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嫡长公主-分卷阅读18

了公主以后做了铺垫。
可是更多的还是为太子着想,教导太子如何成为明君,李嬷嬷虽有些心疼公主,但她是太子的奶嬷嬷,和公主相比,自然太子更加重要。
就像是如果太子和公主只能活一人,别人还会犹豫,她肯定毫不犹豫的选择太子,这也是惠懿皇后把这些交给她的原因。
就算是一直跟在皇后身边如今伺候太子的赵嬷嬷,怕也是对公主的感情更深些。

萧元敏只停课了一天,第二日就继续上课了,只是上课的地点从东宫的书房搬到了凤阳阁的书房罢了。
王光鉴先是看了萧元敏做的功课,又捡了几段让其背后,才笑道,“公主的字越发好了。”
“是师傅教导的好。”萧元敏脸上到没露出得意的表情,“昌平有几处不懂,想请教师傅。”
王光鉴点了下头,等萧元敏问了问题后,一一作答,他并不是直接告诉萧元敏答案,而是一点一点引导,使得萧元敏自己想明白后,再告诉她自己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王光鉴并不觉得自己解答的是最正确的,会和萧元敏一起讨论,把两个人的想法融合到一起,有时候宣和帝来了,还会拉着宣和帝做个评判。

宣和帝对两人的争辩很感兴趣,虽然萧元敏的想法有些幼稚,可是很新颖,思考的方向和那些朝中大臣都不一样,而王光鉴是再通透不过的人,心思敏捷,所以有时宣和帝会拿一些朝堂上的事情问两人。
王光鉴平时也是需要上朝的,所以很多事情是知道的,但是从不会下定论,反而给萧元敏解释明白后,等萧元敏说出想法,在通过她的话与宣和帝讨论一番,一直在他们身边的萧元敏可谓受益匪浅,特别是宣和帝与王光鉴两人有意照顾萧元敏,用词都是萧元敏能听懂的,使得萧元敏眼界想法甚至比其他几个皇子还高上一筹。

这一次宣和帝说的正是达奚国称臣的事情,达奚国战败,向瑾朝称臣,达奚王为显诚意,特带着其子女来瑾朝朝拜。
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是觉得应该严惩达奚国,使其每年上贡,一是觉得瑾朝应该体现大国风范,宽待达奚国。
只是两种意见的相同点是,达奚国降国为郡,达奚皇降王,以后只能成为达奚王。
“女儿不懂这些,只是觉得,他们既然败了,就不要给他们机会。”萧元敏皱着眉头,“就像是父皇教女儿下棋时,说过不要给敌人翻身的机会。”
宣和帝其实早有成算,今次就是考教女儿的,“那玄玄说该怎么办?”
萧元敏板着一张小脸,仔细思考了起来。


16.


“女儿和达奚郡的人不熟,所以女儿不放心。”萧元敏说道,“女儿怕他们不服气,就像是女儿和父皇下棋,输了总想再下,努力学了用功了好赢回来。”
“这又和父皇同女儿下棋不一样,那个达奚郡已经是父皇的了,女儿不想让他们再赢回去。”萧元敏说出自己的想法。
宣和帝笑着捏了捏女儿鼻子,“那怎么不说,你与父皇下棋,输了也要父皇的东西呢?”
“不一样。”萧元敏倒是没有丝毫不好意思,“我的就是父皇的,就算是父皇给我的,要是父皇需要了,女儿还会给父皇的,可是他们是陌生人,是坏人,当初都惹了父皇不开心,很坏!”
看到女儿为自己抱不平,宣和帝脸上露出笑容,眼中也越发慈爱了起来。
“那父皇把达奚王所有的孩子都留下,玄玄觉得怎么样?”宣和帝开口道。

王光鉴听后,心中一凛,已经明白了宣和帝的打算,想到朝堂上争吵不休的同僚,心中略带同情。
萧元敏歪头思考了一下,“可是他们会不会想父亲母亲?玄玄要是见不到父皇,会很想念父皇也会很难受的。”
宣和帝叹了口气,摸了摸女儿的头,“玄玄是个好孩子。”女儿虽聪颖,但到底是心软,可是这样的女儿,更让宣和帝想把她捧在手心里。

