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大佬穿成炮灰[快穿]-分卷阅读153

鸭满地跑,猪圈猪肥壮,鱼塘鱼长膘……这日子怎么就这么美呢。
  大队的人已经习惯听大队长指挥,夏大志也是个能干的,当下将活儿分下来。
  江河挑了几个脑子转得特别快、先前他刚露出要建沼气池就乐呵呵跑来帮忙的年轻壮小伙,他决定将大部分的活交给他们,等他们上手后,由他们为村里人造沼气池。
  “各位,咱们是全国第一个弄循环经济的大队,要是成功了,以后会按这个模式推广出去。”江河示意村民们看向他家的沼气池。
  “以后肯定还有别的大队过来找你们做沼气池,你们想想,要是家家户户都建一个,以后你们的活儿是不是干不完?”
  几个青壮小伙的呼吸急促,他们这才意识到,建沼气池是门独一无二的技能,他们要是学会,可以教给子孙后代,以后这些都是活命的本事啊。
  壮小伙们感激地看向江河,也就大河哥能这么慷慨大方,居然教他们这么重要的本事。
  江河被这群年轻的壮小伙们感激的目光看得鸡皮疙瘩直冒,赶紧转过身,不过仍不忘叮嘱他们,“我先说好,建沼气池可不能嫌脏嫌累,还有沼气池关系到人身安全,你们一定得听从指挥!”
  小伙子大声说:“不嫌脏累,我们一切听从大河哥的指挥。”
  第二天,于桃花发愁地看着门口挂的一排肉。
  她敢发誓,跟着江河学建沼气池的壮小伙的家人肯定有送肉过来。
  这肉实在是太多了,现在的天气存不住啊。
  于桃花没办法,只好去找儿子,“大河,咋办?”
  村民们都将肉挂他们家门口,也没写姓名,不知是谁送的啊,想还回去也没办法。
  江河大手一挥,“反正每年年底,咱们村都办杀猪宴,我想他们肯定不介意吃不是那么新鲜的。”
  这么多肉做成的腊肉,能让他们家吃上大半年,他可不乐意天天吃腊肉。
  ——
  几个青年熟手后,江河将事情丢给他们,只在最后才去检查一番,不合格就让他们重做。
  沼气池涉及到人身安全,江河不能将好事变坏事,在安全检查方面非常严格。
  这件事对红云大队还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厕所不再是以前那种上面架几块木板的大池子,一蹲下就会拍到一_0_pi_0_gu的蚊子。
  就连孩子都不再怕上厕所,以前他们总担心那板子会突然断裂,掉进粪池里。
  夏大志跟着去看了好几回,接着跑到城里打电话给记者。
  他们村绝对称得上是全省最干净的村子,记者不来吹一波吗?
  村民们忙忙碌碌,几乎每个人都带着笑容忙个不停。
  很快村尾和山脚下的上百亩地被栅栏围起来,上千只小鸡仔们叫唤着,撒着欢啄食地上的饲料。
  他们在栅栏边新建一大排鸡棚,鸡棚里放了干净的稻草,晚上的时候鸡会自己回到鸡棚里。
  还建了三间房,是给养鸡的人住的,不过现在只住了老张头夫妻。现在只有上千只鸡,老张头打包票说,他们夫妻俩完全可以养。
  “这是防止鸡生病的药,每周要洒一次。”龙先生不放心地叮嘱老张头,“有什么不对就来找我。”
  老张头神色严肃的向龙先生保证。
  上千只鸡可都是集体的财产,他一定会好好盯着的。
  猪圈也建了很多,一排排过去,让人看了就心生喜悦。
  饲料厂里,荣选为工人的村民严肃认真地配着饲料,比给人做饭还要谨慎。这些可都关系到他们大队的集体财产,他们得仔细了。
  小孩子也没闲下来,不是去打猪草就是去挖蚯蚓,饲料厂的猪草每一担能拿到一分钱呢,他们也可以自己赚钱买糖了。
  报纸如夏大队长所料般,将红云大队大书特书,现在红云大队吸引无数人的眼睛,他们都想知道这个循环经济能不能成功。
  当然他们最想亲眼看到的是,没柴也能煮饭烧水的沼气池。
  ——
  每天晚上,江河和夏青禾依然去找两个老师上课。
  宁教授夫妇离开了,可龙先生也能说一口地道的米国语,夏青禾学外语上确实很有天份,他教得挺愉快的。
  龙先生表扬夏青禾,“明年的招商会,你当翻译绝对没问题。可惜我不会其他语言,不然也能教你。”
  夏青禾抿着嘴笑,“我有看书的,到时我去找老师学。”
  宁夫人会三个国家的外语,夏青禾又颇有天份,宁夫人便全教了。
  幸好结果不是拔苗助长,夏青禾的三门语言都学得很好,若不是没有语言环境,她的进步不止目前的水平。
  “牛老师,咱们村的牛龙牌饲料厂最近接了很多订单呢。”江河笑眯眯地给牛先生倒茶,“幸好我们弄来两台机器,不然产量还跟不上。”
  村里唯一的一台发电机已经是超负荷工作,白天在饲料厂加工饲料,晚上到广场为村民们提供娱乐,天天搬来搬去的,村民们也是累得够呛。
  并不是发电机有多重,而是他们怕将它折腾坏了,那样美好的看电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牛先生心里郁闷,“怎么还叫这名字?”
