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分卷阅读33

到孩子走后,黎锦问道:“陈兄,先生那边可有变故?”
  昨儿不是说去调查了么?
  陈西然果然是个‘包打听’。
  他说:“我爹说了,昨天下滩村的村长亲自出面,严肃的拷问了那个女子,果然是受人指使,今儿是为了给宋先生一家承认错误,宋先生不便缺席。
  放心,事情都圆满解决了。”
  黎锦想,自己之前去下滩村卖麦草的时候还见过这位村长,果然仁义与手腕并存。
  是个好村长。
  陈西然也只知道他爹告诉他的这一点,完全不了解那女子虽然说有人指使了,但最后居然说指使她的人是村里一家无赖。
  反正那无赖精神有点问题,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这肯定是哪个秀才在背后做的,但也懒得戳破。
  在这个社会上,情面还是很重要的。
  再说了,单凭那女子的话,还不能完全相信就是女子口中的某个秀才做的,他们又没有物证,暂时也只能搁置了这件事。
  不过,幸好还了宋先生一家公道。
  要不然这污水泼上去,宋先生一家还怎么在族里呆下去。
  黎锦抄完这本书,那孩子又给他拿了下一本书过来,让黎锦回去抄。
  总之,现在宋先生对黎锦的教育方式就是先把晦涩难懂的原著给他,让他回家摘抄加深记忆之后,再在课堂上给他讲解其中含义。
  当然,一般情况下,黎锦还是得把注解在课堂上抄一遍。
  这带着注解的书应该是故人相赠,先生倒没让他带回去过。
  下了学堂,陈西然也知道黎锦家里的情况,不再拉着他去吃百食坊,而是说:“回村路远,你小心中暑。”
  黎锦觉得陈西然家里虽然有钱,但他这个人还是很会照顾身边人的情绪。
  完全不因为自己出身低就轻视自己,知道他家真的穷后也不会在他面前炫富。
  总之,情商不低。
  黎锦先去了主街,今儿他兜里带了一百多文,得先问问布匹的价格。
  他早上跟少年讨论过,一匹布大概四丈,也就是三十三米。
  做一件衣服只需要七到八米的就行了,但若是要做一套,那就得整整一匹布。
  至于一匹布到底多少钱,这个少年自己也不清楚。
  他此前从没负责过采买的事情,穿的衣服也都是旧衣裳改的。
  黎锦进入一家布庄,那掌柜的眼睛自带扫描仪一样,看了黎锦一眼,就招呼他来到软布这边。
  “这都是棉线织成的布,不是那种麻线,这种布摸起来软,贴身穿吸汗,而且颜色也适合你们这种读书人。”
  黎锦看了看,手感果然不错,跟他身上这件长袍的面料差不多。
  但其实他长袍里面穿的都是麻布中衣。
  不过表面光鲜罢了。
  黎锦询问了一下价格。
  掌柜的说:“这种布咱们不分开卖,一次只论匹卖,一匹在一两到二两银子之间。花色不同,价格不同。”
  黎锦想着自己兜里的一百文,陷入了沉思。
  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等于一千文。
  是他兜里钱财的十倍。
  黎锦囊中羞涩,又问了一下粗麻的价格。
  掌柜的见黎锦可能不打算买棉布,也不恼,跟他好生说粗麻的价格。
  掌柜的在这开店很多年了,极少见到黎锦这样气质的读书人,反正据他所知,黎锦这样的读书人,最后大概都考到京城去了。
  所以他依旧笑脸迎人。
  “粗麻便宜,一匹只要一百五十文。”
  黎锦面无表情的想,自己起初在李大牛家买了两床褥子,当时李大牛说一尺布三文,那一丈就是三十文,一匹就是一百二十文。
  果然,镇子上的价格贵。
  最后黎锦又对比了一下粗麻和棉布,觉得自己应该还是想买棉布。
  毕竟家里粗麻衣服有一些,只求干农活穿方便,不需要买太多。
  相反,少年最近刚生完孩子,身体娇嫩着,一直穿着粗麻的衣服会磨皮肤。
  但他现在实在穷,一百文已经是家里的大半积蓄。最后只能空着手走人。
  黎锦打算去李大牛家里问问,看他家有没有棉布,总归他家现在穷,能节省点就节省点。
  就在黎锦准备打个弯直接回家的时候,突然被人叫住了。
  “黎锦黎锦,有人找你!”
