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殿下快醒醒-分卷阅读117

证。
  不一会儿,一个穿杏红色衣裳的尖脸女人摇摇摆摆地走进堂屋,在董晓悦等人跟前立定,然后晃晃悠悠地拜倒下来:“妾身拜见府君,明府,小郎君。”
  董晓悦怀疑她是想营造弱柳扶风的效果,只是身材丰腴,下盘稳健,看起来能扛住十二级台风。
  “你就是毛氏?”董晓悦一边问一边端起手边的茶杯抿了一口,“李三春等人被杀那晚你在哪里?做了些什么事?听到看到了些什么?一桩桩一件件都说清楚,不许有半点隐瞒。”
  毛氏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开始睁着眼睛说瞎话:“回禀府君,那天晚上妾身在屋子里做针线活,半夜三更听到对面屋子里开门的声音,妾身以为是沈氏起来解手,也就没多想……”
  “那时是什么时辰?”董晓悦问道。
  “奴婢留心看了更漏,是子时五刻过一点。”毛氏对答如流,显然背得滚瓜烂熟。
  “接着说。”
  “是,妾身迟迟没听见沈氏回来的动静,正纳闷她怎么去了这么久,就听得院门开了,我起身偷偷往窗外看了一眼,见一条影子闪进对面屋子里,不一会儿,那屋子里就亮起了光,还飘出烟来,那气味儿怪怪的,有些腥,妾身不知她在做什么,本想出去瞧瞧,可又怕叫人骂多管闲事,便熄了灯睡了。”
  根据案宗,官差后来在沈氏屋子的炭盆里发现了没燃尽的一小片血衣,和毛氏的供词一合,就被当成了她杀人的铁证。
  “你那晚做的什么女红?”董晓悦问道。
  毛氏想了想:“回府君的话,妾身在给郎君缝帽子。”
  “那帽子缝完了吗?”
  “缝……未曾……”
  “拿过来给我看看。”
  “妾身活计粗陋,不敢污了府君尊眼……”
  董晓悦故技重施,“啪”地一拍桌子:“叫你拿就去拿!”
  毛氏抖成一团:“妾身不敢,府君恕罪……妾身记岔了,那晚应是在绣荷包,藕荷色的,绣的牡丹花……”
  “方才连帽子还是荷包都分不清,这会儿连什么颜色什么花都记得了,你点着灯绣花,那沈氏就在对面烧血衣,是生怕你不发现?”董晓悦哼了一声,扫了眼高县令,突然提高了嗓门,“你们是不是当本官傻!”
  高县令低着头大气不敢出一口。
  那毛氏也不是什么硬茬,被她一吓便魂不守舍、破绽百出,一下子全招了,原来那晚她早就睡了,压根没听见什么动静。而且沈氏白日里被陆氏叫到正院,一直到她上床睡觉,沈氏也没回自己院子。
  她也是收了李二郎的银子才做的伪证,那套说辞也是李二郎教的。
  董晓悦一个接一个地审下去,凡是能证明沈氏那晚杀人的证人,几乎都收了李二郎的好处。
  越往下审,高县令的脸色便越难看,审了十来人,他朝庭中张望了一眼:“府君,时候不早了,莫如先用膳?”
  董晓悦看了一眼杜蘅:“你饿吗?”
  杜蘅摇摇头。
  董晓悦便对高县令道:“叫他们上几碟点心吧,一口气审完,免得有人借机串供,高明府你说是也不是?”
  高澹不敢再说什么,吩咐李家仆人去传点心。
  连知府和县令都废寝忘食,站在庭院里等候盘问的李家人当然不敢有任何怨言。
  李二郎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进堂屋接受审问,又一个个走出去,他却连句话都不能问。
  等待的时间格外难熬,李二郎心忧如煎,还不敢表现出来,庭院里的人越来越少,到太阳西斜的时分,终于只剩下他和杜知府的长随两个人。
  “请吧,李公子。”那长随皮笑肉不笑地道。
  李二郎像待宰的鸡一样缩起脖子,一步一磨蹭地挨到门边,探头探脑地往里看了一眼。
  “李二公子,在门口干嘛?请进吧。”董晓悦脸上挂着胸有成竹的微笑。
  李二郎本是个身体素质堪忧的纨绔,在庭中等了一整天,没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饭,体力严重透支,精神处在崩溃边缘。
  董晓悦吹胡子瞪眼摔杯子那一套还没来得及使出来,李二郎扑通往下一跪:“府君饶命,小的并非有意欺瞒……小的全招,求府君饶小的一命……”
  “……”怎么抗压能力这么差,不知道“坦白从宽,牢底坐穿吗?”
