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大清第一作家-分卷阅读139

期盼,便顺着瓜尔佳氏的心意,将东宫内务暂时交给四位嬷嬷与大太监,再由两位侧妃来共同监管。
  他想,这么多人看着一定没问题。
  事实上,第二天就出乱子了。
  原本能替他收拾乱子的瓜尔佳氏,正在静养修心,除去必要宫务,东宫事宜她已经放权给了侧妃们,多么贤良大度!
  两位侧妃拿捏不住主意,嬷嬷与太监们各有自己的行事,最后还是将太子闹得头疼,他也不知道东宫后院的管理,以前他可从来都不过问这些事。
  侧妃们将这事儿来烦扰他,太子终于意识到,没太子妃管家他不行!
  于是他捏着鼻子,将太子妃又请出了山。
  瓜尔佳氏知晓,此时的自己在殿下心目中依然与管家婆没什么区别,若想教得他日后与自己好好商议各项事情,还需徐徐图之。
  她目光闪了闪,看了倾城话本之中对“人心”的分析后,她感悟出来一些道理。这些道理或许她原本就懂一些,但一知半解,看了八弟的那些话本后,就如同给点亮了灵光一闪,又如同开辟了新的道路,令她感悟到了许多曾经没有想到的东西。
  太子最近过得有一点点糟心,朝堂之上没什么问题,却是后院里的侧妃与妾侍们不省心,他不高兴于自己还要将精力花在后宅这件事。
  太子妃重新接手了东宫后宅大权后,便开始了温水煮青蛙似的整改。
  先是将太子幼时就伺候着他的年长宫女,年迈奶娘,老太监的那些徒子徒孙给不动声色地换了,接着她开始与太子商议一些事。
  从后宅,慢慢带到前院,她需要的是太子养成夫妻商量事宜的习惯。
  本就精通后宅手段的太子妃,将后院里头的那些妾侍、侧妃们都捏得死死的。
  太子不管后院,忙于政务,瓜尔佳氏才是她们每日要见的主母,不是吗?
  与其等着讨好太子,为太子诞下子嗣这样全靠运气的机会,还不如讨好太子妃,日子还能过得更舒心一些呢!
  太子还挺满意东宫又一次风平浪静的,殊不知自己就像是个懵懵懂懂的猎物,给笼罩在了柔软细腻的蜘蛛网之下。
  在他得知太子妃也看起了倾城话本以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太子妃:“八弟写的都是胡编乱造当不得真。”
  瓜尔佳氏轻笑道:“虽是假的,《商女王妃》写的不错。”
  太子见她笑容如百合花开,直觉不妙:“…………”都怪八弟!
  不久,他听到胤禩给汗阿玛召见去了,乐了起来。
  “孤觉得八弟又要倒霉了!”
  听听这语气,多么幸灾乐祸。
  太子想了想,打算围观八弟挨骂。
  在他还未到时,康熙便沉着脸问胤禩:“京城之中端正先生与倾城之争,是你搞的?”
  胤禩笑道:“没想到这事还是惊动汗阿玛了。”
  康熙无奈道:“你又想搞什么东西?”
  “儿臣所写的题材并未涉及不能写的东西,”胤禩无辜道:“两本写的都是后宅,写的是做媳妇。”
  所以汗阿玛,与后宅计较,你格局小了!
  康熙摆了摆手:“朕没有问你写了什么,是问你为何要掀起骂战。”
  “儿臣本意并非如此,只是阴差阳错的巧合,”胤禩解释道:“儿臣原意,只不过是想要发泄被人催生孩子的不满。”
  这倒是让康熙更无言以对了。
  “生孩子的是你福晋,又不是你。”
  “儿臣前几个月都待在您身边假扮太监,”胤禩道:“哪来的时间造孩子?”
  康熙:“噗——”
  太子到时,便听见康熙正在发怒,斥责胤禩“你又不务正业!”
  太子见胤禩乖巧地挨训斥,笑道:“汗阿玛既然头疼该如何教育八弟写一些正经的文章,不如给他指点一个文采斐然的侍读?”
  这不是汗阿玛下诏修国子监了吗?
