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夫人心想事成-分卷阅读82

 虽然林蔻家不如林家富裕,但林蔻家也人也少,所以白雪的生活水平并未降低。
  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林蔻家没几个说话的人了。
  但人少,_0_jiu_0_fen也少,白雪很快就适应了在林蔻身边伺候的生活,并很快乐不思蜀起来。
  -
  甄赋做完林蔻安排的几分考卷之后,才注意到林蔻身边换了人。
  但他也就只是扫了一眼,便直接移开了视线:“夫人之前去林家,有没有问过的我之前出的那些考题的销量如何?”
  这还是他第一次出题,而且攸关家里进项,心情难免有点儿紧张。
  林蔻点点头:“自然是问了的。只是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林家拿出来的古籍上,短时内并没有卖出太多的考卷。”
  甄赋有些失望:“若是生意一直不够好,我们……”
  林蔻打断他的话:“你在想什么呢?现在没多少人注意到这些考题,不过是因为今年没什么大考,而县试府试这样的考试又不怎么引人注目而已。等到明年的院试,以及后年的乡试,总会有人注意到的。”
  “若是运气好的话,今年的会试、明年的殿试,书肆的考卷都可能引起追捧。”
  可惜的是,一般参加会试的举人都经历了多次考试,个个经验丰富,在考试之前大多会龟缩在自己的住处苦读,轻易不会出门。
  临时抱佛脚是其一,担心在出门的时候出了意外才是重点。
  毕竟科举考试是按照人头录取,每年的录取人数基本大差不差,至多会因为当年报名考试的人数而相应增减一部分录取人数而已。而当界考生水平的高低,朝廷根本就不会在意。
  当界考生质量高,朝廷不会增加录取人数;当界考生质量低,朝廷也不会因此减少录取人数。
  所以一旦得知和自己同届的考生质量太好,那些对自己没信心的考生就容易剑走偏锋,做出一些不那么理智的事情。
  虽然这些干了坏事儿的考生最后的下场大多不好,但……
  你错过的机会、耽误的时间,乃至失去的生命都已经回不来了。
  所以,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如今距离会试不足半个月,这一届的考生真不见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注意到那些考卷儿,进而为林家书肆打响名声。
  甄赋以前是干情报工作的,自然知道消息的流通也需要时间。
  虽然明白了,却还是有些失望。
  林蔻笑道:“黛玉都将林家的藏书拿出来了,不还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消息才传开了,引来了买书的客人?我们的试卷儿才印刷出来几天?还早着呢。”
  毕竟,贾敏也不可能让人真的去街上敲锣打鼓地宣传。
  甄赋得了安慰,心情好了不少。
  林蔻本以为,这些考卷儿被人注意到,怎么也得一个月之后,甚至好几个月之后吧?却没想到的是,就在考卷儿上架后不到半个月,第一批印刷出来的《五年会试三年殿试》就售光了!
  林蔻:“……”这么快的吗?
  等去林家一问,才知道根源竟然出在黛玉的那个老师身上。
  正如林蔻之前所想那般,贾敏即便已经有了改变、为书肆做宣传的想法,也绝对不可能放下身段儿让人敲锣打鼓地去宣传。
  对林家来说,那样的宣传方式非常没格调。
  但贾敏另辟蹊径,想到了另一个更合适的宣传方式——
  也即使请一个准备参加这一届会试的考生,免费送一本《五年会试三年殿试》给对方,让其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考题的难易程度,提前感受一下会试的难度。
  报酬便是帮忙在自己的朋友中宣传一下这本书。
  说来也巧,黛玉那位举人老师在经过几年的沉淀后,终于决定参加今年的会试。
  按照林如海的说法,这位举人老师下场,考中贡生的几率几乎有百分之八十,只要运气不太差,考中基本没问题。
  如此前程,林家也不好阻拦。
  ——若不然,黛玉最近也没时间弄书不是?
