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逢春-分卷阅读81

气,因而人缘还算不错。”
  “打听到他是哪一年发达的吗?”
  钱三摇头:“这个就说不好了,有说是近几年发达的,也有说十年前就发达了,只是家有银财不露白罢了。”
  “怎么发达起来的也没打听到?”
  “没有,说什么的都有,小的一听就是瞎猜的。”
  “那说说他家有什么人吧。”
  “有一妻三妾。正妻是他年少时娶进门的,有个女儿如今十四岁,第一个妾是妻子进门几年肚子没动静买来的逃难女,生了个儿子刚及冠。这一妻一妾都是跟着他受过穷的,生下儿子的那个妾几年前病死了,另外两房小妾都是发达后讨的,一人给他生了两个女儿……”
  钱三越说,越感慨。
  啧啧,一个杀猪的都混上了一妻三妾,而他才刚还清赌债,还有天理吗?
  “也就是说欧阳庆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
  “没错,就一个儿子,跟宝贝疙瘩一样。”
  “欧阳庆——”冯橙喃喃。
  她对这个名字还是很陌生,也因此,那隐隐听过的感觉就越发显得奇怪了。
  “说说他儿子。”
  “他儿子是个学子,与表公子一样正准备今年秋闱。小的瞧着欧阳庆忽然对舅老爷亲近,说不定是想着两家孩子是同年——”钱三说着,突然发现对面少女脸色一变,后面的话顿时忘了说。
  冯橙定定看着钱三:“他儿子叫什么?”
  “单名一个磊字。”
  “欧阳磊——”冯橙一字一顿念出这个名字,被淹没的记忆犹如巨浪,要冲破某种枷锁。
  这个名字她一定听过!
  冯橙不由站了起来,来回踱步。
  究竟在什么地方听说过的呢?
  心急去想,那呼之欲出的答案好似被蒙了一层雾,反而看不清了。
  钱三都快被眼前少女转晕了,又不敢问为什么转,只好老实等着。
  冯橙重新坐下,看向钱三。
  “姑娘您问。”
  姑奶奶不来回走了就好。
  “你再把刚才的话说一遍。”
  “他儿子是个学子……”
  冯橙仔细听着,当听到“秋闱”二字时心头一动,再听到“同年”二字,猛然喊停。
  秋闱,同年,欧阳磊——她想到了!
  她成了来福两年后,也就是后年,有一日溜上街头听到了几句议论,说是一位叫欧阳磊的户部主事被罢官夺了功名。
  议论的人纷纷感慨,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主事,因为父亲被查出多年前杀过人,十几年的书就白读了。
  大魏律明确规定罪人三代以内子孙不可参加科举,欧阳磊的父亲多年前就犯下杀人罪,欧阳磊的进士功名自然要被剥夺。
  引起冯橙注意的是议论之人提到欧阳磊是新科进士,鱼跃龙门不过一年。
  那时候她闪过一个念头:这个倒霉的主事与表哥是同年。
  只不过经历了身死家破太多惨事,偶然听来的这几句议论对她来说只是一阵风,吹过也就散了。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欧阳磊这条线索对她十分重要。
  倘若欧阳磊真有进士之才,他父亲以前与舅舅明明关系一般,临近秋闱突然热络有何必要?
  事出反常必有妖。
  “那个欧阳磊学问如何?”冯橙问出这话时,暗暗紧张。
  希望她没有猜错。
  钱三挠挠头:“这个小的还没来得及仔细打探。”
  “再去打探,有了消息立刻禀报。”
  钱三忙应了,却暗暗纳罕:先是老子,后是儿子,这欧阳家是怎么得罪大姑娘了?
  当然,这些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了。
  吩咐钱三继续去打探后,冯橙陷入了焦灼等待。
  好在一个学子学业如何不难打听,当日钱三便有了回话。
  “欧阳磊读了十年书,在学堂里还算不错的。”
  “怎么个不错?”
