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分卷阅读38

一层最基础的路,让他们自行奋斗就行了。
想到这里,闻青没有伤感,原本现在的自己就是赚来的,即便是二十多岁就死了,那也是赚了。就是有点舍不得家人。
这么想着,突然听到村头传来王婶的喊声:“不可能!我们家麦秸垛都被烧了,我找谁赔去!除非我死,不然谁都不赔!”
闻青听言,笑了笑,不一会儿困意来袭,她沉沉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闻青才刚起来,姚世玲和闻朋就在竹筐前搓玉米棒子,泥巴墙上挂着的一拎拎的玉米,被摘下来个差不多了,搓下的玉米籽都放在瓷盆里。
“妈,朋朋,你们在干啥?”闻青问。
“搓玉米籽啊,搓下来之后,我和妈去河边的地里去种玉米。”闻朋说。
闻亮这时从厨房出来,喊:“吃饭了。”
昨晚的饺子剩下不少,姚世玲将它们放在水缸里冰着,味道没变,闻亮、闻朋呼哧呼哧吃着。
闻青问:“咱们还有什么没种?”
“豆子都种下了,玉米跟麦茬红薯这两天就种,等你八月十五放假回来,都能吃了。”
闻青想了想,问:“咱家留的玉米种和红薯秧子多吗?”
“多啊,怎么了?”
闻青反问:“王婶家的是不是都烧没了?”
姚世玲怔了怔,没明白闻青的意思。
闻青说:“妈,先不管他们,吃饭,一会儿我还要去市一趟,把后续事情处理完,就不会再去市里了。”
“好。”
闻青吃过饭之后,摸了摸闻朋的脑袋瓜,拎着布袋向县城走。
走到县城,将自己和姚世玲做的鞋子交给肖姨后,便到四叉路口等公交车,下了车直奔汤权制衣厂。
汤权制厂已经开始生产,见闻青来到,朱师傅、叶师傅热情上前,把衣裳拿给闻青看。
闻青看从流水线上,抽出两件衣裳,察看一番,满意地点头。
朱师傅和叶师傅这才松了一口气。
汤权也笑着,对闻青表示感谢又感谢。
闻青的任务完成,汤权还真有些舍不得,闻青这么有才的人,不能为他所用太可惜了。
闻青问:“汤叔叔,销路有了吗?”
汤权实话说:“刚投入市场,得有一个适应期,一个月,或者更久才能见效。”
闻青说:“我有一个快速见效的方法。”
汤权一听,大喜,闻青的方法向来别出心裁,又极其有效,他巴不得闻青天天给他出方法:“什么方法?”
闻青说:“如果我说了这个方法,你得答应我一个要求?”
“你说。”
“我如果从你这儿拿衣裳,你给我最低出厂价。”
“你也要卖衣裳?”
“我有个店,就是那家肖姨裁缝店。”
“那是你的店?”汤权大吃一惊,闻青看上去不像有钱人家的后代,不过十六七岁,居然有自己的店面。
闻青点头:“对。”
汤权说:“行,只要你这个方法行得通,最低出厂价外我再打九折卖给你衣裳。”
“好。”闻青笑了,她这个方法是从水湾村的邻居中想到的,当然,二十一世纪时,这种方法不足为奇,但在这个时代却很少见,她说:“找托。”
“托?”汤权问。
闻青点头:“没错,托!”女人间的话题除了藏着秘密、八卦以外,还藏着无穷的商机。
水湾村的邻居说坏的,能让她的名誉受损。
若是汤权花钱请托,在女人间适时推销,一传十,十传百,在这个时代就起到了广告效应,当然,前提是她和汤权对新衣裳,都十分有信心。否则再广的广告都拯救不了扑街品。
闻青这么一说,汤权眼睛顿时发亮,激动地说:“闻青,这法子好,太好了,太接地气!”
闻青笑了笑:“那我等你们好消息,到时候我来拿货。”
“成,没问题,效益好的话,我还会给你包大红包。”
闻青笑了,然后同汤权告别。
汤权连忙地返回厂里,朱师傅、叶师傅见状问:“汤总,我咋觉得闻青这方法太儿戏呢?怎么可能几句话就买衣裳了呢。”
“咱们衣裳好!”朱师傅说。
汤权激动不已:“对,咱们衣裳好,闻青这个法子比我的省钱省事还有效,真是太好了!”
叶师傅不解,真的那么好?衣裳会好卖吗?
朱师傅则是中立的态度,他虽然看中闻青的衣裳,觉得会好卖,但是真的做出来了,他却忐忑了。
真的会好卖吗?
卖不出去怎么办?