  最近又提拔了一批有才华的文士,指一个给胤禩,去八贝勒府侍读倒是不错的主意。
  康熙若有所思,还真有些意动。
  康熙深沉着脸道:“朕得给你指一个老学究。”
  胤禩后脑勺滴下了一滴汗:“汗阿玛,您指个老学究给儿臣,万一气死了怎么办?”
  放过儿臣,放过老学究吧!
  太子还在一旁煽风点火:“不如找一个能忍又喜爱教书育人的文士。”这样的人,会将“把倾城掰回正道”视为自己的责任。
  胤禩不可置信瞪视太子:我哪儿招惹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村通网·太子妃·瓜尔佳氏读条中……


第78章 别怕,一切有我在
  太子见胤禩瞪自己,唇边淡淡的笑意更深了一些。
  胤禩:好啊,他这是看热闹不嫌事情大!
  康熙见太子与胤禩关系“甚佳”,还挺欣慰:保成也会关心弟弟了。
  “要看住胤禩,文士恐怕是做不到的,倒是只有老四能做到,”康熙说道。
  太子惊讶道:“老四?”
  康熙注视着散发着乖巧气息的胤禩,高深莫测道:“其他兄弟对胤禩太宽容。”
  康熙说的已经很委婉了,那哪儿是宽容啊?其他兄弟面对胤禩,都顶不住两三个回合的,就他那张嘴甜言蜜语的信手拈来,想忽悠谁忽悠谁,让人在云里雾里间上他的当,不知不觉就把初衷给忘了,自己不就是每一次在发火的边缘,又让胤禩给哄住的吗?
  发脾气的时候也讲究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尤其不是在正事上发脾气,气了觉得不值当,不气心里又过不去那个坎,磨人不磨人?
  太子哑然:其他兄弟对八弟宽容,反过来说就是,胤禛对八弟不宽容?
  康熙补充道:“老四做事较真。”
  太子接收到了君父的暗示,意为让他将胤禛“让出来”,胤禛还得看着胤禩别乱来。
  他轻笑一声,没有接君父的话,反而夸起了胤禩:“八弟在正事上也很较真,不会在大事上出错。”
  康熙淡淡道:“他若是在大事上出错,朕又岂会放纵他到现在。”
  这对天家父子之间以胤禩为中心打哑谜,看似说的是胤禩,实则各有比喻与暗示。
  他们也不想想作为当事人胤禩,听懂了他们之间的隐藏之言,还要假装自己只听懂了表面。
  胤禩开动他聪明的脑袋瓜,开始思索利弊。
  是让四哥来继续盯着他,还是汗阿玛再派个老学究来盯着他?
  其实他两个都不想选,果然还是让二哥吸引住汗阿玛的注意力最好了。
  他悄悄挪了挪,为康熙与太子之间留出了空间。
  君父与太子之间氛围古怪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往往挤在其中的人都很难全身而退,胤禩不想做夹心,于是找了个理由就打算开溜。
  哪知他一动,反而将康熙与太子的目光都给吸引来了,他们二人齐刷刷看向了胤禩。
  太子道:“八弟,御书房就那么大,你哪算溜去哪里?”
  康熙淡淡道:“朕话还没说完呢,别急着走。”
  胤禩:“…………”
  弱小,可怜,又无助。
  康熙道:“朕治国理政以来,始终认为唯有耐得住劳苦,方能有所成。仅在宫中批阅奏折或差遣臣子调查,不如自己亲至可断是非。”
  胤禩与太子皆认真听君父教导,纷纷点头。
  太子道:“儿臣知道,凡事不能仅从他人言语之中得知,若可为当自己亲自前去视察,不可听一面之词,以免受人蒙蔽。”
  太子从小到大皆是君父亲自教授,从帝王心术,到治国理政,再到为人处世,皆有君父之风,自成年以来,锐意进取,如初生暖阳般灼灼夺目。
  也不知从几时起,君父已经很久没有用这种语重心长的话来教育他了。
  太子只当是胤禩为顺带,殊不知面前这一脸纯良的弟弟,私底下没少接受汗阿玛的单独教育,还听话、会来事。
  从来都将事情做到最完美的太子,近日的表现平平,在康熙眼里,却成了退步。
  胤禩见汗阿玛将他与太子拎在一起教,以为汗阿玛终于想通了,打算让他这个掌卫事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