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大清第一作家-分卷阅读152

络罗氏噗一声笑了:“这下好了,他们又要以为八贝勒失去圣心了。”
  “左右内务府那边现在是凌普在管事,”胤禩道:“我不在,凌普或许还松了口气呢!”
  裕亲王有疾请辞后,内务府总管就成了太子乳母的丈夫,胤禩待在内务府职位上,就跟夹在心情复杂的君父与太子之间似的。
  胤禩正职也不是内服府的官职,凌普既忌惮他,又防备他,总觉得他会害他害太子似的,这就很好笑。
  至于新来的侍读何焯,胤禩当然打算与他好好学习了,汗阿玛特意指的侍读,一定有过人之处!
  如果询问人们对于八贝勒是怎样的印象?
  那么,与胤禩共事过的臣子会说“八贝勒温润如玉,颇有君子之风。”
  有的朝臣会说“八贝勒常常爱笑,也不知是否笑里藏刀。也可能是其心机深沉。”
  也有朝臣道“八贝勒看似因为写话本惹怒了皇上,实则仍然深得圣心。皇上看似是责怪惩罚他,但也不过是禁足罢了,御史还因此不能继续弹劾,毕竟皇上已经做出了惩罚。”
  而民间对八贝勒没什么印象,对倾城的印象却是深刻。
  掀起京城轩然_0_da_0_bo的倾城,无遗是个很有才华的人。
  从他写话本的手笔便能看出,他善于奇思妙想,懂得揣测人心,但也不乏浪漫之心。
  何焯从他的话本中,看到了变通、变化,看到了如长了翅膀的鸟儿般飞往广阔天空的精神世界,同样也看到了与世人格格不入的一些“潜质”,说一句“桀骜不驯”是不为过的。
  刚开始看《师尊》的时候,何焯是皱眉的。
  可是看下去以后,跌宕起伏的剧情设计,闻所未闻的世界观,无一不吸引着人继续读下去。
  仿佛是经过他手创造了一个世界!
  他原以为,八贝勒会是那种少年意气用事的年轻人。
  待真正见到人,才惊讶发现,原来那句“温润如玉,颇有君子之风”竟是真的!
  只是第一次见面,何焯便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八贝勒出乎意料的谦逊有礼,进退有度,笑容如春风般,举手投足有一种养尊处优的雅致。
  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写出那么多令人大开眼界的话本。
  从《倾世钟情》起浪漫的爱情故事,到《商女王妃》重的后宅之争中对人心的把握,后又出现了《师尊》这等闻所未闻的奇书,直看得人欲罢不能。接着他还会写令人颤栗的惊悚话本,又与端正先生的《芸娘》打擂台,写出了《高家长媳》这等世俗观念截然不同的作品。
  《高家长媳》告诉世人,女子也是人,她们不该是附庸,也有自己的手与智慧,她们有权利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联想到八贝勒与八福晋成亲后伉俪情深,或许也能理解。
  一见面就说教,显然会惹人厌烦,何焯就算再耿直也不至于这么做。
  何况私心里,他认可八贝勒写话本的才能。
  他先问了八贝勒的学习进度,因为所谓的侍读要做伴读的事,不仅要教、与他探讨,还要陪伴他学习。
  胤禩交流之下发现,何焯于经义历史及百家之学造诣很深,而且他的博通古今反应在其善于考据、修订著作。他还考订过《汉书》与《三国志》!
  真好啊,倾城下一本改邪归正的话本,何焯能帮忙呢!
  胤禩所定义的“改写归正”当然不是写八股文,而是写符合他写话本之前的旧话本风格,类似于《三国演义》这样的话本。
  这一回,咱不在话本里谈感情,咱只写事业!
