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越七零做知青-分卷阅读39

们肯定也是要去竞争的,谁也不想在地里干活啊。
  张宇道,“我听我对象说,她们准备搞宣传,在写宣传公告,要写百来张呢,写不完。我准备去帮她们写。之前她们开厂子咱们也没帮忙,也不好意思和她们争什么。现在去帮帮忙,以后扩招的时候也好说话。免得下次又被她们怼回来。就看你们乐不乐意一起帮忙。”
  “不就写个单子吗,有什么不乐意的。”立马就有人回应了。
  好歹是知识青年,拿笔杆子的事儿那都是小事儿。
  “就是有点没面子,”也有好面子的男知青道。“咱们一批男人还得靠女同志……”
  张宇道,“要是不乐意,也可以不参与。”
  “……也不是不乐意,其实也没什么。”
  张宇笑道,“行,你们要乐意,我就去和他们说说,多拿一些纸笔回来。”
  张明见他出门,赶紧跟上,“我也一起去吧,我好歹和苏青玉是高中同学,好说话。”
  “那也行。”
  其他人见张明那样儿,顿时翻了个白眼。
  苏青玉一直在知青点这边盯着大家工作,自己也偶尔写一张,听到外面张宇的喊声的时候,她和李芳对视着笑了一下,知道这不要钱的劳动力来了。
  两人一起出去,正好看着张明和张宇一起。
  苏青玉一个眼神都没给张明,只明知故问道,“张宇同志,这么晚了你们怎么过来啦?”
  “我是听李芳说你们有些忙不过来了,我问过我们男同志那边的意见了,大家都想给你们搭把手。”
  苏青玉道,“这多不好意思啊。”
  “你别客气,咱都是知青,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张宇客气道。
  本来也是互相说的场面话而已,苏青玉见好就收,“那也行,既然大家这么乐于助人,咱也不客气了。”
  然后朝着里面喊高晓华,让她拿些铅笔和纸张出来。
  只给男知青们分配了五十张的任务。也不算多,一人几张就完事儿。
  “字要写的工整好认。”
  “那肯定没问题的。”张宇保证道。
  拿着信纸他就准备走了。和他一起来的张明动了动嘴,还想和苏青玉套套近乎呢,苏青玉就进屋里去了。
  “走吧张明同志。”张宇催促道。
  张明这才不情不愿的走了,心道以后有的是机会。
  人多力量大,宣_0_chuan_0_dan一晚上都写好了,第二天就交给苏卫民去张贴去。
  大家见苏卫民这连活都不干了,给苏青玉跑前跑后的,还笑话他,“你这是把青玉当你亲妹子疼了?”
  苏卫民可有底气了,“我这是为了咱大队服务。你们还说风凉话,有没有点觉悟。我劳动我光荣。”
  公社的人哈哈笑,“……”没工分分不了粮食,看你还光荣不。
  这边苏卫民才离开队里,大伙儿要去下地干活呢,就听到拖拉机轰隆隆的声音了。
  车上堆着一拖拉机的粮食,粮食上面还坐着人一群人,。得亏拖拉机开的慢,要不然还挺吓人。
  开车的是李芳。她一天刚蒙蒙亮就出门了。
  这不,早上上工之前,隔壁大队就把粮食给装上车了,然后给拖过来了。
  苏家屯大队的社员们嚷嚷道,“李知青,你们这是干啥呢?”
  李芳喊道,“隔壁大旮旯大队的,来这边加米加面的。”
  “你们这还用车去接?”
