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拐个太子当兄长-分卷阅读35

了。
  韩濯缨左手提着一盏“兔子”,右手提着一盏“荷花”。她偏头看一看兄长,小声提议:“哥,咱们也回吧。”
  谢泽自然点头应允。
  他手上也没闲着,尽是“妹妹”暂时吃不下的零碎美食,用干净油纸包着。
  离开东市后,越靠近清水巷,越安静,也不再似街市上那般明亮热闹。
  不过手上有灯照明,身边有人陪同。韩濯缨丝毫不胆怯害怕,看着地上长长的影子,瞥一眼身侧的人,她觉得温暖又踏实。
  等他们回到家中,发现翠珠早已回家,还细心准备了热水。
  大家累了一天,都有些乏了,就各自洗漱休息。
  谢泽今晚仍歇在了韩宅前院厢房。
  上次留宿此地还是一个多月前。但是这么久没住人,房间依旧干净整洁,被褥松软,想来是时常有人打扫照看。
  这让他心里有一点点暖。
  谢泽这一觉睡得很安稳。次日清晨一大早,他就悄悄离开了。
  韩濯缨知道他在太子身边做事,行动神秘,来去匆匆,倒也不觉得奇怪。
  早饭后,她去他房间转了转,开窗通风,又略微收拾了一下桌子。房间里很整洁,基本不用怎么收拾。
  眼角的余光瞥见桌上半开的书,韩濯缨动作微顿,上前将书合上收好。
  她记得兄长睡前有看书的习惯,这原本也没什么,只是她看见书,不知怎么就想起了生父留下的那几本手札。
  手札里记录的事情不少,其中就有韩雁鸣身上独有的胎记、痣等记号。
  ——韩靖后来基本上放弃了找到雁鸣的想法,接受了儿子大概已不在人世的事实,但也希望在地府和儿子团聚时,能一眼认出来。
  这些东西,万万不能给“韩雁鸣”看见。只要给他看见,他就会立刻意识到他不是韩雁鸣,会知道他们之间其实毫无关系。
  韩濯缨迅速收拾好房间,回去就将所有手札都找出来,一起锁进了一个小箱子里。
  只要小心一些,这辈子都不会给“兄长”看见。
  她私心里,还是希望他能永远以兄长的身份留在她身边。
  当然,她也会全心全意地待他好。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么么哒么么哒
  今天不如昨天粗长,但我希望明天可以多更一些。


第29章 担心
  正月十七。
  天还没亮, 韩濯缨就出门了。
  清水巷离皇宫较远,她特意买了一辆马车,又长期聘用邻居马大伯驾车送她进宫。
  清晨路上人少, 马大伯将车赶得飞快。等到了皇宫北门口时,才刚天光大亮。
  韩濯缨动作利落跳下马车,大步往宫门口走。
  “韩女傅, 来的好早。”
  皇宫门口有个小太监一看见便迎了上来。
  韩濯缨一眼认出这是前天曾到家中搬御赐物品的太监之一。她笑一笑,点头致意:“公公。”
  “小人奉命在此地迎接女傅, 女傅请随小人进宫。”
  韩濯缨对皇宫不熟悉, 有人带路,自然更好。她跟着小太监,行走之际, 也出声询问:“不知公公怎么称呼?”
  “回女傅的话, 小人姓张。”
  “张公公。”见他神情恭谨,韩濯缨也微微含笑,态度甚好。
  张公公细细叮嘱了她不少,末了又补充一句:“还是那句话, 宫里最大的主子是皇上。咱们只要做好自个儿的事就行。”
  韩濯缨点头称是。反正她也只是教公主习武罢了。
  “皇上的意思呢, 是想先见一见女傅,至于教导武艺一事, 并不急在这一时。”
  韩濯缨轻轻“嗯”了一声,虽然有些意外, 但细想也在情理之中。寻常百姓家里请西席, 父母还要去看一看呢,何况是公主?
