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高门女将穿进现代小说后-分卷阅读103

龇着无牙的嘴,笑着一脸开心。
  “对,就是她们,我们约好的。”
  太婆婆拄着拐杖来到屋脚:“就在这,我跟你三婆婆,还有城里来的唱戏小姑娘们在这拍得照片,我还以为她们食言了呢,没想到她们还记得我这个老婆子。”
  回忆结束,常繁对钱萍笑了笑。
  “我记得小时候您带着队伍走后,太婆婆和三婆婆一帮老人还哭了呢,说舍不得你们这些优秀的京剧人,后来,她们天天在大榕树下排您教给她们的戏,你们没来之前,她们会的也就那一两场戏,你们走后,她们会的可多了!”
  顿了顿,常繁有些愧疚:“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在外边忙着挣钱,没时间陪,老人家又都不会用手机,每天的消遣就是靠听戏,磁带坏了不会修,那就自己学着唱,你唱一句我唱一句消遣时光,说句真心话,戏曲更像是她们的子孙后代,每人都围着它们转。”
  钱萍叹了口气。
  常繁姐弟两走后,蓝姗姗跟着去了,接下来的暑期实践中,蓝姗姗每晚都会扮做青蛇去香茶太婆婆家唱一曲。
  在太婆婆眼里,蓝姗姗俨然成了自己的三妹。
  她的三妹真好看,唱得也好听。
  京剧艺术先锋代表蓝姗姗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人生中最该感谢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红缨学姐,她对我来说,亦师亦友,是她鞭策我勇敢地站到了舞台之上,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我。”
  记者:“那第二个呢?”
  “香茶太婆婆。”
  “谁?是唱京剧的前辈吗?”
  “她是个京剧票友。”
  记者笑笑:“爱听京剧的婆婆?”
  蓝姗姗抿嘴:“票友可不是一般爱听戏的哦,她们还会唱,香茶太婆婆和她的一帮老姐妹就是这样的存在。”
  “我最擅长的《白蛇传》,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香茶太婆婆的影响,那个暑假,我每天都去她那唱戏……练胆又练功。”
  记者:“票友还能指导您唱戏?”
  蓝姗姗:“为什么不能?香茶太婆婆这种几十年戏曲经验的票友有时候并不输给台上的正角。”
  -
  蓝姗姗去香茶太婆婆家的第三天,风红缨寄来的第二批物资来了。
  当风红缨这个正主提出由她来分配物资时,村长吴大有脸色讪讪。
  吴大有搓着手难堪地问:“你这娃难不成不相信我这个村长,以为我私吞?”
  风红缨笑着摇头:“没有。”
  她倒没有怀疑吴大有私吞,而是觉得吴大做事不仔细。
  就好比艺术团寄来的京剧娃娃玩具,留言写得清清楚楚,这批京剧玩具送得对象是留守儿童,吴大有倒好,压根就不看留言。
  这片戈壁滩一共有6个村子800来户,每家每户都能拿到电风扇不现实。
  风红缨尽量将物资平均分摊下来,过程中多多照顾晓晓和吴翠花这样的祖孙组合。
  有了宽敞的遮阳棚,一行人终于不用在烈日下暴晒唱戏。
  遮阳棚底下的戏台子在六个村子里轮流开唱,一月后,她们在六个村子走了个遍。
  -
  夜里,风红缨躺在凉席上吹风。
  唐初夏重重松了口气。
  “红缨,姗姗,等我回了北京,我要歇半个月都不唱戏……太累了,天天都唱,那些村民听没听厌我不知道,反正现在谁也不能再让我上台唱《锁麟囊》,谁要我唱我跟谁急,我真的是……唱吐了。”
  天天到香茶太婆婆跟前报道的蓝姗姗说话声音比之前要大。
  “我也是,我现在闭眼是《白蛇传》,睁眼也是《白蛇传》,初夏学姐,我应该比你还严重,我是听啥都觉得像《白蛇传》。”
  风红缨噗嗤一笑。
  “那完蛋了,我和初夏还打算等这边结束了去杭州西湖逛一圈呢,看来不能约你了。”
  “红缨学姐,你别在我面前说西湖这个字眼!!”
  蓝蓝姗佯装痛苦的样子捂住脑袋:“我现在听不得这些!”