  干嘛非得叫牛龙?饲料就应该取些通俗形象的名字,比如“比比肥”、“壮比壮”之类的多接地气。
  江河厚着脸皮说:“这不是牛龙复合肥出名了嘛,众人一听饲料还是你们二人研究的,这信心就足了。”
  牛先生被岁月磋磨过的脸在灯光下完全舒展开来,不像以前眉间总有股戾气和不甘。
  喝着学生倒的茶,牛先生突然问:“小子,你在红云大队的事情做完了吧,什么时候离开?”
  江河摊手,“也差不多结束了,还有最后一件事。”
  “什么事?”牛先生奇怪地问。
  “还要给大队弄个水电站吧。”江河笑了笑,“发电机的电有限,而且这油也贵,长年算下来不划算。恰巧红云大队有河,让那河水白白浪费掉多可惜。”
  “小子你有心了。”牛先生的面色柔和下来。
  家家户户都过上有鸡有蛋有肉的日子,晚上还有电视看,不用上山砍柴就能煮饭洗澡……
  他怎么觉得红云大队的人日子比京城的人过得还好呢。
  “我们应该没什么活要干。”牛先生说,他思考江河弄出来的循环经济链。
  家畜家禽还有鱼的饲料,以及疫病的药他们都研究了,地里的肥料他们也发明出来,也就是说已经没他们什么事。
  “谁说没有?”江河反驳,“村里准备种树,你们得研究土壤,看看它们适合种哪些果树,最好改良一下果树,看能不能结出更甜的果子……”
  “死小子!你就看不得我们闲下来是吧?”牛先生终于忍不住将他臭骂一顿,“还不去给我们找些书来?我们可从来没种过树。”
  这就是口嫌体正直吧!
  江河暗自腹诽,嘴上却麻溜地应着,并且厚脸皮地提议:“牛老师,你们要不要再研究一下果树防虫害,还有水稻病……”
  “滚!”牛先生再也忍不住。
  这死小子,好不容易闲下来,马上就给他们安排任务,究竟谁才是学生?!!!


第82章 七十年代科技兴国22
  红云大队陷入忙碌的大生产中。
  家家户户都忙得团团转,好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又打起让女娃们退学帮忙的主意。
  特别是饲料厂开工后,割猪草、找蚯蚓这些活小孩子都会,一担猪草变成五分钱呢。而且现在村民们都没空上山,这山上的山货没人采摘不是更多了吗?采山货这种活儿,小孩也可以干,又多一笔收入。
  姑娘家的读啥书啊?看村里的知青,读书这么多还不一样得下地干活?小姑娘帮家里干活又不是白干,赚的钱给哥哥一半当彩礼,再存一小部分给她们当嫁妆,长年累月下来,这嫁妆也不是小数,嫁人也有底气!
  夏大志发现村里的女娃们在上学期间打猪草时,差点没气死。
  呵呵,读书这么不好,你倒让男娃出来干活啊!与其说读书不好,不如说他们认为女孩子读书不好……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