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宫女为后-分卷阅读52

笑着进了书房,却意外发现淑妃今日里早早便来了:“娘娘,您怎么上午就过来了?”
  淑妃正在窗边看书,见小姑娘欢欢喜喜地进来,一张小脸红扑扑的,还挂着甜甜的笑,心里也跟着欢喜起来。
  “今日里除夕,我让你们姑姑说了今个都不用做工。”
  付巧言行了礼:“多谢娘娘慈悲。”
  淑妃冲她招招手,叫她坐到身边的绣墩上:“丫头来,帮我念念这里。”
  付巧言接过,先默读起来。
  读书念本都要有些功底的,她如果不打腹稿念出来总会磕磕巴巴,听起来自然不美。
  淑妃见她脸色比往日好看许多,笑着问“今个儿过年,这么高兴?”
  付巧言笑回:“今个膳食好,娘娘知道我是个爱吃的,很容易满足。”
  是啊,确实是个容易满足的小姑娘。
  淑妃在宫里几十年了,什么样的丫头都见过,就是没见过付巧言这样的。
  美的仿佛天仙下凡,身段玲珑高挑,声音宛若黄鹂,难得的是性格沉稳,该稳住的时候从来不慌,可该欢喜的时候也从来也不压着。
  她这样的姑娘在宫里飘零,去过坤和宫的扫洗处,也在永巷里缠绵了整个冬日,却没有改变她从家里就有的那种心气来。
  何况她只是个小门小户的教书先生千金。
  既没有见过大富大贵,也不知什么是富丽堂皇,进了宫却没有迷了眼,依旧会为了一顿难得的美味而高兴,却也能把她赏赐下去的糕点分给同屋的宫人。
  好吃不贪,美貌不扬,灵秀不显,慧黠不笨,实在是深得淑妃喜欢。
  淑妃心里想着,也越发坚定起来。
  这丫头如今也就是十五的年纪,不过刚及笄,过个几年也不大。若是皇上能撑到锦棠出宫开府自然最好,若是不能……还要早做打算。
  前头几日王皇后找过她,淑妃其实心里也已经做好了打算。
  这边付巧言打过腹稿,便朗声念了出来。
  “那小尼姑不过十五六的年纪,端是花容月貌,便是没有头发,只戴着素净尼帽,也难掩绝色。
  只老嬷嬷见了吃惊,便是素心姑姑也着实看花了眼睛,便且想到家中那活祖宗来,又心里火热了几分。
  素心姑姑牵起小尼姑的手,软声问,‘小师父可好?便是这山上日子清苦,可还过得下去?’
  且听这话,娇美人儿不由泪盈于睫,艰难答,‘日子清苦倒也不妨事,只师父沉珂已久,庵中贫寒,实也凑不出药来吃。’
  素心又问,‘哎呀呀,这可怎生是好?’
  小尼姑只是垂泪,并不多言。
  素心和老嬷嬷对视一眼,见这山中尼姑庵贫穷破落,香火寡淡,便知道师徒两个日子着实不好过的。
  老嬷嬷到底老道,沉吟道,‘我家主人是有几分信念的,见这样事情怎么也会帮扶一二,我们二人今日又碰巧路过这里,实在也有些缘分。’
  小尼姑一听便亮了眼睛,盈盈瞧着老嬷嬷看。
  美人儿这样子瞧人,更是增添三分美丽,实在是难得的佳丽了。”
  讲到这里,付巧言便知这本是未曾经读过的,这剧情也着实有些暧昧,她略有些红了脸,却还是读了下去。
  “小尼姑道,‘若是好心施主能略施舍一二,我们师徒两个定日日念经为好心人祈福。’
  老嬷嬷略摇了摇头,问,‘小师父入庵几何?’
  ‘十五载也。’
  老嬷嬷又问,‘小师父可曾有父母亲人?’
  ‘只师父是亲人罢了。’
  老嬷嬷这次便笑,‘老身观小师父面相是个温和可亲人,只跟师父在这山上倒是孤苦飘零了些,不知小师父是否想多些亲朋好友,一家团团圆圆?也让师父能治病吃药,有个妥善照顾?’
