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去古代做美妆-分卷阅读223

内外的销量都很大,他们每天马不停蹄地生产,那订单也都排到来年后去了!
  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聂青禾就把清洁品的作坊和他们分开。
  清洁品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就用陈子健负责,带着一批伙计们专门做洁面膏、洗发膏、沐浴膏等。
  肥皂、香皂那一块业务却交给赵祯潞来负责,让他暂时做这边的管事,带着伙计们搞生产。
  这样聂大力就专心负责护肤品和美妆品的制作,等他再培养了得力人手,就可以把护肤品和美妆品再分开。
  随着天气变热,编织作坊的工作也要调整,冬天的毛线帽子、围巾、披肩、袜子、手套等暂停,早就开始编织那种细丝线的防晒、装饰性手套、面罩以及薄袜子。
  如今美妆楼住不下那么多女红,聂青禾就另外买下了一座大的院子,让张婆婆一家带着女工们住过去。
  张婆婆和聂红花如今负责带人研发新品,已经不再编织大货,她们也培养了好几个得力的助手当管事,所以虽然忙却并不会乱。
  温娘子原本把铺子交给聂青禾,自己闲着享福什么也不用做,结果一个冬天就闲得开始长毛。过了年二月一开工她就主动去和珍珠等人交流,先跟着学了聂氏化妆法,每天把自己画得像二十来岁的成熟娘子,又年轻又美丽。然后她又跟着张婆婆和聂红花学了钩针和棒针编织法,给自己勾了两件飘逸的披肩,现在她成了洛娘子的忠实读者,整天追着催着让洛娘子赶紧写后面的故事。还主动帮着洛娘子整理稿子,纠错、誊抄等等,每日忙得也是不亦乐乎。
  现在梳头、化妆这一块归珍珠负责,她是管事,配了两个妆娘当助手。原本美妆楼的那些妆娘,留下七个,走了两个,被辞退了六个,另外还培训了十二个小姑娘。如今她们虽然彼此会有竞争,却是良性竞争,谁做得好做得多就能多赚钱,而不会挤走别人。
  除了之前梳头、化妆的业务,现在美妆楼又增加了药浴、美容等新项目,一经推出便引来了大批主顾。当然为了美妆楼的名声和女工们的声誉着想,目前这一块只做女客生意,男人一律免进,想要享受可以买产品回家让自家丫头小厮帮做,交钱就可以来美妆楼培训。
  药浴、美容这块的工作,由杜玉兰和堂姐两人负责。
  而聂青禾现在的精力主要在玻璃制作上,去年镜子制作进入稳定期以后,她就开始带人研究近视镜片和老花镜片,冬天就研究明白了,然后继续研究制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镜片。
  当然靠她自己是做不出的,所以她集思广益,除了穆道长和阿大、和贺重,另外还有二十几个年轻熟练的青年。
  此外研发组如今也有十二个人,都是科举或仕途无望,而对天文地理、航海、机械等颇有兴致的书生和底层吏员。
  原本他们生活拮据,跟着聂青禾以后,每个月最少也有五两银子,立刻从贫困进入了富裕模式,把他们感动的虽然不明说却一个个份外拼。
  聂青禾给他们成立了一个奇技小组,让他们专门研究她要求的那些东西,当然如果他们自己有灵感也可以做别的,费用由她来承担。
  “聂老板,您瞧瞧这个!”方准托着一个铜质单筒伸缩望远镜过来找聂青禾。
  方准是闫老先生介绍给聂青禾的,他是沉寂的姑父,颇有点本领,只是不善言辞也不善奉承上司,在工部一个小官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年。
  聂青禾把他请来以后就觉得真是请对了!
