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嫡长孙-分卷阅读120

  赵长宁淡淡一笑道:“七叔, 其实无妨。”
  她心里是有谋算的, 现在她仍然能好生保护家人,有自己的前程,便暂时无妨。
  长宁穿好了衣裳, 将湿润的头发束好,她从博古架上取下一本书:“七叔, 当年您说要传授于我心学,我一直很想学, 有空的话,您能教导我吗?”
  周承礼嘴唇微动, 他看着长宁的单薄瘦削的背影,优雅而静谧。
  这一瞬间他突然觉得看不懂赵长宁,能以二十出头的年纪便任大理寺丞,自然不会是普通人。
  他轻轻地问:“你当真不在意?”
  赵长宁细长的手指将书卷的边缘捏皱了,她说:“朱明炽此人我看不透, 但他绝不是个好对付的。七叔您,莫为了我损害了自己……”
  周承礼淡淡说:“没有我, 朱明炽他也别想坐稳这个帝位。”
  他怎么帮朱明炽筹谋得到这个帝位的,怎么为他算计大臣跟随的,算计太子的,还历历在目。真是可笑,他周承礼自以为筹谋无双,到头来竟然连自己最想要的东西都掌握不住。
  “七叔……”赵长宁一时也被他这句话所惊讶。
  “我不会放任你如此的。”周承礼的语气轻柔而沙哑, 说完就大步走出去了。
  顾嬷嬷看到周承礼带人走了。她惊魂未定,立刻进内室看赵长宁:“大少爷!”
  赵长宁看到顾嬷嬷担忧的神情,摇了摇头:“您别担心,我无事。”
  “怎么会没事,七爷他不顾阻拦,夜闯您的居室。他是不是……”顾嬷嬷声音发紧,“他是不是知道?”
  赵长宁苦笑了一声说:“嬷嬷,当初您与我母亲做下这个圈套的时候,就该早料到有今天了,秘密防备得再严密,也是会露陷的。也许日后……知道这件事的人会越来越多吧。”
  顾嬷嬷的表情一时非常的悲伤,如果不是窦氏无子……何至于要这个孩子来支应门庭!赵长宁看着顾嬷嬷,她熟悉的面容越来越苍老,鬓边生出了银丝。长宁轻轻地为顾嬷嬷理了脸边的发丝,该到了她荣养顾嬷嬷的时候了:“您不要担心。我会一直护住赵家的……嬷嬷,您去将院里的人召集起来,叮嘱他们今天的事不能外传。”
  顾嬷嬷能做什么,她再怎么样不过是个内宅妇人而已。
  顾嬷嬷也是知道这个的,只能听大少爷的话,应喏去外面吩咐人。
  赵长宁垂目在手中的书上,她怕麻烦七叔,也怕连累七叔。自己惹出的事情,应该要自己来收场。不知道七叔要做什么。
  朱明炽既然连史书工笔、名声都不在意,如今又是皇上,想要什么没有,自然不用顾忌别人的想法了。七叔能做什么?
  第二日例行朝会。周承礼进了宫。
  巍峨的宫殿,高耸的宫殿,宫殿如同庞然大物一般匍匐在大地上,朝拜的大臣自两侧台阶向高处走去。
  殿内文武官分两边站,周承礼站在文官的前列。
  鸿胪寺卿唱读‘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朝会便开始了。礼部尚书最后出列说了修建祭坛的事,朱明炽听得不甚专心,手指微敲道:“既不是要紧的事,拟了折子送上来吧。”他还有一堆事,没闲工夫听废话。
  随后有一位臣子出列,持板芴道:“皇上,微臣有本启奏。”
  朱明炽见说话的是刑部给事中,言官。便颔首道:“准奏。”
  刑部给事中随即拜手说:“微臣参,大理寺丞赵长宁,排挤同僚,_0_yi_0_quan_0_mou_0_si,收受贿赂,扰乱朝纲!”
  这话一出,顿时朝中官员微议声起,朱明炽顿时也抬起了眼皮。
  赵长宁虽然官职不高,但朝中官员基本还是有所耳闻的。不仅因为他是探花郎,又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当了大理寺丞。而是现在他的家族里,他二叔赵承廉任詹事府詹事,他七叔周承礼任都察院佥都御史,作为一个外来的家族,眼看着就在京城站稳了脚,威胁到了不少人的地位。仕途的资源就这么多,肥差就这么些,有的家族往上升,势必会跟原来的大家族发生矛盾。赵家早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朱明炽听到这里坐正了,淡淡问:“爱卿此言可有证据?”