  小尼姑且听这话,倒是没懂,疑惑地望着老嬷嬷。
  素心姑姑心急,抢道,‘我们家中有一孙少爷,年束发,自幼品学出众,只是姻缘一事实在坎坷,又只喜知书达理的佳人,便蹉跎了许多岁月。’
  这一番说下来,小尼姑且是听懂了。
  她一下子白了脸,恍然无措地看着二人,咬牙不语。
  老嬷嬷拽了一把素心姑姑的袖子,上前笑道:‘且说小师父跟师父在山上,也是筹划不到什么好药来吃,不如先跟我们家去再做商议?我们家是有名望族,将来给师父供个庵堂也未尝不可。’
  这一句却是说到小尼姑的心坎里。
  她自幼便是师父养大,如师如母,如今师父重病,她也实在无能为力。
  山下繁华她一概不曾奢望,只判师父能身体康健,长长久久。
  然到底剃度十来年,若要还俗实在也是忐忑至极,‘只我出家日久……’
  老嬷嬷忙笑道,‘这有什么妨碍,有发无发,有夫无夫,佛且自然在心,但孝却是已然尽了。’
  老嬷嬷一张嘴,着实厉害了些。
  小尼姑一愣,倒也不是全然不通俗务,只问一句,‘且是为妻为妾?’
  老嬷嬷老神在在,‘且看孙少爷喜是不喜。’
  小尼姑定了定神,只说,‘无论几何,但求师父康健,如若孙少爷看不上我,也请勿忘谈约。’
  老嬷嬷点了点头,满脸喜色,‘定是不会负你。’”
  这一段便读完了。
  淑妃听付巧言声音清脆,宛若黄鹂,便问笑问她:“若你是这小师父,你待如何断决?”


第41章 答案
  付巧言愣了一下。
  她往常读书多半也就是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倒是从未想过如她是那主角会如何抉择。
  倒是让淑妃这样一问, 不由沉思起来。
  她会如何呢?
  当时弟弟重病, 她不也果断卖身入宫,什么都没想么?
  付巧言道:“到底亲人大过一切, 若换做是我,想必也会如她那般。”
  淑妃问:“不后悔?信了十几年的佛祖,突然要让留发嫁人,怎么能习惯的了?”
  付巧言笑笑,一张小脸仿若桃花绽放。
  “那也不是什么难事,有道是我佛慈悲,便是佛祖也不会怪罪凡俗见死不救。娘娘别怪奴婢浅见,当年我卖身入宫便也是这般想的。”
  淑妃倒是没听过她怎么讲家里事, 如今话说到这里,便有了些兴致:“你当年是如何的?”
  付巧言帮她续了茶, 轻声细语道:“那会儿我父母突然没了,弟弟生了重病,我把家里房子家具都卖了也不够给他治病, 正巧小选在即,我听说有银子得,镇上也能把我弟弟安置到荣宣堂, 还能叫他继续读书,我便进了宫。”
  她说罢,顿了顿,淡淡道:“娘娘也知道, 我们两个孤儿就算自己顶立门户,也实在不能好过多少。”
  淑妃点点头,心下了然。
  付巧言这样花容月貌,孤身一人带着弟弟在巷子里讨生活,落到什么境地都不好说。
  哪怕她再有本事,再聪明都无用处,到底是年纪轻幼的弱女子,弟弟也不过十岁上下,日子确实也是过不下去。
  这也是付巧言果敢的地方。
  她知道进了宫镇里就要照顾她弟弟,能进荣宣堂,还能继续免费读幼学,这便比什么都强。
  无论她在宫里好不好过,起码他能平安长大。
  家国这样大,无数孤儿流离,荣宣堂就那么些屋舍,又能养得了几个呢?
  她这般年纪,能忍住骨肉分离至亲离散,只为两人都能好好过活,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待听了这些,淑妃心里更是敞亮。
  “你是个好孩子,将来……也会好的。”
  付巧言冲她福了福身:“多谢娘娘金口玉言。”
  淑妃摇了摇头,又问她:“你说若是大少爷不那么欢喜于她,只能做妾,又待如何?”
  只能做妾……
  付巧言心跳突然快了几分,她模模糊糊意识到了什么,却看不清迷雾的边际。
  “这奴婢便不知了,那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是小师父不够好,只她恰好不是大少爷心系那一人。且说为妻为妾,还不都是因大少爷一句话的事儿?哪怕是聘为正妻,说不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