道:“这纹样倒是别致。”
  宁十一方知他一无所知,暗暗松了一口气:“舍妹玩闹,叫殿下见笑了。”
  尉迟越不疑有他,只耐心等着宁彦昭细细欣赏书帖。
  宁十一做事谨慎小心,原本没什么放心不下,但这书帖如今是太子妃之物,他肩头又多了一重责任,定要亲自盯着方才放心。
  宁彦昭也颇为识趣,看了一刻钟便小心收起书帖,按原样放回函中,盖好盖子,还给太子,长揖道:“多谢殿下成全仆多年夙愿。”
  尉迟越笑道:“宁郎不必多礼,借花献佛罢了”。
  说着接过木函交给来遇喜:“收回橱中,叫人将钥匙送还给娘子。”
  宁彦昭心中一震,东宫上下能称“娘子”的只有一个。
  《兰亭序》的新主人竟真是太子妃!
  百般滋味忽然齐齐自他心中涌出,一时之间他竟不知该作何感想。
  尉迟越恍若不知,请他移步书斋:“宁郎文辞具博,诗赋炳焕,孤有许多问题想向你请教。”
  宁彦昭定了定心神,连道不敢当。
  两人在书斋中饮茶闲谈,宁彦昭起初心存戒备,但聊了一会儿,发现太子博学洽闻,言谈间常常一针见血,且于朝政的见地与他心中所想常常不谋而合。
  聊着聊着,他竟对太子生出一见如故之感,不觉已将沈七娘之事抛诸脑后,但觉胸中热血沸腾,迫不及待想入朝为官,与这年轻的储君一起,做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
  尉迟越上辈子便与宁十一君臣相得,他向来将公私分得清楚,虽不喜宁彦昭这张小白脸,但对他的才能见地都颇为欣赏。
  两人相谈甚欢,不觉聊了一个多时辰,就在这时,忽有一黄门入内禀道:“殿下,娘子遣人来问,殿下午膳是否去承恩殿用。”
  尉迟越看了眼宁十一,微露迟疑,近来政务繁忙,难得有半日闲暇,他自然想多陪陪太子妃,可既然召见宁彦昭,不留他用午膳也说不过去。
  宁十一郎垂眸看了看杯中澄净的茶汤,默默放下杯盏,行个礼,称要回去侍奉祖父,向太子告辞。
  尉迟越松了一口气,歉然道:“今日冗务繁杂,改日再请宁郎入宫一叙。”
  说罢起身将宁十一送至长寿院外,便即转身快步向承恩殿走去。
  宁十一立在道旁,看着太子的背影匆匆离去,抬头遥望了一眼,只见高耸的宫墙和无数屋脊与檐角。
  明知宫苑深深什么也望不见,他还是伫立遥望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对引路的小黄门道:“有劳。”


第71章 汤泉
  沈宜秋答应替太子缝条裈裤,却没说定什么时候交差,拖了三五日,方才叫宫人开库取了十几端各色素白料子出来,开始选料子。
  素娥趁着没有旁人在,劝道:“娘子又要习武,又要管内务,这些活计交给奴婢们做便是,做完了娘子绣个松枝竹叶之类的,意思到了也就行了。”
  沈宜秋摇摇头,谢绝了她的好意。她既许诺太子亲力亲为,便没有叫旁人代劳的道理——有些聪明,她便是重活十世恐怕也学不来。
  因是冬季,她挑了一段今岁西域进贡的白叠布,铺在案上,开始裁剪。
  她上辈子不知替尉迟越缝了多少条裈裤,压根不用量尺寸画线,闭着眼睛也能裁出来。
  不过这回裁制的时候,她故意将裤管裁得肥大些,又将裤裆裁得紧小些,虽然只是差了分毫,穿在身上裆短腿肥,想必不会太舒服,太子穿过一回就能领教她的手艺,定然不想再穿第二回 。
  裁完布片,她也不急着缝,扔在榻边箧笥中,想起来便拿出来刺两针,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缝了十来日,一条裤腿才堪堪缝完。
  尉迟越自太子妃应承下来便隐隐期盼着,可迟迟也不见那条珍贵的裈裤送来,他又不好意思去催问,只能眼巴巴地等着。
  谁知裈裤没等来,却先等来华清宫的旨意,今冬的围猎改到骊山,命太子、诸皇子并群臣前去伴驾,元旦的大朝会一并改到离宫宫城外东北角的观风楼前。
  皇帝年纪越大越任性,轻飘飘的一句话,几百上千人便要跟着他折腾。
  尉迟越不久前为了避暑行宫和采访美人的事犯颜直谏,便不好在这些小事上违拗他,只得抽出空来安排围猎与元旦大朝的事宜,又要忙朝政,又要在长安与骊山之间奔波,忙得废寝忘食。
  围猎日期定在腊月廿五,廿三却是郭贤妃生辰,皇帝要为宠妃设宴庆贺生辰,太子是贤妃所出,说什么也不能缺席,便将离京的日子定在廿二日。
  东宫也有一大批人要随行,沈宜秋这太子妃当然不能闲着,一忙起来,那条裈裤便暂时搁置了。
  出发前往华清宫的前一夜,尉迟越回到承恩殿,总算收到了他那来之不易的裈裤。
  他按捺不住欣喜,便即捧着裤子去后殿沐浴。
  将自己里里外外洗得纤尘不染,他迫不及待地穿上裤子,系上带子,试着走了两步,却觉胯与裆处有股子说不出的别扭劲,他低头研究了一下,原来是胯窄裆短裤腿肥,因而裆部勒得难受,两条裤腿却生风。
  上辈子沈宜秋做的裈裤舒适熨帖,既不过于松垮,又不太过紧绷,仿佛第二层肌肤。
  两世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差别,自然不是因为手艺。
  还有这料子,分明与上辈子一样,也是冬季常用的西域白叠布,可就是没有上辈子那些衣物柔软,也不知究竟差在哪里。
  尉迟越一颗心像泡在黑醋中,又酸又涩,可捧到他面前的心意他不珍惜,如今只能强求,还有什么话说?
  尽管对某一处来说,穿着这条裤子便如上刑,但尉迟越还是舍不得脱下,披上寝衣走到寝殿中。
  沈宜秋正靠在床上看新科进士的诗文集,听到脚步声放下书卷,坐起身,故意问道:“裈裤还合身么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