  只是她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皇帝。一想到要见九五之尊,她紧张之余又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兴奋。
  皇帝仍在早朝。
  韩濯缨被带到了一处偏殿中等候。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她的视线从香炉里燃着的香转到面前的糕点上,最后在回落到袅袅轻烟上。
  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听说早朝结束了。
  今日事情不少。退朝之后,皇帝招呼太子上前:“今日那个韩女傅进宫,你随朕一道去看看。”
  谢泽跟在父亲身后,眼神微动,口中拒绝:“儿臣就不必见了吧?”
  他并不想在此刻戳破谎言。
  皇帝有些诧异:“那日你为她说情,朕以为你至少要见一见的。”
  谢泽唇角微勾:“父皇,儿臣说情不是为了她,是为了父皇,为了公道。”
  他这番话说的正气凛然,异常诚恳。
  回头看了儿子一眼,皇帝嘴角轻撇:“在你老子面前,大可不必说这样的场面话。”
  谢泽微微一笑:“父皇,儿臣说的句句属实。”
  “算了,不去便不去吧。”皇帝也不勉强,只摆了摆手,“朕自己去见一下。”
  “是。”
  韩濯缨面见皇帝,依着规矩行礼,毫无差错。
  皇帝看她容颜端丽,举止有度,绝非齐贵妃所说的那般为人粗鄙、礼数不周。
  看来贵妃评价果然有失偏颇。
  “免礼吧,起来回话。”
  “谢皇上。”韩濯缨借起身之际,眼角的余光暗暗打量皇帝。
  眼前的皇帝四十多岁,颇有威严。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他看着有些眼熟。但到底哪里眼熟,她一时又想不起来。
  “多大了?”
  “回皇上,民女十五。”
  皇帝轻轻“啧”了一声,闲话家常一般:“才十五岁就有这样的本事也不容易,你的功夫是谁教的?一个小姑娘怎么会想起学武了?”
  韩濯缨如实回答:“回皇上,民女幼时体弱,大夫建议学武强身,所以父亲就抽空教导。”
  想到临西侯,她胸中泛起暖意,不管有没有血缘关系,他都认她这个女儿,也愿意接纳她。
  “体弱学武?”皇帝长眉一轩,“倒和公主是一样的缘故。”他停顿了一下,又问:“你父亲作何营生?竟会武功?”
  “民女生父是读书人,并不会武。”韩濯缨抬眸,一字一字道,“但民女的养父曾领兵作战,现镇守西北边境。”
  皇帝闻言有了兴趣:“西北边境?你养父是谁?现任何官职?”
  “回皇上,民女养父姓宋,单名一个毅字。”
  “宋毅?临西侯?”皇帝微眯起眼,“他的养女?朕记得他镇守边关,家眷并未随行,这养女……”
  皇帝忽然想到了什么,抚掌而笑:“朕记起来了,原来是你。”
  韩濯缨心下微微讶然,皇帝知道她?
  下一刻,她就听皇帝缓缓说道:“朕记得,十多年前,宋家有个小丫头,看见歹徒打晕了哥哥要带走,就冲上去咬着歹徒拼命阻拦,使得他们没能成功带走宋家公子,她自己却落入了坏人手中。后来被带到边关,九死一生。你不会是那个小丫头吧?”
  皇帝日理万机,但对这件旧事还有印象。一是因为皇帝对临西侯府很关注,否则也不会让其子女皆入宫做伴读。第二则是因为那小丫头当时太小了,面对歹徒却毫无惧意,着实让人惊叹。
  韩濯缨抿了抿唇,轻声回答:“皇上说的那个小丫头,好像就是民女。”
  这大概是她小时候做过最有名的事了。
  “哦?”皇帝兴趣更浓,“朕很好奇,你当时小小年纪,哪里来的勇气?”
  韩濯缨略一思忖:“回皇上,可能是源于对家人的爱?”
  事情过去十一年,当时的细节她都已记不清了,更何况是那会儿的心理活动?不过细想起来,大概也不会有别的原因了。
  “也是。”皇帝颔首,“不过你既是宋家丫头,怎么又改姓韩了,还说什么生父、养父,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啊?”
  韩濯缨早已能坦然面对身世,所以此刻神色格外平静:“回皇上,因为民女并不是真正的宋家女儿,现已回归本家。”
  “哦?”
  “民女出生那年,京师大乱。韩宋两家都在广恩寺避难,两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