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生破茧成蝶-分卷阅读13

过夏樟手里的本子,去推了院子里的自行车就要走,夏桐只得送了他出门。
  晚上吃饭时,罗水莲突然说:“桐桐,一会吃完饭,陪你和小樟去一趟你舅公家。你回来还没去看过他,明天他家要割稻,你送两个西瓜去。”
  罗水莲的哥哥,也就是夏桐的老舅公罗柏祥,住在村子的老房里,两个儿子,一个镇里开饭店,也就是接手的夏桐父亲的那个饭店,还有一个,在广东打工,三个女儿,也都嫁了出去,不过,都在外头打工。只剩了两个老人,带着一个孙子孙女,在家种着几亩地,日子,也不清闲。
  夏家没有水田,自然没有种水稻,每年都是从村民手里直接买些稻谷,还会从那些不喂猪的人家手里买谷糠,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好,我帮你浇完水再去,也来得及。”夏桐答应了。
  这罗柏祥,对自己妹子,并不是很亲近,夏桐对他们,感情不深。很小的时候,夏桐便听老舅母跟别人说,说罗水莲是个命硬的人,身边的亲人才会一个个地离开她。
  大概罗水莲也有自知之明,没有什么大事,一般不会往他们跟前凑合,不过,每年他们请人割稻子,都会打发夏桐和夏樟送两个西瓜过去。
  吃过晚饭,夏樟帮着拣拾碗筷,夏桐跟着婆婆去挑水浇菜,两人忙了半个多小时,太阳快下山,总算干完了,再把河里的鸭鹅赶回家,这一天的活才算做完。
  夏桐和夏樟一人抱个西瓜,夏家离老村子原本有一段距离,不过,这几年,都盖了楼房,便接上了一排,倒是蛮整齐。两人从别人家门前过,有几家正端着碗,凑在门前吃饭闲聊,见了夏桐,笑着问:“阿桐,听说你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啧啧,从小大家都夸你会念书,还真没白夸。你们是去看你老舅公吗?让你老舅公给你送一份大礼,你可是你们家第一个大学生。”
  “那有什么用,阿桐姓夏,不姓罗,人家呀,是沾了那个大学生爷爷的光,跟老罗家没关系。”旁边有一人笑道。
  “那倒也是,当年要不是你阿婆死活拽着不让你爸爸去念大学,你爸爸保准也是个大学生了,兴许呀,还就不会走了。这人呀,不能跟命争,怕孩子离开自己,千算万算的,没想到还是离开了。”
  “可不,一晃我们阿桐也要上大学,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没想到现在你婆婆可是想通了,舍得让你走这么远。”
  这七嘴八舌的,夏桐也不知回答哪一个,每次夏桐进了村子,村子里的人都要说一番相似的话,夏桐已经习惯了。
  夏桐记得五六岁的时候,爸爸抱着自己,教自己认字,说:“我们桐桐一定要念大学,爸爸要挣多多的钱,等我们念大学时,爸爸买个小轿车,开着车送我们桐桐去念大学,爸爸到时,一定好好看看大学的校园,是个什么样。”
  “爸爸为什么不自己去念大学呢?”年幼的夏桐问道。
  “因为爸爸要陪着婆婆,爸爸走了,就剩婆婆一个,婆婆多孤单呀?”
  “可是,桐桐走了,爸爸不孤单吗?”
  “爸爸有妈妈,有婆婆,不孤单。我们桐桐乖,记住了爸爸的话吗?”
  夏樟见夏桐走神了,推了推她,“姐,我们走吧,再不去,就晚了。”
  夏桐回过神来,跟这些阿婆们打过招呼,便跟着夏樟,站在了罗柏祥家的门口。
  罗家的房子跟以前夏桐的老房原是在一起,不过,罗家住的是主院,夏家是从旁边接了半栋屋子,如今,都给了罗柏祥,罗柏祥重新翻盖了一栋带院子的两层楼房,所以,就不用搬到村外了。
  夏桐拍响了大门上的铜环,开门的是夏桐的老舅母刘春花。
  “老舅母,我是夏桐,婆婆说你们明天要请人割稻了,给你们送两个西瓜来,省的你们去买了。”
  “哦,进来吧。”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是送东西上门的,不过,刘春花的脸上,没有笑意。
  罗柏祥听见动静,从屋里走了出来,见是夏桐和夏樟,倒是招呼起来。
  “老舅公,婆婆说你们家明天请人割稻,打发我们送两个西瓜来,省的你们去镇里买了。”夏桐重复了一遍。
  “哦,放下吧,进来坐一会。阿桐,听说你要去北京念书了,你婆婆有没有说要摆酒呀?”罗柏祥问了一句。
  “你这死老头子,家里这些事情还不够你操心的,你还操心到别人家去,摆不摆酒水莲心里能没有算计?真要摆酒,还能少了你这一份?”刘春花急忙暗示了自家老公几句。
  村子里的水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在村子里摆了几桌酒,请了几个本家,当然,这饭,不是白吃的,要随礼的,所以,这刘春花才会这么反感。况且,这罗柏祥就算再怎么跟自己妹子不亲近,那也是他唯一的妹妹,还是这样的一种情况,这礼,送轻了,别人都会看不起他们的,送重了,自然是不舍得,农村人,攒几个钱本来就不容易。
  罗柏祥的两个儿子家里条件虽不错,不过,也很少给老人钱,农村的老人都差不多,有手有脚的,自己还能做的动,很少依靠儿女,再说了,儿女们在外头打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老舅公,我们家不摆酒。我们就是来送西瓜的,天晚了,我们就不进去坐了。”夏桐说完,拉着夏樟就往外走。
  刘春花这才换了副笑脸相送,夏桐还没走出两米远,罗家大门便关上了。
  “哼,你个死老头子,不许偷着送钱去。。。”夏桐听见刘春花训斥罗柏祥的声音。
  “姐,我一定用功念书,将来也考北京的大学,我们家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夏樟对人情冷暖,也有了深切的体会。
  “好,姐姐在北京等着你,我们家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夏桐对夏樟说,也是对自己说。
  

