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分卷阅读131

我听说天津那边的石油化纤厂建设一直都没什么进展,我之前在实验室里一直实验,弄出了聚酯纤维也就是涤纶的制作方法。我想小谢同志可以去天津那里,我把法子给他。”
  警卫员不知道小谢同志的那个对象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刚才还坐在沙发上的首长忽的站起身来,“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也不是,和同学研究出来的。”
  阮文在赌,她知道自己平白无故让汪老想办法把谢蓟生安排到天津那边去肯定不行。
  可如果去了就能大有作为呢?
  那汪老应该会乐见其成吧,这法子早晚都得交给国家,与其交由别人实验,为什么不肥水流向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赌的是汪老对谢蓟生前途的考量。
  若不是还能听到呼吸声,阮文几乎以为这通电话挂断了的。
  “我会尽快安排蓟生回来,到时候我去你们学校一趟。”
  前面这句话让阮文松了口气,听到后面心又砰砰的跳,她听见自己说,“好,谢谢汪叔。”
  她随谢蓟生这么叫,无形中拉近了关系。
  阮文种种手段都用上了,挂断电话时整个人都有些虚。
  陶永安兴奋的拍了下阮文的肩膀,“小阮同学可以啊。”
  他俩就是死马当活马医,能怎么办呢?
  如今这算是意外收获,说不定就能成呢。
  陶永安十分的兴奋,“我请你吃饭,走走走,咱们去吃羊肉火锅。”
  悬在心口好几天的事情,总算看到了黎明的曙光,陶永安觉得不大吃一顿,对不起自己这些天的折腾。
  “现在还不行,等他来考察后咱们再去,咱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对对对,再去做一遍实验,不过阮文咱们是不是得量产啊,量产的话得有机器,咱们有技术,可是设备的话……““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关键设备应该是有的,只不过其他的设备零件,怕是得自己来,咱们先试着看能不能设计出来图纸,回头和国外的图纸一对比,就知道需要在哪里下功夫,那样岂不是事半功倍?”
  陶永安深以为然,“没错,裂解、提纯、缩聚、干燥、熔融、纺丝,这么多流程呢,要不咱们去趟棉厂和炼油厂,我觉得到可以从他们的生产线上找到点什么。”
  “行。”阮文前世的确参与过设备的研发,但那是机器人啊。
  和现在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她只是一个螺丝钉,哪像是现在要事无巨细啥都懂。
  去厂里头参观是最快捷有效的办法。
  一棉的高厂长人不在,不过技术员程工看到阮文十分亲切,“厂长现在鸡冠子都要抖擞起来了,去首都开会了。这次战事这么快结束,咱们棉厂的那批布料可是立了大功。”
  程工也有些兴奋,他们也算是间接参与了战争,“听说减少了不少伤亡呢,小阮同志你可真是活菩萨。”
  陶永安听得迷迷糊糊的,什么布料,什么伤亡。
  “能出点力就好。”阮文直接道明来意,这让程工愣了一下,“图纸?这个怕是不能给你,不过我那里有之前自己弄得一些草图,要不你拿回去研究下?”
  阮文也知道自己这个要求挺让人为难的,所以技术员提出折中建议时,她很是感激的答应了。
  去炼油厂那边时,阮文戴着口罩,只看到了里面轰隆作响的设备,鼻子里充斥着各种味道,图纸也没能要到。
  不过倒也有收获。
  内部构造不同,但是多少能把轮廓给画出来。
  “我觉得炼油厂那边咱还能再去,你有熟人在那里吗?我想要是可以的话,咱最好下班后再去,可以仔细看下机器设备。”
  工作时油不拉几的,压根看不真切。
  “熟人,哪那么多熟……”阮文忽的想起来,“我倒是还有个熟人,不过他在首都的钢铁学院,原本就是棉厂的技术员。”
  阮文想起了汪常阳,去年九月份汪常阳以研究生的身份回到了首都钢铁学院。
  说不定可以找他帮忙。
  阮文倒是没断了和汪常阳之间的来往,之前汪常阳还写信留下了他导师办公室的电话,说是有什么事情可以打电话过去。
  当时阮文也没放在心上。
  现在……
  她连忙去翻看自己的那个小笔记本,上面记着汪常阳留下那串电话号码。
  和她印象中的那串数字对上了。
  “我去打电话找人要图纸,炼油厂兴许不用去了。”
  钢铁学院啊,她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呢!
