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分卷阅读695

  谢蓟生带来的小道消息挺有意思的。
  电子工业部想要大力发展国内的半导体事业,最近在国企和高校研究所征集相关讯息,大概率会斥资一亿美元引入一部分晶圆生产线。
  “从国外引入?”
  阮文是真的想_0_da_0_ren了。
  “倒没说,不过你觉得,这是不是一个机会?”
  阮文觉得,谢蓟生在诱惑自己,他就像是潘多拉魔盒。
  “你是说,让我拿晶圆生产线和姜部长做交易,来换机床厂的政策?”
  “一个政策的制定不是拍脑袋拍大腿做出来的,即便是电子工业部的负责人,他也需要对部门负责,还要对国.务.院负责,你如果能够帮着解决另一些事情,我想姜部长可能更乐意答应给你提供帮助。”
  阮文忍不住嘟囔了句,“我又不是为我自己。”
  “我知道,可是在其位谋其政,他们有他们的难处。”
  阮文撇了撇嘴,“知道啦,那我想想,回头怎么跟他说。”
  这位姜部长还年轻,起码在部级干部里面他是数得着的年轻人。
  可到底是干部,他不是那个在沈老家里,问她红烧狮子头吃着怎么样的唐主任。
  挂断电话,阮文看向窗外。
  114所很热闹,外面是那些南京来的厂长们在高谈阔论,嗓门一个比一个大。
  阮文深呼吸了一口气,慢慢想,不着急。
  ……
  沈所长下午开了个会,回到办公室时,忽然间想起来阮文,“她今天下午在做什么?”
  “写东西?”
  助理也有些说不好,可的确是在那里写东西。
  至于写的是什么,他没好意思去看。
  沈所长笑了笑,“我去看看吧。”
  阮文说要打几个电话,所以他就把隔壁的那个办公室借给阮文暂用。
  门是虚掩着的,沈所长刚想要敲门,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我知道啊,秦院长之前跟我说过,他前些天还去我们那里,光刻机生产出来不就是为了造芯片嘛,他们计算机院搞得就是这个,肯定要合作的啊。我又不是学计算机的,哪知道芯片怎么研究啊,您可就别取笑我了。”
  沈所长稍稍迟疑,阮文这电话是打给电子工业部的?
  不像啊,连说带笑的,可没什么严肃样。
  看来这电话一时半会不会挂断,沈所长想了想还是帮着关上门离开了。
  他可没听人电话的意思。
  阮文压根没注意到门口的动静,她在跟姜部长聊天。
  虽然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间就说起了计算机院的事情。
  “老秦现在想要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
  阮文忽然间发现哪里不对劲,计算机和芯片是两回事。
  秦院长的计算机院搞的是微型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而并非集成电路。
  研究集成电路的,首都那边是计算所,和计算机院并不是一个单位。
  “计算所怎么了?”
  “经费紧张,那边拿不出钱来支持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室,说是要关掉。”
  就像是一家饭馆,忽的没了资金流,关门是迟早的事情。
  这要是计算所的领导这么说,阮文不奇怪。
  但说这话的人是电子工业部的部长。
  电子工业部如同其名字,抓的是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工业产业两大块。
  计算机也好,芯片也罢,还有光刻机、晶圆生产线,这些都归电子工业部管。
  阮文的声音一点不着急,尽管她心里头有无数小蚂蚁在爬来爬去,“计算机所的那个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室的人,会被安排到哪里去?”
  “计算机院想要人,把这个研究室接手过来,但是缺乏资金。”姜部长也没办法,不算计阮文他也弄不出钱来。
  阮文明白了过来,“我能冒昧的问句,部里真打算给工厂和高校研究所派发晶圆生产线?”
  “嗯。”
  “那资金……”
  “预算是一亿美元,上面已经核准了。”
  阮文深呼吸了一口气,“那要是我能提供这生产线,是不是这笔资金的一部分可以挪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室的建设研究中去?”
  “也没什么好建设的,设施设备都在,只不过没有资金支持后续研究。”
  拆东墙补西墙,姜部长知道为什么当年老部长退休的时候跟小学生放学似的开心了。
  没钱事多,这就是个烂摊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总是得要努努力才是。
  阮文想她可真是大胆了,可自己这也是被人拉上贼船了。
  “那这资金挪用,您能做主吗?”
  她听到电话那头的轻笑声,“你觉得呢?”
  阮文很是老实的回答,像一个乖宝宝,“我觉得可以,如果可以的话,我只需要六千万美元的预算,剩下的四千万可以留给研究室用来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
  敢把这话说出口,阮文觉得好像也没那么大不了的,“我这也算是帮您解决问题,所以您看能不能给我点政策上的支持,起码您开个会表示下,让我能吓唬吓唬那些厂长们,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推广数控机床着想,不然到手的都是坏机器,派不上用场,最终损害的还是国家利益。”
  说完这话,阮文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等待着姜部长的回应。
  “阮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出事了,很可能牵连到你。”
  阮文想了想,“我又没跟你行贿,而且我也不是存私心,我想即便是您遭受严刑拷打,也卖不了我。”
  这话引得一声轻笑,“你说得对,你这是帮我解决麻烦,我还能出卖你不成?”
  他看了下墙上的挂钟,已经十点半了。
  这通电话打了将近半小时,倒是解决了几件麻烦事。
  “我明天去京郊的机床厂参观,差不多后天就会有新闻见报。”
  “好嘞,那就辛苦您了。”
  辛苦?
  姜部长看着挂断了的电话,他是在其位谋其政,有什么好辛苦的?
  阮文图什么呢?
  她说的没错,她参与到数控机床这个行当里来,的确没什么好图的。
  即便是和齐齐哈尔的那个机床厂合作多,但她这么做明显不是为了那个厂子。
  东北的经济形势如今还好,但是发展势头却也不如前些年。
  根据数据就能够看得出来,而且现在国企普遍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这些小问题看似不严重,可问题就是滚雪球,会越来越大,以至于发展到最后,相当难处理。
  齐齐哈尔那个机床厂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搞了个奶粉厂,把工厂里的压力转移,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完美的转型。
  听说当初梁晓整顿工厂的时候,阮文也有出谋划策。
  她图什么?
  把整个东北的机床厂变成自家后花园吗?
  瞧着这些年的发展,可看不出来阮文有这野心。


第349章 349一巴掌
  沈所长没想到阮文挂断电话找厂里的保安借了辆自行车,就去其他机床厂了。
  沈阳这边机床厂好几个,阮文出去的晚,能拜访的也就那么两个而已。
  只不过出师不利。
  俩厂子招待阮文时倒是客客气气,但国营工厂的人向来只看政策,即便知道阮文的确有些能耐,但人压根没放心上。
  毕竟又不靠阮文吃饭。
  阮文不着急也不恼,第二天继续拜访其他家。
  东三省那么大,机床厂零散分布在各地,阮文从骑自行车到从114所借车去外地。
  折腾了一星期,联系上了六家已经能生产数控机床的机床厂,又联系了九家准备生产数控机床的厂家。
  回到沈阳时,她刚到招待所没多大会儿,沈所长就过了来。
  像是在这里安插了暗哨似的,密切关注着阮文的动向。
  “你之前走得急我也没顾得问,这些天那些工厂一个个的往我这里打电话,都是找你的。”
  阮文嘿嘿一笑,小谢老师是把这些工厂看得透透的。
  “让我猜猜,是想打听部里头到底什么个意思对吧?”
  沈所长觉得,阮文肯定和姜部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