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分卷阅读120

学后,阮文就有了初步的构想,但最终能不能成又是另一回事。
  陶衍并不是很了解阮文,但是陶永安了解啊。
  “你的意思是,想要写他们的流行书?”
  著作什么的不好写,可是现在流行小说完全没问题啊。
  陶永安反应迅速,“可咱们的文学功底,好像还不够。”他又觉得自己说的不完全对,“我的意思是,没办法写出原汁原味的东西。”
  陶永安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爸当初不就有
  “我知道,不过如果能把一本书做出来,翻译成多国语言呢?到时候自然会有出版社帮忙,翻译的问题就不用我们担心了。”
  正在喝水的陶永安险些被呛死,“多国语言,你还挺敢想。”
  端然正坐的陶衍面露惊愕,对于阮文大胆的构想,他还在震惊之中。
  “你想要出书没问题,你能写的出来吗?”
  翻译家不见得是文学大家,能够精准的翻译文字,但不一定能写出传世之作。
  陶衍有过这个设想,但后来被一系列的事情打断了。
  也就只能想想。
  他没想到的是,阮文竟然有这么个想法。
  阮文既然敢找来,自然有她的考虑,“我没去过美国,不过无意中看到说,美国的电影十分发达,就像是工业流水线似的批量生产。”
  她笑了笑,“电影是娱乐活动,阅读也不例外,这都跟时代有关,我写不出来著作,像《_0_ji_0_du山伯爵》那样永久流传,但是在了解当前欧美文学风向的情况下,跟风去写一本书,倒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您觉得呢?”
  跟风。
  陶永安反应过来,“对啊,我们又不是文学家,就是想挣点钱而已,我姑不是在美国吗?她跟您联系了吗?”
  这次回家,陶永安就是想要问这件事。
  他去不了美国,但他有家人在美国啊。
  过去这些年断了联系,现在两国都要建交了,也不知道他姑姑打没打这通越洋电话。
  阮文有些意外,但很快又反应过来,当年陶永安的父亲能够游学欧洲,还有家人在美国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难怪陶永安说他爸那段时间过得很艰难。
  翻译外国文学,又是有亲人在国外,这是雪上加霜似的艰难。
  阮文不是神仙,不知道陶家的情况,她原本是打算让周建明帮自己打探消息的。
  “前两天刚跟我联系上。”亲人终于再度联系,不用担惊受怕,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陶衍却又不是那么的高兴,他避重就轻地说了句,“那我帮你留意一下,争取过些天写信给你。”
  出于对阮文态度和文字的欣赏,陶衍答应了下来。
  陶永安兴奋,他还不清楚阮文?这是想办法搞钱呢。
  “不过你确定能写出来小说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阮文不知道,“试试看呗,起承转合,找到一个模式会好些吧。当然最保险的还是写侦探小说。”
  福尔摩斯、波洛和马普尔小姐是永远的神!
  “这倒是,其实咱们也不见得写不出来,就是做不到本土化而已,不过你放心,我姑在美国生活好几十年了,到时候可以让她帮忙润色。”
  阮文翻译英语小说,是要接国内的地气。
  而写外语小说,需要满足的是广大外国读者的口味。
  这当中就这么点门道,阮文也清楚,“其实再不济还可以出口转内销。”
  那个词阮文不想提,但崇洋_0_mei_0_wai的确充斥着整个八零甚至九零年代。出口转内销赚国人的钱还真的十分容易。
  “相比赚同胞的钱,我更想要赚外国人的钱。”
  陶永安忍不住盯着阮文看,“我发现你好像高了。”
  “有吗?”