第27章

朱师傅心里犯嘀咕。
汤权却心头喜悦。
而闻青已经坐上了回县城的公交车,半个小时后,到了肖姨裁缝店。
肖姨裁缝店内人来人往,十分忙碌。
“肖姨。”闻青喊一声。
肖姨得空抬起头来:“咦,闻青你回来了。”
“嗯。”闻青见肖姨又是卖布料,又是卖鞋,又是缝衣裳的,二话不说上前帮忙。
等到客人渐渐稀少,闻青提出:“肖姨,咱们店再招个人吧?”
“招人?”肖姨纳罕,忙是忙了点,但都不是急件,又不是忙不过来,再说农闲的时候姚世玲不就过来了吗?
“嗯。”闻青点头:“招个年纪和我差不多的,肖姨,你觉得修鞋大爷的孙女宝红怎么样?”
“宝红不会做衣裳啊?”肖姨说。
闻青笑着说:“但是她长得讨喜,人也机灵,会看眼色,这不就够了?”
“可是……”
“肖姨,我想从制衣厂里,拿些衣裳在店里卖。”闻青说:“搭配着我做的鞋子来卖。”
“卖衣裳?”肖姨立刻反对:“卖衣裳肯定不行,现在大家伙都是买布做衣裳,根本没几个人直接买衣裳的,再说了,尺寸不一样,谁会要,肯定卖不出去。”
闻青笑了,过去确实如此,家家户户都是拿布料做衣裳,成品衣裳少,但是随着整个国家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穿、戴、用不再拘泥本质属性,渐渐开始追求美观,甚至一些商品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
闻青别的行业不太懂,但是这一行,她要抢占先机,至少可以让妈妈和弟弟衣食无忧。
“肖姨,相信我,肯定可以卖出去。我们可以先拿货二十件,试试看。”闻青说。
肖姨虽然不情愿,但是既然闻青说了,她也只好试试看。
招修鞋大爷的孙女宝红的事儿,就这么敲定。
闻青同肖姨说了宝红的工作内容之后,招人的事儿,就交给肖姨去和修鞋大爷说去。并且闻青向肖姨说明,自己最近三天不会到县城来。
肖姨纳罕地问:“家里出什么事儿了吗?”
闻青说:“没什么事儿,就是家里要种玉米,种红薯,挺忙的,我就帮帮忙,平时也做做饭。”
“种地这事儿就是忙人,行,你忙,这店我看着,你放心。”肖姨笑着说。
闻青点点头:“谢谢肖姨。”接着便离开肖姨裁缝店,向大土路走。
走了半个小时,走到了水湾村。不过,她没有绕路从修鞋匠那里走,而是直接从村东头王婶家门口走。
之前路口树荫下,总会有三三两两的邻居乘凉,今天空无一人,这点闻青丝毫不意外,麦秸垛都被烧了,谁还有闲心乘凉说闲话。
闻青从王婶家门口路过,余光一瞥,王婶的院子里空荡荡的,但是可以听到院里传来一声声的哭声。
闻青步子没停,直接回了自家院子。
尚未进院子,邻居周大姐便从院子来出来,抬头一见闻青,客客气气地说:“闻青下工回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