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凤凰于飞-分卷阅读112

, 后面有你忙的时候。可别到时候累瘦了,让小妹心疼。”
  陆离与阿鸾同时看向谢洵, 他已端起茶盏慢慢的呷了一口, 有些嫌弃的道:“怎么是花茶?”不但是花茶,还是纯干花制的, 连点茶叶都没放。
  阿鸾皱皱小鼻子,嗔怪道:“我跟哥哥们说过好多次了, 晚上尽量不要喝茶, 对身体不好。结果,你们没一个记住的。”听哥哥的意思,这次会试重开, 长离还会是同考官?
  谢洵连忙告饶:“哥哥错了。”
  陆离显然也猜到了,经过这么一打岔,激动的心情已经缓缓平静下来,他也不再多问,反而笑道:“这茉莉花还是我和阿鸾去庄子上的花田里亲手摘的,也是阿鸾亲手晒的,今日就是大哥来了,旁人她还不肯拿出来呢。”
  谢涵喝得挺愉快,还跟他妹子商量,“这花茶还得加点糖才好。”
  阿鸾白了他一眼,“你喝蜜都赚不够甜,只加一点糖还不如不加的。”谢二公子有个不为人知的小爱好,特别爱吃糖,连菜也是甜口的更得他的喜欢。阿鸾生怕二哥吃多了糖之后得了糖尿病,这年月也没法检查啊。她在家中,就开始有意识的控制着谢涵吃糖的数量。
  谢二公子知道这是所求无望,干脆一口饮尽了杯中水,把小巧的茶盏放在手中把~玩,“长离,贡院的事,梅叔叔怎么说?”这些年朝中一向比较平静,少有此等事情出现。贡院的事一出,谢洵与谢涵兄弟都本能的查觉出隐于平静的朝堂下的那股暗流,有心跟父亲谈谈,谢茂自被召入宫中议事开始,再没归过家。等到主考任命下来,谢大人为了避嫌,更是直接在尚书省里住下了,只让下人传话回家,请徐氏给他准备入闱的行礼,到日子让谢洵给他送去。对,都不是让家中的下仆去送,而是让长子亲自送去。谢茂不回家,谢家兄弟在书房闭门商谈了一下午,最终还是觉得多加两个人一起聊聊,更能开阔思路。
  陆离答非所问:“大哥打算什么时候外放?想去哪里?”他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是这句问话足以说明一切。皇子们纷纷下场争夺储君之位,已经逐渐开始从地下转到了朝上。永平帝的态度还很暧昧,全当不知道儿子们的打算。皇子们都比较年轻,也在各自拉拢朝中年轻的官员。梅清和谢茂都觉得就算皇子们中有下任皇帝,做为臣子也还是不要跟未来皇帝私交过秘为好。因此,他们打算让儿子和_0_di_0_zi避开京中的漩涡,去外面历练一下,顺便躲上几年,等形势明朗之后,再回来也不迟。至于谢茂和梅清两人,他们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皇子们的这点小打小闹,还远没有到能被他们放在眼里的程度。儿子和_0_di_0_zi们出京,那真的就是去历练了。
  谢洵道:“最晚不会晚于九月,快的话,六月就能成行。至于地方,父亲说还要再考虑一下。怎么,长离有好去处?”
  陆离点了点头,“我觉得直隶不错,离京城不远,又不似江浙鲁豫等地更惹人注目。”
  谢洵道:“父亲之前也曾跟我提起过,想让我去直隶。”
  阿鸾默默的在心里转换地名,直隶应当就是现代的河北省,在这里应该算得上是北方了,因为冬季时间比较长又比较冷,京中官员并不怎么喜欢去。提到河北省,就不能不想到北京,说到北京,怎么能忘记涮羊肉呢?她侧头看看窗外渐渐阴沉的天气,风也逐渐大了起来,吹得树叶沙沙做响。咦,好像是要下雨,正巧厨房里还有一块上脑,不如切了涮锅子吃吧。
  谢涵不愧是跟阿鸾从小玩到大的,一看他妹子的表情就知道,准是在琢磨什么好吃的,“小妹,我有点饿了,晚上吃什么?”
  谢洵瞅了弟弟一眼,不是在家里吃完了饭来么的?这么会儿功夫就饿了?