  “若铁证如山,料得他也不敢抵赖了!只是微臣虽然没得到铁证,却有间接人证,能证明赵大人收受贿赂的证据,已经被赵大人授意损毁了。”这位给事中语出惊人,“如此,臣还想恳请皇上彻查,究竟是谁当初帮赵大人损毁了证据。”
  周承礼面色看不出什么,他随即也上前一步,微笑道:“郑大人这话轻巧,既没有铁证,而有的只是空口说白话,何来彻查一说?郑大人在其位谋其事,既然是刑部给事中,管的自然是刑部的事,如何越俎代庖,去管了大理寺?”
  众所周知,刑部和大理寺是常年的不和。
  郑大人却冷冷道:“赵长宁是周大人的家眷,恐怕才是周大人出言庇护的原因吧!”
  周承礼一笑:“本官乃是都察院佥都御史,督察官员是我的司职,自然应该管了。倒是郑大人,恐怕于立场上说不过去吧?”
  “你!”郑大人被周承礼的话一堵,又拱手道,“微臣再参一言,朝中本就有旧制,亲眷官员四品以上者不得同朝为官,必要有人避嫌远调,如今赵家是否也该遵此法?周大人为四品都察院佥都御史,赵大人为詹事府詹事,不该同在京为官!”
  赵承廉听此言,出列一步道:“周大人虽与我赵家渊源颇深,却也并非亲眷。皇上,郑大人这话实在牵强!”
  文官中更前列一人,工部尚书宋宜诚拱手说:“微臣倒有一言。众所周知周大人自幼无父无母,在赵家长大,与赵大人情同兄弟,怎么会只是渊源颇深而已。如此,却算得上是亲兄弟了。”
  赵承廉做官多年,当然也不是吃素的。“皇上,兄不兄弟的,只有上了族谱才算得数。周大人虽然是在赵家长大,但我父亲早年怕周家一脉断送,从未让周大人改姓上赵家的族谱,怎么算得上是兄弟!难不成微臣在郑大人家住几日,也算是郑大人的兄弟了?”
  郑大人面色难看,赵家这两兄弟,个个口才了得!难怪能升迁迅速,成为皇上的心腹。
  一时间倒没人再说赵长宁的事了。
  宋宜诚看了郑大人一眼,示意他莫要跑题了。周承礼和赵承廉是难啃的骨头,兄弟二人都老谋深算,对于同朝为官这件事应该是早就有打算了,跟他们作对不得好处。那郑大人自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又拱手:“皇上,就算兄弟同朝为官一事暂时不提。但是大理寺执掌天下诉讼,决不可出现贪赃枉法之人,还请皇上彻查赵长宁!”
  既然对付不了老的,那便来对付小的。这个年轻生嫩的总比老的好对付!更何况这个年轻的倒也不算是皇上的心腹,应该不会袒护。
  哪料这时候大理寺少卿沈练也出列一步:“皇上,赵大人乃我大理寺之人,真有什么行差踏错之处,也该由我大理寺先来管。断案讲究人证物证,郑大人既然没有铁证,随便找人来污蔑了赵大人,谁又知道呢!”
  沈练也是很护短的人。大理寺的人自成小团体,都以清正廉明著称,在场这些人谁能不贪?赵长宁不知道比他们好了多少倍。
  朱明炽一大早就听他们争执,他一直没说话,手珠转动:“行了,都别说话。”
  朱明炽最近用宋宜诚来牵制章首辅,所以十分抬举他,就连他女儿,在后宫都是最出风头的。赵承廉有些担心,长宁会因此而被牵连。虽然都是当初打下天下的功臣,但宋宜诚对朱明炽来说用处更大,他不会拂了宋宜诚的脸面的。他见帝王久久的不说话,越发忐忑。
  朱明炽许久才淡淡说:“既然没有铁证,空口无凭,那就算不得数。等有了铁证再上折子吧。朕还有道治吏的法令要颁布,这些琐事暂时不提了。”就这么把此事给推了过去。
  宋宜诚面色难看,皇上怎么会袒护了赵家?
  面色同不好的还有周承礼。如果朱明炽顺水推舟了,真的让长宁下狱,那他有的是办法把长宁救出来。只是从此以后,长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