  于是贾敏决定物尽其用,干脆送了对方一整套的《五三》。
  那举人老师在林家这段时间,自然做过林家收藏的考卷儿,只是因为他是林家外人,从未进入过藏书小楼,自然也就不知道小楼里面到底有多少藏书与考卷。他想要看书,也只能和身边的小厮说,小厮告诉林如海,再由林如海亲自去挑选适合这位举人书籍。
  但考卷儿?基本上一年只有一份。
  倒不是林如海吝啬,而是他完全没想起这茬儿,而那位举人老师又以为林家也没收藏多少考卷儿,便不好意思靠口讨要。
  临别之际,收到一整套考卷儿,里面差不多有一百套试卷!
  那位举人先生都傻眼儿了。
  林如海担心他觉得受之有愧,忙道:“这是我家姑娘整理了家中收藏的考卷儿,以及我自己出的一部分题,整理后弄出来的,他们准备拿出去卖,听说最近已经上架了,都是外面买得到的,你拿回去做一做,查漏补缺也是好的。”
  举人老师感动得眼眶都红了:“多谢林大人,大人这些年的照顾,在下实在无以为报,以后若有机会,必然……
  “停停停!”林如海哭笑不得,“当初说好了的,你教我女儿,我有空就为你解答问题。你将我女儿教得极好,我自然尽心尽力,不过是交易而已,委实谈不上照顾,你不必放在心上。”
  “这套题其实被分成了十来本,一本十套题。我给你的是全套,差不多有一百多分考卷,就一个月的时间,你肯定做不完,自己有选择的挑一些出来做。”
  举人老师忙不迭地应了:“在下明白的。”
  但等回到自己的住处,这位举人老爷一打开考卷,便迫不及待地做了起来。
  然后差不多有半个月,他都一直在做题。
  虽然效率不如甄赋,却也做了足足五套题,也真的通过考试检查出了好几道自己没能完全掌握的知识点。
  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些考卷儿的好处,都不用林如海与贾敏多言,自己就告诉了这些年在京城认识的朋友、以及从江南过来参加考试的旧识。
  因为林如海说了,书肆已经上架了这种考题,他便直接告诉了对方地址与书名,让人自己买去了。
  然后,此事便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五年会试三年殿试》这套题的存在。
  虽然目前书肆只上架了“壹”,但也足足有十套题,完全够他们做了。
  一时间,林家书肆声名大扬。
  而这时,其他没准备参加会试的读书人也知道了这本书,一听说这本书售罄了,立刻全跑到林家书肆来了。
  好在掌柜安抚他们,之后会加大印刷量,下个月就能补货。
  为了让这些客人安心,掌柜还将每一位客人的名字都登记了一遍,并留下了定金。
  客人们都是读书人,对书籍的感情不少多深,但肯定是有的。
  交完定金,大部分客人便留在书肆闲逛起来,然后便注意到了《五年乡试三年院试》、《冲刺童生》、《会试/乡试/院试重点难题集》等等题集。
  说实话,会来买《五年会试三年殿试》这套试卷集的,真不一定是举人或贡生,也有一部分是秀才,甚至连秀才都不是读书人。他们买这套试题集,不过是因为在听说了这套考题集的同时,又同时听说了这套考题集售罄的消息,一时激动跑来买了这套题。
  毕竟只要他们准备一直往上考,参加会试与殿试也都是必然的事儿。
  ——至少他们觉得是必然。
  所以,买了不吃亏,不买才倒霉。
  而现在,他们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考卷儿!
  一个个瞬间如获至宝,拿着考卷儿就冲到了柜台:“掌柜的,我要买这套考卷儿!”
  ……
  这些考卷儿,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火了。
  仅仅一个月,林家就给林蔻送来了上万两银票。
  就这,林家管家还觉得不大够:“二姑娘说了,这次是她没有预料到这些考卷儿会这么受欢迎,印刷量远远不足,但请大姑娘放心,下个月林家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