  元末明初时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美化刘备,丑化曹操,《三国演义》这话本呢,流传至本朝已经成了话本界的神话。
  胤禩还记得自己幼时看各种感情戏文时的怨念,他那时候馋只搞事业的戏文都馋哭了,可是迟迟没有遇见过合心意的。
  如今,他打算捡起儿时的梦想。
  他想要写一篇如《三国演义》般被世人赞颂,又符合自己口味的话本。
  胤禩想要写秦朝,一个在世人眼中,由暴君之称的帝王,始皇嬴政。
  产生这个念头,还是与他最近脑袋里的戏文又出了新内容有关。
  随着他长大,戏文内容变得更为丰富,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唐宋元明至今,全都有,可以让胤禩尽情地看。
  就是因为戏文的关系,艺术创作加工较多,给胤禩丰富了许多想法。
  其中有一篇戏文,便是穿越女提到的《史记》中对秦朝有抹黑,并且可能被篡改。
  流传至今的《阿房宫赋》形容秦之骄奢以戒后人,倒是写秦朝统一建立王朝的作品凤毛麟角。
  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名垂青史,胤禩就想写个“战国演义”,新的书名他都想好了,叫《大秦传奇》。
  正是因为是话本,人们不至于将它当做正史来看,所以胤禩写的时候也可以艺术加工啦!
  理性看待秦朝在战国时的崛起历史,惊艳于始皇帝的赫赫功绩,有何不对?
  罗贯中是刘备吹吹,那胤禩当个始皇帝吹吹有何不可?
  要写与史有关的大作,少不了考据,这样才能写得似是而非引人遐想,才能吸引到看客们嘛!
  胤禩看何焯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宝贝疙瘩。
  现在当务之急,是拉拢到可与他一起考据的人,之后再温水煮青蛙,慢慢将何焯煮成自己的校订人!
  胤禩若是认真起来想要勾搭人,很少有失败的时候。
  他分析人心,如吃饭喝水一般,并不需要可以去经营,就已经下意识地用最适合的言语来引起何焯的好感。
  胤禩将自己精通经史,八股文写的也不错逐渐在何焯面前展现。
  他对圣人之言也尊敬,只是与世俗之人的观念有些不同,他有自己的想法,并非是人云亦云的庸人,这样显得他很格格不入。
  他并非不关心时政,也并非不关心民生,其实他的用心,从话本之中就能体会出来。
  为何他的话本能牵扯万千人心?是因引起了人们共鸣、向往。
  他总能写出让人感到舒爽的情节,他的著作,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是皇子,一旦他售卖著作,哪怕被文人骂得再惨,被皇上禁足在家,他的话本依然没有被禁止。
  何焯感慨万千:八贝勒眼中的世界,广阔而充满了想象,他的情感丰富,只是无人理解,于是知音难寻。
  如果可以,他愿意成为那个知音。
  因为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新作,编制蛛网勾搭何焯,胤禩还挺悠闲,他一边构思自己的新话本,一边与何焯探讨历史,并且不断地磨砺写八股文的文笔。
  八股文啊,写作时候限制特别多,必须要用古人的语气,于文笔的磨砺和文风转化大有好处!
  胤禩写得文章,一篇又一篇传达到了康熙御前。
  康熙惊奇道:“胤禩这是转性子了?他竟真的老老实实写文章了。”
  而且写得还不错,引经据典,讨论时事。
  太子闻言,无奈道:“以八弟之才,他若是愿意认真写,本就可以做到将文章写好,或许还能著书立传。”
  康熙叹道:“可他偏偏就喜爱写话本,只要不耽误正事,朕还能阻止他发展爱好?”
  太子听君父对胤禩犹如关怀小儿子的宠爱宽容,目光闪了闪。
  汗阿玛对哪一个儿子都要求严厉,但老八不务正业时他却不生气,还放任他发展。
  是宠溺?还是养废了他?
  太子猜不透君父心思,他自然是希望兄弟们都不要太要强,也会忌惮厉害的兄弟,每当君父给兄弟们实权以制约自己时,心里都拔凉拔凉的。
  所以他才喜欢亲近老八,老八的爱好与追求特殊,与他没有直接利益冲突。
  待时机成熟,胤禩便邀请何焯成为他新作的考订人。
  沐休在家一个月,胤禩过得快活似神仙,腹肌都因为减少的锻炼而变浅了。
  福晋摸摸手感不对,唯恐他长出小肚腩,提醒胤禩不要每次在饭后久坐。
  “可是饭后的灵感最好,”胤禩眼巴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