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凤凰台-分卷阅读378

姑姑是风沙,风沙来时,全城门窗不能开,城门都被黄沙掩埋大半,人畜不能出门,劈面而来灌进口鼻,顷刻便将人头发染黄。
  白毛姑姑便是落雪,京城才刚深秋,大漠早已落雪,雪片大如杯盏,冻得铠甲结冰,小卒站得久了,一抬脚步先落下一层冰来,雪片落在人头上,便人人都染成白毛。
  太初咯咯笑出声来,她不曾听过这些,只觉有意思得很,哪里知道这其中辛苦,眼见母亲笑了,便当她已经开怀,把自己做的花片打的结子拿出来给卫善看。
  卫善怎么不知太初这两日忧心忡忡,女儿这么小便知道替她担忧,更不能露出忧容来,等到太初睡了,便对卫敬容道:“咱们须得先想法子将二哥调入玉门关,就说是舍不得他在外受苦也好,只要进了陇右,三万大军在手,有了人马也就不惧魏宽了。”
  陇右晋地业州营州若都在卫家之手,北边就连成一线,从此能与京城各地兵力相抗,魏宽更得对卫家礼让三分。
  卫善不能当堂与魏宽商谈,只能全交给卫敬容,她一身素服坐在帘后思念儿子,叹边关如何清苦,便不能让他回京,守着玉门也比在西州好得多,她前几日一直死撑着要召回晋王,此时肯退后一步,朝臣便有松口的,一样是守边,在哪儿不是守。
  玉门比起西州来,再是边关日子也要舒服得多了,召回崔尚书是太皇太后的主意,一事换一事,该给她这个面子,谁知此时还未论定,陇右便传来信报,说是晋王收到正元帝驾崩的消息,哀伤过度,一病不起,在土城之中又无_0_han_0_ren大夫,人已经抬进了陇右寻医问药。
  卫敬容一听拿帕子掩了脸,这一层“深恐晋王意夺皇位”的窗户纸只要不捅破,晋王便是正元帝的二皇子,还是劳苦功高的皇子,她这一哭,朝臣们便自己松了口,反正人已经进了玉门,请神容易送神难,不如就让他名正言顺的守在陇右。
  魏宽当堂恨不得指着这些文臣的鼻子骂上一通,他们这哪里是让步,是拱手把西北重镇送到卫家手中,他一人一条舌头,哪里争得过对面十几条舌头,条条都还比他的灵活机变,卫敬容坐在帘后,只见他们一时相融,又一时相争,闹得不可开交。
  等吵得差不多了,卫敬容先将矛头指向魏宽:“摄政王不许晋王往先帝灵前至哀,难道还不许他求医不成?”
  魏宽无话可说,便是他也知道此时最要紧的是承吉登基,登基这事要办得漂亮,还得太皇太后发下旨意,与先帝旨意呼应,给太孙登基再加一道保证,只得先将此事咽下,一力催促礼部挑吉日办登基大典,又着人去催促崔博早日进京。
  可再着急,也要等到二十七日除服之后,新帝尚未登基,营州又乱,乌罗护部百十骑趁夜突袭营州,将胡汉商市掠劫一空,跟着又杀到了盐湖城,狠狠抢了一批牛羊盐铁回草原去。
  北狄王庭本与大业相约永世修好,双方签订互不再犯的契约,又定下胡汉通商的市令条约,两边各自相安了四五年的光景,永宁城外逐渐有胡人聚居,谁知偏是此时又起战事。
  北狄汗王自接到正元帝重病驾崩的消息,继位的又是个六岁黄毛小儿,便一直蠢蠢欲动,又早就不满正元帝控制盐铁交易,竟在此时撕毁约定,派手下部族带人攻进了盐湖城。
  当得此时,崔博回朝,他回朝头一件事便写了问罪书发往北狄,让汗王治部族的罪,谁知北狄王庭接到问罪书不置一词,朝中诸臣有主战有主和,崔博立主出战。
  “太孙尚未登基,北狄便在国丧期间动兵,若不压其势,大业还有何威望可言,只恐真腊突厥纷纷效仿。”
  魏宽摄政发的第三道召令便是着卫敬尧重回营州坐镇,京城满地结霜之时,太孙登基的冠服送进了东宫殿,承吉穿上冠服倒显得精神了许多,这游戏他连着玩了二十多日,早就已经玩得不耐烦了,太子妃赶紧许诺他,若是办成了,就带他去宫外外祖家玩耍,见一见表兄妹们。