  方准带了几个人一直在研究镜片,他们早就改造了最初的绿色玻璃,做出了透明玻璃,后来也做出了凸透镜和凹透镜。不等聂青禾告诉他们,方准就发现这两种镜片厚薄不同,看到的东西就有很大区别。
  在聂青禾的引导下,他们就定性为这是镜片的度数不同。
  一开始近视镜没什么用,因为除非是天生近视的,一般人并不会近视。因为普通人不读书,读书人正襟危坐,脊背挺拔,也不会低头歪脑地姿势看书,书上那毛笔字还大,所以近视患者极少。
  老花镜倒是很有用,因为老花眼是随着年龄增长,眼睛出现的老化现象。
  这可不只是读书人会老花,那些工匠、绣娘乃至普通人都会老花,而做精细活儿的工匠和绣娘等人就尤其需要老花镜了。
  现在老花镜销量极好。
  大周原本就有老花镜,只不过是透明水晶打磨出来的,不只是价格贵,材料难寻产量就少。现存的老花镜款式也单一,基本就是两个镜片镶嵌在镜框上,没有眼镜腿,用绳子系起来挂在脑袋上。
  去年冬天聂氏做出了好几个度数的老花镜以后,一下子就取代了水晶老花镜。她让人直接做上了眼镜腿,用软毛线缠起来,两条眼镜腿也用线连接起来,防止滑落坠地摔碎镜片。
  高档的就用金镜框,配上金链子,一副眼镜十二两银子,如果镜片破了,只需要花二两就能换新镜片。
  中档的就是用其他材料做镜框,配的是绳子,一副只需要三两半银子。
  当时老花镜一出,那抢购的局面跟玻璃镜的时候差不多,各大老板、掌柜的都去排队,生怕买不到。
  不过为了让真正需要的人买到老花镜,聂青禾一开始不允许其他商家进货,只让真的有老花眼的人到铺子来试戴,挑选合适的度数,一手交钱一手拿走眼镜。
  在这样的保护下,学院书院的老学究们,大年纪的掌柜们,以及一些工匠和绣娘等,都买到了合用的老花镜。
  当然刚生产出来的时候,惯例是先进献皇帝的。聂青禾给皇帝进贡了所有度数的老花镜,镜框是金的,配着金链子。皇帝和皇后把玩得爱不释手,两人一人留了一副,虽然现在还用不到,剩下的就赏给了其他老先生和老臣们。
  皇帝还下令,把老花镜加在常规贡品里,他要用来赏赐大臣以及读书好的学生们。
  聂青禾他们给皇帝进贡的贡品,其实是有银钱补贴的,虽然没有零售那么贵,但是也不少,每隔一段时间阿大就可以拿着单子去户部支钱。
  老花镜做工成熟以后,方准就带人研究聂青禾说的望远镜。
  经过数千次的试验,他们终于做出目前倍数最舒服的望远镜,六倍单筒伸缩望远镜。
  聂青禾拿起那根单筒望远镜,把左眼凑上去,慢慢地伸缩铜质镜筒,视野从模糊渐渐地开始清晰起来,然后抵达一个最清晰的位置。
  好了!
  她试着看了看周围,结果一下子把穆道长和阿大几个拉到了跟前的感觉,仿佛站在半臂的距离对视一样震撼。
  她赶紧把望远镜放下。
  贺重:“老板,怎么啦?”
  聂青禾:“给你看看。”
  贺重就拿起来摆弄摆弄,然后对着一侧看过去,结果穆道长恰好看过来,眼对眼吓得贺重立刻放低了望远镜。他笑道:“比平时说话还近的感觉,有点吓人。”
  为了防止过高倍数的望远镜带来太大的冲击和变故,聂青禾让方准他们暂时就只生产8倍镜以内的望远镜。
  到了这时候,要想再进一步,那也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聂青禾不想发展太快,毕竟现在很多知识和科技跟不上,贸然观察到天空的奥秘无异于一场灾难。
  会吓死他们的,甚至可能引发动乱。
  而且方准他们能做出这样的成绩,是在聂青禾的理论支持下有针对性试制出来的,并不是他们一步步推导发明出来的,自然的他们就会缺少很多必须的知识基础,缺少她的关键性指导,他们也不可能再进步神速,只能和其他人一样按部就班地摸索研究,也就不会引起什么_0_da_0_ma烦了。
  这一次他们做了一批不同款式的望远镜,有单筒伸缩望远镜,适合行军打仗用。还有双筒单握望远镜,这是顺手做出来给皇帝和皇后们站在宫阙上展望京城用的,看看赛马、蹴鞠之类的。
  为了显示这东西的高贵不俗,单握望远镜只有两个进献皇帝和皇后,其他的伸缩望远镜则以皇帝的名义赏赐给带兵的将领,比如洛将军、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