  来人是陈西然,他身边还跟着杏林堂的吴大夫。
  黎锦站住了脚步,惊讶道:“吴大夫,陈兄,你们怎么凑一起了?”
  陈西然说:“吴大夫打听了我们下课的时间,在宋先生府邸门前等你,结果我们俩放学早先走了,要不是我家下人说门前一直有个人在转悠,我还不知道这件事。”
  吴大夫邀请黎锦去杏林堂。
  陈西然喜欢各类小道消息,非要跟着去。
  好吧,黎锦现在不觉得他情商高了。
  吴大夫最后无奈,只能当着三人的面说了那张药方的事情。
  黎锦说道:“使用方法和忌讳我都写在上面,大夫不要担心,尽管用就是。”
  吴大夫很着急的跟黎锦讲,药方这东西不能外传,被知道了要按照欺师灭祖的罪名来判的。
  黎锦听完笑道:“这药方是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并无出处。”
  毕竟这是来自另一个平行时空的东西。
  吴大夫更惊讶了,他没想到居然还有医者愿意把秘方直接记录在书上,供人传阅。
  黎锦说:“如果吴大夫觉得这药方有用,那还请吴大夫以后行医不要隐瞒这张药方。毕竟这张方子作用很大,如果能广为流传,也有机会救治不少人。
  黎锦就在此先谢过大夫了。”
  吴大夫急忙站起来,对黎锦深深一揖。对他的称呼也做了改变。
  “黎先生仁心,在下实在佩服!”
  黎锦可不敢居功:“我想这位先人既然愿意把药方记录在书籍上,那必然也是希望可以救更多人。”
  吴大夫说:“既然黎先生如此说,那我就代黎先生推广这个方子。
  实不相瞒,在下的儿子正在准备考举人,我家没有钱雇佣下人,过些日子我得跟着他去打点,来回大概一个月。”
  确实如此,秋闱的确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共考三场。
  而且一般在省会考试,大部分父亲或者叔叔都会选择陪考,打点孩子的吃食。
  陈西然:“……”这都要考举人了???
  为什么自从认识了黎锦之后,感觉身边到处都是学霸。
  吴大夫看到这张药方和使用忌讳,可不再相信之前黎锦那句‘我的医术就是半吊子’。
  吴大夫说:“不知黎先生可愿意在八月的时候,每天下午在杏林堂坐诊两个时辰?病人不多的时候您尽管背书练字,这点我会跟掌柜的说。”
  最后,吴大夫抛出重磅炸弹:“月银三两。”
  作者有话要说:黎锦:我,穿越者,种田农家子,没钱


第28章
  说实话,黎锦听到这话的时候,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
  比如,三两银子可以买两匹布,一匹布能做四件长衫,如果做中衣,还能节省一点。
  三两银子可以给少年买三个月的肉吃,天天吃肉的那种。
  三两银子还可以三刀的宣纸,用来抄书就不需要跟竹叶纸一样晾这么久。
  ……
  吴大夫见黎锦久久没有答复,以为这是一种无声的拒绝。
  他只能说:“黎先生功课繁忙,是我叨饶了。”
  黎锦说:“并没有,我可以。但我确实没有多少行医经验,既然这样,下个月每天下课后我来您这先开方子,您觉得可行再谈八月的事情,可以吗?”
  他确实没怎么开过中药方子。
  但作为一个学霸,该学的东西还是记在脑子里的。
  而且他那个时代,中医的很多药方都是公开的,学起来比古代要轻松许多。
  吴大夫没想到最后黎锦居然提出的是这样的想法。
  他哪能不同意?
  于是他说:“既然这样,七月的问诊费用我会跟掌柜的提一下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