  “先生给出的评价是今年下场积累经验,再苦读个三五载有希望桂榜有名。”
  冯橙对欧阳磊的学业情况登时有数了。
  不得不说,钱三做事挺靠谱。
  “做得不错。”冯橙不吝表扬,把一块碎银递过去。
  钱三眉开眼笑:“谢姑娘赏。”
  嘿嘿,他也觉得自己做得不错。
  他还发现盯梢时那种紧张又雀跃的心情比赌博还有意思呢。
  “继续去盯着我舅舅吧。”
  打发走钱三,冯橙琢磨起来。
  一个被先生评价再苦读三五载才有希望中举的人,今年非但顺利通过了乡试,明年春还考上了进士。
  当然,这世上不乏撞大运的人,可偏偏在这个敏感时间欧阳庆与舅舅走近,而舅舅则得了翰林院戚姓学士许诺,会让表哥中举。
  她不相信这是巧合。
  “去陶然斋买几只烧鸡。”
  得了吩咐的小鱼很快从陶然斋带回几只烧鸡,冯橙拎着一只烧鸡去了冯尚书那里。
  天边红霞似火,离着晚膳还有一段时间,冯尚书正在院中歇凉。
  一等冯橙走近,冯尚书动了动鼻子:“什么这么香?”
  冯橙笑盈盈道:“孙女打发人去陶然斋买了两只烧鸡,想到祖父也喜欢吃,就给您送来了。”
  冯尚书一听乐了:“橙儿真是个好孩子,祖父正想吃烧鸡呢,来陪祖父一起吃。”
  院中石桌上很快摆上酒水碗筷。
  没要下人动手,冯橙亲自拆好鸡肉放入祖父盘中,见杯中空了便及时添酒。
  大半烧鸡落入腹中,酒喝了两壶,冯尚书心情不错,连与成国公打架打输了的气闷都散了。
  “祖父,孙女有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说吧。”有了几分酒意的冯尚书笑呵呵道。
  “一般来说科举舞弊都会用什么手段?”
  冯尚书抖抖胡子,酒意散了小半。
  晚霞那么美,烧鸡这么好吃,孙女就问他这个?


第103章 目标
  老尚书慢慢啜了一口酒,纳闷看着孙女:“橙儿怎么对科举这么感兴趣?”
  冯橙理直气壮:“不是快要秋闱了,三年一度的乡试与会试从来都是人人关心的大事。孙女听说等杏榜张贴的时候,还有榜下捉婿的事情发生呢。”
  “榜下捉婿?”冯尚书自觉抓住了重点,震惊望着如花似玉的孙女,“咱们家大可不必……”
  谁知道捉来的是个什么样的啊,万一家中有糟糠妻,岂不成了笑话。
  “那祖父说说科举会不会有人舞弊吧,孙女担心这样的人多了,会影响大哥他们。”
  冯尚书笑了:“你这小丫头整日想些什么,哪有那么多舞弊的。”
  少女眸子微微睁大:“都如此自觉吗?”
  “倒也不是。”冯尚书正了脸色,“只是十分困难,一旦被发现后果又严重,起歪心思的轻易不敢尝试而已。”
  见孙女很有求知欲,有了酒意的老尚书还是说起来:“科举舞弊一般有三种常见手段,一是夹带,如今乡试搜检非常严厉,凡是考生进入贡院,要从头发丝检查到脚底,所以夹带是最冒险、鄙陋的手段。”
  冯橙认真听着,微微点头。
  “再有就是替考,这种多发生在家资丰厚的考生身上。比如一名家中富裕的考生对乡试没有把握,又一心想中举,就可能会走寻人替他答卷这条歪路。”
  “祖父,我听说考生进考场前都要经过点名识认,那如何替考?”
  “这个替考并不是找人冒充他去考试,而是二人都下场考试,通过提前打通关系使二人分到相邻号房,这样替考者就能替他答卷了。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一是打通关系分到相邻号房不容易,二是替考者既然有中举的本事,又何必冒这么大风险替他人考试。这种替考者,要么是急需大笔钱财,要么是有无法推却的人情。替考者难寻,所以这种手段不多见。”
  “那第三种呢?”冯橙听得入神。
  这些天她也悄悄翻过一些书,却不如从祖父这里听得详细。
  半醉的冯尚书也来了谈兴:“第三种就比较高明了,便是与阅卷的同考官约定好某些记号,方便同考官选中他的试卷呈给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