第十三章、老舅公上门
更新时间2013-4-15 15:58:30 字数:2910

 回到家,罗水莲见夏桐和夏樟这么快回来了,便随口问了一句。
  “婆婆,老舅母怕老舅公要给姐姐钱念大学,都不愿意我们在他家呆着。”夏樟毕竟还是个小孩,心直口快,心里不愿藏着委屈。
  罗水莲听了看着夏桐,夏桐只好解释说:“老舅公问我们摆不摆酒,老舅母发了几句牢骚,没什么大事,我告诉他们了,我们不摆酒,我们也没什么亲戚。”
  夏家在罗家湾除了罗柏祥一家,也没别的什么亲戚,走的近村民倒有几家,那还是七八十年代上门找罗水莲做衣服时结下的交情,现在的人,还有几个找裁缝做衣服的?镇里的服装店有好几家,既好看也便宜,一般的乡下人,做工粗糙不粗糙,面料好不好,倒不是很讲究。所以,后来的罗水莲很少跟村里的人来往,尤其是夏桐的父母出事后。
  “不摆就不摆吧。”罗水莲叹了口气,心下,对自己唯一的大哥,颇有几分失望。
  其实,罗水莲的确想着让夏桐和他们走近些,罗水莲找水生婆婆打听过了,这北京上大学的费用,一个月少说也要一千块钱,加上学费和其他的费用,一年差不多要两万,可是自己的手里,全划拉了,也只能勉强拿出两万块来,以后呢?夏家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就一万出点头,夏樟眼看着没二年也要出去念高中了,这钱,怎么扒拉也是不够。如果自己的哥哥家能借点出来,等几年后,夏桐从大学出来,哪怕给点利息,怎么也能还清的。
  罗柏祥家的经济条件,罗水莲还是心里有点数的,借个三四万块钱出来,一点问题没有。只是,自家那个嫂子,一向把钱把得紧,当年又恨自己死活不肯改嫁,拖累了父母,所以,姑嫂两个的关系,曾经是水火不容的。
  第二天,夏桐从镇里回来,见家里大门虚掩着,夏樟在墙根下择菜,夏桐有点意外,这个点,应该是婆婆做饭的点,便问了一句,“婆婆呢?”
  “老舅公来了,说是要从我们家再买二个西瓜,婆婆带着他去地里挑了。”
  夏桐听了,放下东西,也转到后院,还没近身,便听到罗柏祥数落罗水莲的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