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分卷阅读3

窝的两个鸡蛋用水冲了冲,一起放到了大锅里煮。
  她则坐到小板凳上,边往灶膛里添树枝子,边想着自己的心事。
  其实这个家并不应该这么穷的,不是说钱,说的是粮食,沈飞扬看了看自己脚边上那也就二十多斤的苞米面。
  一个月前生产队里的水稻和玉米都下来了,她家虽然就她一个人了,但是每年四百八十斤的粮食还是有的。
  今年分粮,沈云芳分到了一百二十斤稻谷,三十斤麦子,二百斤玉米,大豆三十斤,谷子三十斤,糜子五十斤,饭豆十斤,绿豆十斤,总共四百八十斤。
  听起来四百八十斤粮食挺多的,但是对于七十年代的人来说,一年就这些粮食,真不太够。因为这些粮食都是带壳的,要是去了皮,能有三百六十斤就不错了,那就相当于一个人一天一斤粮食。对于一个一年到头肚子里都没有油水,还要出苦力的人,一天一斤的粮食真不够干啥的。再加上谁家能像沈云芳这样就一个人,哪家没有几个半大不大的孩子啊,这些孩子要是在生产队干活还好,有公分,分粮的时候也能凑合着分二三百斤的粮食,要是年纪小不能上工的孩子,村里固定按岁数段给分粮食,当然这些粮食也得算大人公分的。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吃的不比大人少,所以一家子粮食凑到一起,精打细算的能勉强够吃,要是大嘴马哈的,到了年底就得饿肚子。
  按照正常来算,生产队分这些个粮虽然不是很富足,但是只要不天天吃干饭还是能对付过的。再有盖家屯里的人每家都会按人头分自留地,自己还能重点苞米啥的,所以盖家屯的村民虽然每年没有什么收入,但是只要肯干,肚子是饿不着的。
  沈云芳一个小姑娘,别管是啥,一年分到四百多斤粮食,咋的也够吃了,可是现在沈家却只有这二十多斤苞米面了。
  那剩下的哪去了呢?
  沈飞扬叹了口气,小姑娘脑子好像有问题啊。
  记忆里,那一百多斤稻谷,她自己就留下十多斤,剩下的都让她未来大伯哥给拎到未来婆婆家了,理由就是未来婆婆在家想吃大米饭想的不行了,在家炕头上哭呢,她这个做人家二儿媳妇的,虽然还没过门,也得尽份心力,所以有大米得先紧着老人吃。
  忘了说了,别看沈云芳这小丫头才十五岁,但是已经说定人家了。
  这又是一段故事。当初沈云芳的父亲在战场上是因为救战友牺牲的,而这个战友就是沈云芳未来的公爹。这下什么都不用说了,就是一出替父报恩的戏码,而当初沈云芳的老娘因为贪图人家给的五十块钱的聘礼,再加上也是想给唯一的姑娘找个好人家,所以就义无反顾的答应了。
  在她老人家的想法里,我老公都为了你们家老头子死了,你们要是有点良心,将来怎么可能对自己姑娘不好,而且人家生活也比较殷实,能一下拿出五十块当聘礼的人家,生活肯定也差不到哪去,以后她一个老婆子跟着姑娘也有口饭吃。
  从这件事上来看,虽然沈云芳的老娘也是心疼姑娘,但是也掩盖不了,她身为张家人骨子里的自私与势利。
  这么多年,沈云芳就见过未婚夫李红军三次,相亲一次,订婚一次,那都是她四岁那年的事。还有就是一年前她妈妈去世,李红军从部队上请假回来看了看她,这应该才算两个人第一次见面。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李红军每个月都会给她邮一封信,信里都会夹带着一张五元的人民币。
  沈飞扬手里的钱就是这么被沈云芳攒下的。
  于是沈云芳这个傻姑娘虽然心里不咋乐意,但是看在李红军给她邮那么多钱的份上,又怕得罪婆家那些人,只得把自己刚刚分到手的一百多斤大米给了大伯哥,让他拿回去孝敬未来婆婆了。
  于是沈云芳这个傻姑娘虽然心里不咋乐意,但是又怕得罪婆家那些人,只得把自己刚刚分到手的一百多斤大米给了大伯哥,让他拿回去孝敬未来婆婆了。
  然后是舅妈偷摸的来家里哭穷,拉着她的手说当初是如何如何帮着她娘俩了,暗示她不能忘恩负义。