  杜蘅却是神色一黯,李二郎如果犯的是人命官司,哪怕再怂也不可能主动招供。
  董晓悦也想到了这一点,对那李二郎道:“究竟怎么回事?你从实招来。”
  李二郎大约真是累坏了,一脸生无可恋地把事实经过交代了。
  那日李三春寿辰,他和玉楼班的小海棠借机幽会,不想被陆氏的人撞破,闹到了李三春跟前,断了他的财源。
  “所以你就怀恨在心,买凶杀死你父亲、嫡母和长凶?”高县令插嘴道。
  “小的冤枉啊府君!小的哪里有那个胆子……”
  “府君尊意如何?”高县令小心翼翼地请示。
  “我看他不但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脑子,”董晓悦摇摇头,“瞧他编的那些供词,漏洞比筛子还多,不是我自夸,这要是换了我们家阿蘅……”
  感觉到阿蘅凉凉的眼神,董晓悦识趣地闭上了嘴。
  李二郎继续供述。他平日里大手大脚摆阔习惯了,一瞬间没了财路,真是由奢入俭难,那些名士才子们本来就鄙薄他是商家子,只是看在他积极买单的份上带他一起玩,见他没钱也就不爱搭理他了。
  秦凉生这个戏子倒还念几分旧情,悄悄找人给他带信约他见面。
  李二郎冒着被家里发现的风险偷偷去见了小海棠,两人一合计,这样苦哈哈地厮守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小海棠便贡献一计,说那招福寺有个和尚是他同乡,在家乡犯了官司逃到这里,为人有胆量讲义气,口风又紧,可以找他一起干一票,由李二郎当内应,和尚动手,小海棠在其中通风报信、穿针引线。
  小海棠还借了五十两梯己银子给李二郎,让他先拿去收买郑管事,去向李三春建言,把左近的寿安寺换成了招福寺,趁着做法事的时候让那和尚提前踩点、熟悉地形。
  到了约定好的那一日,李二郎开门揖盗,谁知道等到半夜也没收到事成的暗号,他觉得事有蹊跷,便悄悄溜进正院查看,谁知看到三人倒在血泊中,李三春父子俩已经断了气,陆氏当时还没咽气,往门口爬了一段才死透。
  “人既然不是你杀的,为何要做伪证干扰官府断案,还嫁祸于人?”董晓悦质问道。
  “府君明鉴,小的冤枉,”李二郎委屈道,“不是小的嫁祸给沈氏,本来小的想投案自首,谁知道沈氏先把罪名揽下,小的……小的便心存侥幸……”
  “还狡辩!”董晓悦骂道,“沈氏平白无故的为什么替你顶罪?你们有何交情?”
  “回禀府君,小的真不知道,许是……许是那沈氏见小的俊俏,暗生情愫……”
  董晓悦忍不住把手里的茶兜头朝他泼去,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德行,
  “小的知错……”李二郎抹抹脸上淋淋漓漓的茶水,“许是她感念小的平日待她和颜悦色?”
  董晓悦被他的不要脸打败了,无奈地摇摇头,对高县令道:“天色不早了,那帮和尚应该缉拿到案了,我同明府一起回县衙审他们一审。这开门揖盗的不孝玩意儿,劳烦明府一起押解回去,务必秉公处理,以正风气。”


第97章 石出
  一行人回到县衙, 天已经彻底黑了。高县令一问,官差果然已经把那日去李家做法事的和尚拘押了。
  董晓悦没顾上休息,就叫县令把人带上来。
  一排穿着土黄色僧衣的和尚被衙差押着鱼贯而入, 跪下来向高坐堂上的知府和县令行礼。
  和尚们被拘来在县衙后头关了半日, 一个个蔫头搭脑的。
  董晓悦数了数,总共十七个光脑袋。她对高县令点点头, 县令会意, 朝堂下喝道:“把头抬起来, 府君要亲自审问你们, 务要如实作答, 若有欺瞒作假,本官的笞杖可不认得佛祖菩萨!”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