  “反正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越发的高大了,走走走咱们要不也琢磨写个侦探小说吧?还可以是系列文,你看福尔摩斯是英国的,马普尔小姐也是英国的。不过现在的英国就是美利坚的弟弟,我觉得咱们可以创造个美国侦探,女侦探,对女侦探。我之前偷听美国广播之音,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我这是时刻关注敌国动态好吗?我就是偷听,没跟任何人说,其他人都不知道。”
  陶永安很是小心,他向来珍惜自己这条小命,才不想要他爸妈白发人送黑发人呢。
  “我说到哪里了?哦,对我知道美国之前正兴女权运动,所以咱们设定一个女侦探。我记得马普尔小姐是药剂师吧?以你自己为原型,咱们写个学化学的女侦探怎么样?”
  陶永安越想越兴奋,说个不停。
  阮文想,如果这会儿有电脑,大概陶永安的手指都会在键盘上飞舞了。
  好在她有着随身带纸笔的习惯,上了火车就又和陶永安讨论起来,等到了学校,已经勾画出了一个女侦探的轮廓。
  人设有了,那么剧情呢?
  这得慢慢想。
  阮文不着急,倒是陶永安虽然是理工男但有着一颗文学创作的心,上课的时候都写写画画个不停,舍友们直呼“老陶疯了”。
  陶永安才不管这些,他最近忙得不可开交,连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都没打算去凑热闹。
  倒是阮文,拉着他去参加,“说不定能找到灵感呢?”
  这让陶永安有了想法,“我明白了,茱莉亚小姐初现侦探天赋,是在大学里的一次体育赛事上。”
  打开了番茄酱罐子后,陶永安的想法源源不断。
  阮文忽然间明白了陶永安父亲当初的愤怒,他不去当翻译家或者小说家,那可真是暴殄天物的浪费。
  整个文艺汇演期间,陶永安拿走阮文的小本子在上面奋笔疾书。
  倒是阮文,看着台上话剧社的同学们演出的《雷雨》,也有了一些思路。
  在收到陶衍的信之前,阮文已经着手写起了这本暂定名为《茱莉亚小姐》的侦探小说,设想简单,然而真的用英文写作起来,一天也写不了几页,何况她还得准备期末考试,实验室里还有数不清的工作。
  三天前,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周建明也和其他留学生在一星期前抵达美国。
  听广播说,目前还在大使馆进行语言培训。
  或许不需要陶永安的姑姑,阮文也能找到一个把她的稿件润色的原汁原味的人。
  进入七九年后,一切都过得很快。
  忙完了期末考试迎来寒假,阮文随着薛亚男去了她老家衢州。
  陶永安不太放心,跟着一块去。
  他最近写小说上瘾,只不过仅限于想象,落实到纸上远不如阮文。
  所以很多时候就是他胡思乱想,和阮文讨论,然后开始写。
  从省城到赣州路程遥远,火车上又是拥挤得很,薛亚男一向觉得这行程煎熬,看着越来越兴奋的陶永安和阮文,觉得自己实在看不懂两人。
  他们俩在用英语对话,她听不懂的那种。
  到了中午头,要吃午饭了。
  这会儿也没什么方便面速食,车上只能吃自己准备的干粮。
  凉透了的窝窝头。
  如果连这个都没有,那就只能饿肚子了。
  上火车前,阮文拿了几个苹果,又去百货大厦那边找廖主任,弄了点能在车上吃的东西。
  到了饭点,让陶永安去接热水,阮文把上午讨论的结果整理了下,决定下了火车再做最后的整理。
  薛亚男忍不住好奇心,“阮文,你和陶永安在说什么啊?”他们两个人说话速度特别快,薛亚男还在想着前面单词的意思,后面一句话都忘了。
  压根反应不过来。
  她觉得自己学的英语半点用处没有。
  “我们讨论着玩呢。”因为本身就是英语写作,阮文这段时间以来都是和陶永安用英语交流,方便代入。
  薛亚男没再纠结这个问题,“你去我家,就为了看黄麻吗?”
  哪有什么好看的,她想不明白阮文怎么对这些感兴趣。
  她学的是高分子化学,研究的不该是有机高分子吗?怎么反倒是对这些植物情有独钟?
  “对啊,反正也没什么事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假期无疑是阮文去考察的最佳时机。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