  这个傻妮子不知道是咋想的,为了有个好名声,居然就给那个舅妈拿了一百斤苞米。
  所以最后她自己就剩下几十斤苞米了。
  可能沈云芳这傻丫头还是有些指望才能这么干的,沈飞扬回忆了一下,这孩子不管是分粮前还是分粮后,都很少在自己家开火,差不多每天都厚着脸皮去村里的几个伯伯姑姑家,这家蹭一顿,那家混一顿的。
  当然谁看她这样的也不带给她好脸色的,但是她为了省粮食,就愣是当没看到,还是见天的一到饭点就凑到人家饭桌上去。
  这才是真的不咬人膈应人呢。
  就这样的,还想要好名声,估计在盖家屯,她的名声都臭到家了。
  沈飞扬就是想想都替沈云芳这丫头觉得羞愧,也替她的智商感到着急。这都是什么神一样的逻辑啊。
  把自己赖以生存的粮食都白送给外人了,就为了图个好名声,然后就在自己家跟前祸祸。难道盖家屯的人都是死人吗,在这的名声就不是名声了吗。
  沈飞扬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真是愁人啊,人家惹了祸拍拍_0_pi_0_gu走人了,苦了她这个接班人还得在这受别人的白眼过日子啊。
  不到十分钟,粥就煮好了,她赶忙把灶膛里的柴火都撤了出来,拿着家里唯二的两个二大碗,一个盛粥,一个放剥了皮的鸡蛋。
  她又在灶台上翻了翻,没找到糖,只有一个绿色的酒瓶子里装了点酱色的液体,她拿到鼻子前闻了闻,确定这瓶是酱油。还有就是旁边要倒不倒放着的小半袋的大粒盐。
  家里咸菜大酱啥的到是有,只是都被藏到了地窖里,想到还要爬上爬下的,沈飞扬放弃了。她拿起酱油瓶子,小心的往鸡蛋上倒了点,然后用筷子把鸡蛋一点点夹碎,让每一个鸡蛋碎块都沾上点酱油。
  然后她就这么一口粥,一口酱油鸡蛋的吃了起来,不大一会儿两碗半粥,两个鸡蛋就让她唏哩呼噜的都吃完了。
  沈飞扬摸了摸肚子,感觉要是再有一碗她也能吃进去。哎,还是没吃饱啊。
  她从小凳上起身,肚子里随着她的动作响起了水声,这是不是就是水饱啊。
  没有在自哀自怨下去,沈飞扬手脚利索的把大锅和两个碗刷了,然后看了看天,也不知道是早上几点了。她还是决定先把自己家的几只鸡喂饱了,然后在出去上工。


第四章 家
  沈云芳家是个典型的东北农村屋子,一共就三间屋,一进屋就是堂屋,也是厨房,左右两面都有一个屋。
  沈飞扬昨天就是住在东面的屋子里,里面除了一个大炕及两个红木箱子,再就是一张四角桌和两个腿不太齐整的凳子。
  桌子上还有个煤油灯。是的,这个时候盖家屯还没有通电,家家晚上都靠着煤油灯照明。而沈云芳家的煤油灯早就没有煤油烧了,所以好长一阵子,她晚上都是摸黑的。
  她推开对面西屋的门,往里看了看,和她住的那屋没什么太大区别,只是这个屋子更暗。沈飞扬看了看窗户,比东屋的还小,而且窗户上都用报纸给贴上了。
  窗户下面就是一个大炕,炕上光溜溜的,连个炕席都没有,整个屋里就地上摞着放着几个柳条编的筐,最上面是个空簸箕。旁边杵着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锨。地上还放着一个一看就用了很多年的菜墩。
  沈飞扬走过去,没嫌弃灰尘大,在筐里翻了翻,好东西肯定是没有,框里放了一卷塑料布,几根稍微粗点的铁丝,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还有一双棉手套,几块破布。
  转悠一圈,确定屋里都查看一遍了,最后把地上的那个菜墩拎起来,晃晃悠悠的走了出来。
  盖家屯地处山区,算是在山脚下。
  沈飞扬从屋里出来,就看自家院子挺大的,但是到处是鸡屎,正有四只老母鸡昂头挺胸的在院子里乱转呢。它们看到屋里出来人了,都热情的凑了过来,咕咕咕的叫了起来。
  估计是一天多没有人喂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