王光鉴只觉得公主这一步走的极好,不管是真心也好,还是假意也罢,既显示了自己的早慧,又在宣和帝面前落了个心软体贴的样子,若是以后谁在宣和帝面前给公主上眼药,怕都落不到好了。
王光鉴早就发现了,宣和帝虽然一派和善愿意倾听大臣建议,可是他心里早就有了打算,除非能让他认同,觉得你所说建议更好,他才会加以采纳。
所以在宣和帝眼中,公主是好的,那么所有说公主不好的,就是居心叵测,除非宣和帝自己厌弃了公主。
宣和帝看了王光鉴一眼,王光鉴明白宣和帝这是要听自己的意见,思索了一下说道,“臣觉得公主推己由人,此举大善,不如陛下留了达奚王在京都,为其建府,接其王子于弘文馆伴众皇子学习,即可显陛下仁慈,又可施恩于达奚王。”

“留达奚王于京,那……”宣和帝眼睛一亮,王光鉴的办法可谓釜底抽薪,比他当初只留达奚王子嗣在京要好上许多,“那王卿所见,达奚郡要如何治理?”
“臣只是听了长公主所言,才有此感,其它的,臣还没有细想。”像是有些不好意思,王光鉴低下了头。
宣和帝更加满意了,赞赏地看了一眼王光鉴,“是朕太过为难王卿了。”说完就拍了拍萧元敏的头,“晚些时候父皇再来检查你功课,你现在好好跟着王师傅学习知道吗?”
“是。”

萧元敏与王光鉴等宣和帝离开后,才回到书桌前,王光鉴笑着问道,“公主可看出什么?”
学习的时候,萧元敏并不让人伺候,所以王光鉴说起话来,倒不用偷偷摸摸。
萧元敏思索了一下,“是师傅教的过犹不及。”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低于那个度了,难免让人觉得你庸才,超过了会使人戒备,“师傅,父皇此举为何意。”萧元敏虽问了一句,但是并没有等王光鉴回答,就开始看书,像是不愿再提。
王光鉴笑了一下,并没放在心上,只觉得公主一时感叹,也不再说此事,开始给萧元敏讲解功课,心中感叹,昌平长公主若是男儿身,那么……又觉得自己果然无事了,竟胡思乱想了起来,叹了口气,认真教导长公主功课。

回府后,王光鉴与妻子说起了今日之事,王氏眉头微微一皱,王光鉴问道,“可有什么不妥?”
“夫君说话处处妥当,怕是不多时必会被重用,可……妾身听夫君的意思,总觉得陛下本早有决断,为何还要引公主开口?”王氏抿了下唇,“是不是陛下专门说给夫君听?可这么想来,又觉得哪里不对。”摇了摇头,“妾身短见,夫君听听就罢。”
王光鉴皱眉思索,一时也顾不上与妻子说话,王氏并不在意,反而亲手沏了茶,端到王光鉴手边。
“原来如此。”王光鉴想了许久,才想出来,怕是宣和帝那些话是说与他听的,意思是通过他的口说给其他大臣,让其他大臣主动提出这点,只是后来又因公主与自己的话,宣和帝变了对达奚郡的处置,但是初衷怕还没变。
怪不得长公主会问了一句,“师傅,父皇此举为何意。”
这句并不是公主的疑惑,而是公主的提醒,自己竟还没有一个髻年女童看得清,又觉得惭愧,枉平日里还觉得自己敏透,如今看来……
“夫君以后小心就是。”王氏柔声说道,“公主小小年纪,竟能如此,实属不易,着实让人心疼。”

昌平长公主得宠不仅因为出身,更是因为她摸准了宣和帝的性情,小心翼翼讨好,才有了今日的荣耀。
王氏想到自己的女儿,还在自己怀里撒娇不知事的样子,叹了口气,慧极必伤……有的时候,太明白了也不是好事,只希望公主能想开一些才是。
王光鉴点了下头,“今晚我不在府里用饭了,你与母亲说一声。”
“好,我这就叫人给夫君备轿。”王氏说道。
王光鉴应了一声后,就回屋更衣了,自此事后,王光鉴做事越发谨慎了起来,宣和帝心喜其懂圣意,不骄不躁,使其官途大顺,不得不说其福运甚佳。

其实王光鉴也是好人有好报,若不是他平日诸多教导,萧元敏一直记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