  “那可不,为人民群众服务嘛。”
  坐在车上的老人孩子们个个觉得倍儿有面子。瞅着没,咱这还专车接送呢。
  在一群人羡慕的眼光中,车子往加米厂开去。
  倒是有想的远的人突然想到,“哟,这么多粮食,今天这一天机器都停不下来了。 ”
  果然,这一整天的时间,加米厂的机器就没咋停过。
  有些人是早上跟着车子来的,排队排到了晚上了。
  好在人家也不着急,反正一车子送回去的,早晚都是一起走。
  总比去别的加米厂强,有时候还得走夜路呢。
  女知青也忙的脚不沾地的,她们力气小,不能直接扛着袋子往机器里面倒粮食,只能用器具装了一点点的往里面送。
  不过朱琳和高晓华这边可乐坏了,她们负责管账收钱登记的。
  从早到晚一直在进账,有些是直接收粮食抵账,有些是收的现金,几分几毛的,一摞摞的,拿在手里都兴奋。
  因为宣传工作做到位了,加上这些苏家屯服务好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大队的人都特意来苏家屯这边搞加工了。除非着急才去公社或者其他大队,要不然宁愿排队,也等着苏家屯的车子过去接。
  一连好多天,除了苏青玉规定的每周休息日之外,其他时候,机器都没停过。
  月底苏青玉就算了算这大半个月的收入了。
  厂里收费标准是加米三毛钱一百斤。磨面程序复杂,收费标准是一分钱一斤。
  除去电费和柴油费,机器和房租等费用,每天纯利润也有二十块钱。
  如果不是因为厂子太小,机械少,还能赚更多。
  当然,这个纯利润也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她们也就十来个人,农村工资标准不高,不像城里那样一个工人二三十,三四十的。除了苏青玉作为厂长,每个月十八块钱之外,其他普通工人每个月的工资标准是十块钱。守机器的因为要扛东西,还多一块钱体力费。
  一个月的工资开销也就只要一百出头。剩下的钱那都是纯利润了。
  而且这可都是实打实的能拿到手里的钱,不像队里,每年给社员们发钱都发不出来,成年男性一天也就两毛钱的收入。一个月也就六块钱。还拿不到手里。
  苏青玉对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养活了知青同志们,还能给队里带来便利,这也是建设农村的成绩。
  为了让大家更有信心,虽然工作还没满一个月,苏青玉决定月底最后一天作为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
  这个月的没做满也按半个月的来发一次。
  十一国庆节前一天,晚上完工后,苏青玉就在办公室里点着灯,让高晓华算账,然后给每个人发工资。可以选着现金,也可以选择粮食。
  “天啊,我们终于能领到钱了,我在农村这些年,都没领几次。”
  有些女知青激动的眼睛都红了。
  她们知青干活不行,每次倒欠队里工分,分粮食都不够吃,好多年都不发钱了。基本上靠家里寄钱支撑的。
  这会儿终于能每个月拿钱 ,感觉和做梦一样的。
  苏青玉道,“这还是开始,以后咱们厂子会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多,咱以后也要学城里工人那样,年节发礼,年底发肉。”
  手里拿到钱和粮食了,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之前辛苦的工作也都值得了。这会儿听到苏青玉的鼓励,大家也干劲儿十足,“厂长,咱没得说的,都跟着您干!”
  “对,都跟着青玉姐干!”朱琳举手拥护道。
  苏青玉笑着道,“明天国庆节,厂里放假一天,咱开着拖拉机去逛县城去。路上要是遇到人了,咱就说发工资了去买东西。”
  徐丽道,“不是说财不露白吗?”
  苏青玉笑着道,“这算啥,咱就是要露,露的越多,以后赚钱机会就越多。”
  朱琳道,“就是,都听青玉姐的!厂长还有错的吗?”
  “……“真是狗腿子!


第27章
  苏青玉不止让大家把拿工资的事儿往外面宣传, 自己也在老苏家这边宣传。
  回家就给苏奶奶孝敬了三块钱, 让她去买零嘴吃。
  还给了苏叶一块钱零花钱。
  苏叶高兴道, “我也有?”
  “好歹也给咱守了厂子, 虽然你是自愿义务的,咱也不亏待你。”
  苏叶太惊喜了。本来做好了做白工的准备的, 现在还有一块钱呢。虽然不多,可好歹也是钱啊。回头去县里还能买两个罐头吃呢。
  陈爱兰问道,“你们其他人发多少?”
  苏青玉道,“也没多少,毕竟也没满一个月,就几块钱。”
  半个月就几块钱, 还实实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