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重生之嫁给老男人-分卷阅读64

之与手下们商量后,决定接纳进来,毕竟给他们一个机会干事,然后分些功劳,总比拒绝后让他们在背后放冷箭拖后腿强。于是,钦州城里的官员首次团结到了一块。

  由于没有人在后面拖后腿,历时四月,钦州渠耗费了不少的财力人力物力后,终于完成了大部分。在过年前必定能完工,明年开春春耕时,钦州城里的百姓们便能用上钦州渠的水了。

  ******

  这日,魏晴岚又过来串门了。

  “宜妹妹,这回姐姐能怀上,真是多亏了你了。”魏晴岚摸着肚子,感激地说道。

  “晴岚姐,你又来了。能怀上,那是你的福气。我当时不过是多说了两句话罢了。”事隔半年,魏晴岚也调养了半年,她终于怀上了。杨宜知道后,也替她感到高兴。

  大恩不言谢,魏晴岚笑笑,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嘴上却说起了别的话题,“对了,你家老太太的身子怎么样了?”

  “身子骨倒比以前硬朗一些了。”老太太到钦州后不久,杨宜夫妇两人便请了苏大夫过来给老太太看看有什么不妥不处,实在是老太太到钦州时整个人清减了不少。但老太太一听要请大夫,一个劲地拒绝,当时杨宜就怀疑老太太想隐瞒什么,再加上上辈子的记忆,更不可能让老太太瞒着他们那个事的。在他们夫妻俩的坚持下,老太太终于点头了。

  这一把脉便诊出老太太实乃得了失荣之症,已经快到中期了。

  当时二爷极度震惊,就连杨宜也吃惊不已,尽管她知道这一世许多事都与上辈子不一样了,可还是被这个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

  二爷埋怨老太太这么大的事都瞒着他们,老太太只是苦笑说这病连京城名医张定水的徒弟都束手无策,告诉他们又有何用,不过是徒增困扰罢了。

  二爷与杨宜听了,都极难受,却也无可奈何。

  后来苏大夫看了那神医徒弟给开的药,觉得不错,又加了几味益气养荣疏肝散结的药。

  二爷更是费了一番周折,让人从西域弄来了阿魏化痞膏,让老太太用于外贴。

  后来二爷给他大哥去了一封信,平平地叙述了老太太的病情。大老爷接到信后震惊心痛之余,更觉得自己不孝。老太太呆在通州时,他都没察觉出她身体不适,才去了钦州没多久,弟弟便察觉了。对比之下,大老爷更觉得惭愧,痛恨自己之余,他对徐氏更失望了。他自己成天忙着外头的事,对老娘有些忽略情有可原,可你一个媳妇,连婆婆得了这么个要命的病都不晓得,就太失职了。于是,他更不待见徐氏这个妻子了。

  老家那边的事,杨宜夫妻俩也懒得管。二爷特意给大老爷去了那么一封信,未尝没有埋怨之意。可惜,再多的悔与痛都无济于事,老太太那病没法子根治,只能这么养着了。

  如今杨宜的肚子月份已经很大了,虽然老太太早就不让杨宜去她那请安了,可杨宜每回吃过午饭后,总会去老太太那窝一阵子,一来可以走动一下,二来可以和老太太说说闲话解解闷,让老人不那么寂寞。而两人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杨宜肚子里的孩子气,从孩子的名字到孩子的模样再到将来的教育,聊得津津有味。因为聊得多了,老太太对这个孙儿的期待感也更强烈了。心中有了希望,加上一应的吃穿用度,都是杨宜精心安排的,老太太的身子骨和精神头看着倒比在通州时还好些。因此,老太太身边的老人为此看杨宜这二夫人那叫一个喜爱,可比对徐氏亲热多了。

  “我那新得了一根两百年份的老参,或许你用得上,晚点我让人送来。”

  魏晴岚的话打断了杨宜的思绪,她笑笑,“谢过你的好意了,不过这老参你还是留着吧,几百两的东西呢,我可不敢收。”人参他们童家的库房里还有一些,两百年年份的也不是没有,只是较少而已。而魏晴岚与邵涵容身后没老人,自然也没什么丰厚的家底,这老参对他们来说,怕是极重要的吧。