  汪常阳本科专业是矿山机械,研究生入学后,钢院还没能办研究生院,所以就是在本科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而汪常阳的研究方向正是机械制造。
  他是两年制的研究生,入学后除了上课就是在车间里研究。
  同学喊他去系主任办公室时,他还有点懵。
  “是个女同志找你,说是你老朋友了。主任当时还懵呢,怎么自己办公室的电话都成了公用电话。”
  汪常阳有些意外竟然是阮文来找他。
  不过他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我回头去找我同学,明天吧,明天上午九点钟那辆从首都出发的车,到你那里差不多十二点,你到时候去车站取一下。”
  邮过去太麻烦了,耽误时间。
  阮文没有慢吞吞地写信,而是打电话,说明她要这图纸很着急。
  汪常阳处事体贴,当即就把这件事做好了安排。
  “等回头我再去首都,请你吃饭。”
  上次回首都正好赶上过年,她也没顾得去汪常阳家。
  听说是把他妈和两个孩子都接了来,在外面租了房子住,平日里汪常阳的母亲帮着给人织毛衣挣点钱补贴家用。
  “那行,我等着你这顿饭。”汪常阳利落地答应下来。
  ……
  陶永安对阮文的办事效率十分惊诧,“你莫不是大罗神仙,怎么做到的?”
  昨天还说找图纸,今天就找到了。
  “广结善缘的好处。”阮文脸上露出微微的得意,希望的种子撒向了四方,或许有的指望不上,可但凡有十分之一的人能指望得住,就可能帮了她大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她还记得在举人老宅里,那群备考生们虔诚的面孔,希望在未来他们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汪常阳的图纸并不是万能的,但是他十分大方,搜罗了一大票图纸都给阮文送了过来。
  帮着阮文解决了纤维切片的问题。
  关键技术熔融,可能还得看从国外引进的那些设备。
  意外收获倒也有。
  比如之前被阮文暂时放下的黄麻纤维加工,倒是有了突破点,阮文暂时画出设备草图,具体的还需要和陶永安讨论研究。
  不过她没那个时间了,谢蓟生回来了。
  谢蓟生是被汪叔一通电话催回来的。
  本来他还想要再去一趟南边,有几个战友的坟就在那边,他想要再去看看。
  但还没成行,就被汪叔喊回来。
  他说的语焉不详,只让他来省城找阮文。
  谢蓟生还以为阮文出了什么事,等看到人好端端的,他不由得松了口气。
  还没等阮文开口,陶永安先过去了,“小谢同志你可算回来了,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你,你没吃饭吧?咱们去吃点东西,饭桌上说。”
  谢蓟生看了看阮文,“走吧,正好我也饿了。”
  “好。”
  陶永安觉得自己很受伤,小谢同志你将来会被管的死死的,想要和兄弟出去喝酒都要请示,你知道吗!
  三个人去吃了羊肉火锅,阮文把事情简单说了一下,“我在想,如果你可以的话,能不能去天津,让汪叔帮忙想想办法,你去天津那边坐镇。”
  她不知道谢蓟生对未来的打算,或许有点自私,可这是最好的办法。
  有能力可以去做这件事的人,她又信得过的,只有谢蓟生。
  谢蓟生没说话,帮着阮文涮了几片羊肉放到她碗里。
  他的小姑娘除了病恹恹的那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像是个小太阳,明媚的让人觉得春风拂面。
  这会儿,太阳周围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