  阿鸾连忙起身笑道:“哥哥和长离你们聊,我去厨下看看。”她中午的时候就吩咐厨房吊了鸡汤,现在正是时候,可以先盛了给哥哥们和长离一人一碗先暖暖胃。
  “记得开坛好酒。”谢涵得寸进尺的要求。
  阿鸾回眸笑道:“当然。今天晚上,大哥和二哥就别回去了,我一会儿就打发人去取你们的衣物。”她知道兄长们跟丈夫有话要说,他们不像陆离,会毫无顾忌的跟她谈起朝中的事,甚至还会询问她的意见。哥哥们受谢大人的影响比较深,并没有跟家中女眷谈论政事的习惯。她若在这里接着坐下去,他们谈得也不尽兴,反正也知道了一个好消息,她干脆去琢磨吃的好了。
  陆离自贡院归家的第一个夜晚,并没有他想像中的偎红依翠,与娇妻被翻红浪,反而跟两个大舅子推杯换盏,喝得酩酊大醉,然后三人挤在一张床~上过了一夜。
  同样的夜晚,永平帝面沉似水的端坐于御坐之上,听着中书令郑俨与门下侍中梅清两人就试题泄露一事的汇报。
  朝中两位丞相联手,再加上三法司,不过三日时期就已经查得八|九不离十了。也是挑头做这件事的人经验不足,再加上还有扯后腿的,才让他们查证过程比较顺畅。梅清都没想过,这舞弊案会查得这么顺畅。
  “所以……”永平帝一字一顿的问:“是齐王?”
  郑、梅二人同时点头,郑俨对着永平帝拱了拱手,“圣人,臣等已经查清,正是齐王所为。”
  齐王陈恪是皇二子,皇长子早夭,他实际上是众位皇子中最长者。按照自古以来选太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齐王认为自己就该是太子。偏偏永平帝迟迟不肯选立太子,又不断有皇子成年结婚后~进入朝堂,频频受到永平帝的关注。齐王就有些沉不住气,再加上魏王这个他的死对头,不知怎的开了窍,已经办成了好几件事,成功赢来了永平帝的夸赞的同时,身边又多围了几个朝臣。齐王对此很是愤愤不平,觉得若非自己母家比较清贵,没有魏王母家有钱,他也能拉拢很多能臣干吏到他身边,到时自然会做得比魏王还好。
  魏王陈忻行三,他只比齐王小两个时辰,自小两人就不对付,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特别是德妃常与儿子说,都是贤妃用了手段,否则魏王才该是皇二子。以皇帝对魏王的喜爱,说不定早就封了太子了。可恨,都怪齐王在前面挡着,占了长子的名份,让父皇没法直接封他。
  这样互相仇视的兄弟两个,从小争到大,越争结下的仇越深,还得在永平帝面前装出兄友弟恭的样子。魏王最近得了个可靠的清客,依靠着这名清客在永平帝面前出了好几次风头,一度让齐王阴沉了脸。齐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固执的认为他最近比不上齐王是因为他没有齐王有钱。为了弄到钱,他把主意打到了恩科上面。只要能得到考题,哪怕只有一道,他也能卖出不少钱。他也不贪心,只要卖给十个人就行。到时候一人一万两,有了这十万两银子,他能做好多事情。
  有了主意,真正进行起来才知道有多难。永平帝的书房他到是常去,在御案之上也看到了许多被永平帝翻过的书籍。齐王看着那一摞足有二十来本的书,有些傻眼,完全不知道他爹现在看的那一本,又打算出什么题。自己看不出来,那就买通人去偷。御书房里伺候的小太监,他买通了三个,合三人之力终于把试题给凑齐了。这也是永平帝没有防着儿子,否则不可能让齐王弄到手。试题有了,又愁怎么卖出去赚钱的同时还能保密。好容易找齐了十个有钱的买主,又派自己的心腹与人接头,一手交题一手交钱,全程齐王都没出面。他自觉很聪明,晚上喝完酒之后,就忍不住跟极受他宠爱的一个侧妃把这件事说了。也是巧,那侧妃有个弟弟,今年也要入场。她一听有考题,当下就使出浑身解数,好生伺候了齐王一回,又在榻上百般撒娇,终于让齐王松了口,答应把试题给她弟弟一份。酒醒之后,齐王有那么一瞬间的后悔,但是在美人崇拜的目光里,还是大方的给了人。只不过叮嘱了侧妃的弟弟,到他这里就是最后一个,不许再让别人知道了。
  那侧妃的弟弟本来自觉进士无望,没想到喜从天降,居然得了这么一份宝贝。他也不再复习,跑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