  风红缨哈哈大笑。
  “红缨,你确定结束了还要出去旅游?”唐初夏眨眨眼。
  风红缨:“为什么不?”
  她五套房的租金到手了,现在的她,是个大富婆!
  这个世界的任务她已经完成了一半,等进度拉到100%,她就会离开这儿,原身不能死而复生接替这具身子,那她的钱怎么办?
  难道要被恶心人的风爸风妈继承去?
  如其这样,她还不如及时行乐。
  唐初夏龇着大白牙:“还旅游?你忘了昨天你直播的时候粉丝怎么说你的吗?你现在不是风红缨了可知道?你现在叫风黑缨。”
  风红缨:“……”
  她不就是防晒工作没做好,晒黑了个度嘛。
  没事,唱戏的时候化浓妆,穿得严实,压根就看不出来她晒黑了。
  -
  八月十号,晒至烫脚的戈壁摊上站满了人。
  钱萍挥手:“回去吧,不用送了——”
  村民只当没听到,继续扛着学生们的行李箱行走在黄沙漫天的窄小山路上。
  行李箱里装满了村民的谢意,各种山货应有尽有。
  风红缨不是没带行李箱嘛,村长就往风红缨的双肩包以及那只‘大妈买菜用的’单肩包里塞。
  望着两个鼓鼓的大包里装着的瓜果,风红缨笑了。
  有时候这些廉价包包的作用并不比亏掉的奢侈品牌包包差劲。
  看,几十块的包里装满了吃食,盛得都是淳朴村民对她们的感谢,是心意。
  坐上三轮车,她们就真的要分开了。
  村民站在路口不停招手,吴家的晓晓抱着风红缨送给她的京剧泥人追了老远,边哭边追。
  多年后,永泉村走出了一位闻名国际的蜡像师。
  总有人问晓晓:“晓晓,名人蜡像馆中很多蜡像都由你做主位操刀,你能说说你最满意的是哪一位名人的蜡像吗?”
  胖嘟嘟的晓晓不怕得罪人,直言道:“目前令我最满意的蜡像我还没做出来,等她接到名人蜡像馆的邀约,我一定要做出一个完美的蜡像给她看。”
  记者:“哦?能告诉我们这人是谁吗?”
  晓晓嘘了声:“暂时保密,但我能透露一点,她的蜡像有朝一日一定会陈列在名人蜡像馆。”
  -
  许是分别的气氛太过浓重,上苍都为之落泪吧。
  三轮车驶出戈壁滩来到小镇上时,天上飘起细雨。
  不止风红缨她们欢呼不止,当地的居民一个个敲锣打鼓出来庆祝,在一片笑语中,她们坐上了前往火车站的大巴。
  戈壁摊上,香茶太婆婆在常繁常简姐弟俩的搀扶下走上高地,老人嘀咕了一句:“三妹走了……”
  常繁:“太婆婆,三婆婆明年会再来看你的。”
  蓝姗姗和她约好了,明年暑假还会来。
  老人摇头:“这次该换我这个老婆子去见三妹咯。”
  常繁愣了下。
  老人拄着拐杖步步往家里走,嘴里含糊不清的唱着:“雨过天晴……湖山如洗……”
  回到家,老人需抱着风红缨和蓝姗姗留下的白蛇青蛇的两套戏服才能入睡。
  这一抱就是一年。
  第二年暑假到来之前,老人永远的闭上了眼。
  常繁后来跟风红缨说:“你和姗姗送给她的那两套戏服都被摸出了浆……”可见老人有多喜欢,有多想曾经一起在大榕树下唱戏的三妹……
  她们姐妹俩终于团聚了。
  -
  听到香茶太婆婆逝世的噩耗,蓝姗姗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风红缨喉咙哽了下,好久才平复心情。
  给常繁打了个电话,安慰了几句后,两人这才说起正事。
  常繁:“你放心,你是因为信任我才将‘少年京剧行’的公益事业交给我打理,我不会叫你失望的。”
  风红缨:“辛苦你了。”
  常繁:“为公益事业奋斗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谈不上辛苦,要说辛苦,属你们这些在前方拉赞助的京剧人辛苦。”
  去年从戈壁滩回来后,风红缨被网友质疑开直播消费京剧。
  风红缨直接将物资派送的单子往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