  承吉不记得表兄妹,却从来没出过宫,街市上的玩意儿一样都没见识过,这话把他给哄住了,穿着冠服将仪程演过一回,就嚷嚷着要出去玩。
  大典之前十日就有礼官进宫教导太孙,太孙只有些微错处,礼官出去便赞太孙举止有度,龙凤之姿,原本因着太孙年小单设一仪官陪着他走完全程,这么看来便不必再设了。
  自己的儿子如何,太子妃心中有数,她赶紧推拒,说到底是大典,该有仪官相陪,还想着这回总不会再出错了,谁知大典那一日,前半截走的稳稳当当,到最后几步时,落起大雪来。
  这是京城头一场雪,承吉已经一年不曾见过雪了,他一下子跳起来,伸手去抓雪花,唬得仪官跟在他身后小跑,口中不住称他为陛下,就在文武百官的面前,承吉笑闹着抓了一把雪花。
  魏宽崔博两个站在最前,先还知后头为何喧闹,立在队列最前微微侧身,待知道是何事,面色铁青,怔在当场。


第327章 移宫(捉)
  登基大典到底是办完了, 庄重的鼓乐声也掩盖不住满场官员的震惊,文武两班分队而列, 此时面面相觑,一般说不出话来。
  登基大典,一举一动都要为吏官记载,太孙虽说年小,可又如何能做出这般不庄重的行为,纵是个资质寻常的,练上十天半个月, 也绝无可能出错。
  何况太孙机敏是时有耳闻的,正元帝不时便要说一说孙子是如何如何聪明,“太孙少惠机敏”这一句, 起居注中不知记了多少回,正元帝每每说他颇有太子小时的模样,当真既惠且敏, 又岂会将大典视作儿戏?
  仪官在大雪天里惊得浑身是汗,好容易将新帝哄住,一步步送上御座, 吉时早已经过了,好在大雪天中日头看不分明,底下官员冠上肩上,落得一片雪白。
  三跪九叩, 山呼万岁, 至此大典才算刚刚开始。
  这些官员如何跪得下去, 眼看百级玉阶之上的金龙宝座坐的是个痴儿,人人都把目光投到魏宽的身上。武将尚可,文臣却人人咬牙切齿,当此大典不能口出恶声,可心里想的都是魏宽狼子野心。
  由魏宽取出密旨,再到不让百官拜见太孙,这一切便是个他欲专权摄政所设的圈套,怪不得他们几次求见太孙未果,原来是怕太孙智缓,在他们面前露出马脚。
  魏宽心中有苦难诉,百官确曾想过要拜见太孙,可太后以太孙年幼,与祖父祖孙情深,不敢在未发丧之前就见群臣,又说愿为祖父戴孝满二十七个月。
  这话自然也是秦昱教她说的,倒让官员感叹太孙知礼守节,必是位仁义之君。不曾想到是怕见百官的托词,前有正元帝,后有太后,两个人将太孙捂得严严实实,不让百官见他的真面目。
  只有崔博离得最近,抬眼便是魏宽满面惊色,崔博先还当他是有意为之,可他面上惊容不似作伪,连他都不知道太孙是个痴儿。
  仪官眼见领头的两位都没跪,急得又宣一声令,大典已经行进到此,如何能断,魏宽胸膛一起一伏,膝盖无论如何都弯不下去,反是崔博先拜,朝臣才跟着陆陆续续拜了下去。
  曾文涉就立在崔博身后,他眯起眼睛来前后溜上一圈,齐王早已经跟他透过底,他还当魏宽怎么也该知道此事,却原来半点都不知情。
  太后一仁懦妇人,一味仁懦便罢,可看她嘉赏甄家,又有意让太孙与母家亲近,便不是无所求的人,只要走通了太后这条路,把甄太后架起来与卫太皇太后对垒,自然有利可图。
  捧宝官开盒取出皇帝玉玺,授于崔尚书,此事本该由宰相来做,既无宰相便由群臣推选。崔尚书接过玉宝,捧着往前几步,离得近了便能瞧见新帝眼中盯着群臣,眼中满是趣味,仿佛在看一场猴戏,崔尚书如梗在喉,却只能低头呈上玉宝:“臣等谨上御宝。”
  这一套承吉都已经做熟了,可他满眼盯着雪花,仿若不闻,还是仪官提点,他才胡乱点一点头,尚宝卿赶紧受宝,跟着又是通赞官引导百官再拜。
  崔尚书还未退下,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