  “你和我还客气什么?要不是你提点,我现在还怀不上呢。”魏晴岚见她说得见外,佯装不悦地道。

  “说句实在话,你这份心意呢,我领了,但参是绝对不能收的。你先让我说完——”杨宜抬手,制止了她的话头,接着说道,“说句不中听的,你现在怀着孕呢,女人生产本就是从鬼门鬼里走一遭,若有什么意外,这参指不定就是救你命的急药。你现在送了我,若是到时真有个什么,不是叫我和你夫君难受么?”

  魏晴岚听她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遂没有再提送参的事。

  杨宜见她想明白了,也微微一笑,与她说起了别的事。

  人情债难还,特别是他们这种算是身居高位的,能不欠就不欠。今天你要了别人的东西,他日就得还上更贵重的。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解决姓赵的一家,应该半章能解决吧——

  ☆、54 第五十四章

  “夫人,你派去广州的人回来了,此刻正在前院。”

  “走,咱们看看去。”杨宜一听,心一喜,但她可没忘记自己如今可是挺了个大肚子,忙让两个嬷嬷将她扶起来,往前院走去。

  “夫人,可是这些东西?”童成和上前。

  杨宜指着其中一车物什道,“拿一根给我瞧瞧。”

  童成和依言拿出一根约三尺长的木棍递给杨宜,她细细端详了一会,才点了点头,“正是这东西。”

  童成和松了口气,历时两月,运回这三车东西,总算是不负所托。其实他也不明白为何夫人要这东西,千里迢迢地让他们去弄回来。他们到达广州福源县时,走坊了好几个大的村落,终于在一个叫大山村的村子里找到了这东西。

  那些村民一听他们想买这木薯,童成和给了二十两银子后,那些村民二话不说,领着他们到一小片山头,那里长满了这种叫木薯的植物。随后他们挑了老熟、茎粗节密的植株砍下来,这不,仅花了两天时间,那片山头的木薯植株看得入眼的,全被他们砍了下来,就得了这三车的木薯梗。

  “夫人,这是?”青叔也好奇地拿了一根来看。两月前,夫人吩咐童成和带人前去广州一趟他是知道的,难道这东西就是夫人要的?

  杨宜笑着道,“这东西叫木薯,抗旱、耐瘠薄,产量高,而且还不与主要粮食作物争地,种了木薯的地还可以种些黄豆花生。正适合新开荒的土地,明年我打算划出一片山地来种这个——”

  她不会忘记,元和二十一年,云州的那场大战,是因为当年粮食欠收引起的。当时可不仅仅是北边的游牧民族粮食欠收,安和国同样因为旱灾而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恰逢太仆寺卿谢怀理之子谢晋安游学归来,安献上了这木薯作物,并把种植方法在全国推广,约大半年后,才解了全国缺粮的危机,而谢晋安更是因此一跃成为正四品的鸿胪寺卿,前途不可_0_xian_0_liang。

  而出乎意料的是木薯这作物当时已经存在广州福源县了,还记得木薯推广种植时,当时的广州福源县知县还上过奏折道明这木薯块根实乃有毒之物,顺道还斥责谢晋安,说他心怀不轨,意图谋害百姓。

  两人当时对薄金銮殿,当时谢晋安拿着泡了六天六夜的木薯当着众官员的面面不改色地吃了下去,却安然无恙。谢晋安随即向圣上说明了此物虽然有毒,但经水泡过几天再煮熟便能将其毒去除,可安心食用。

  当时广州福源县知县还被谢派官员挤兑,说他没见识,怀抱巨宝而不自知,还说他心胸狭窄容不得谢晋安……

  那知县原本一心为民,岂知却被如此羞辱,羞愤之下,竟然一头撞向地面,自尽了。

  此事当时闹得很厉害,基本上全国上下都知道了,杨宜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在童家开出了近两千亩的荒地时,她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木薯这东西,毕竟八角甘草等香料是种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