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管家婆在八零-分卷阅读29

的素质还要高些才行。路人们也都有个从众心理,觉得能这么放心的把摊子扔下的,挺有意思,心里也总有几分被信任的慰贴,原本没想买的,也想高素质一把,拿了钱自助一个。
  雪雁其实心里是做着鸡蛋和钱都剩不下的心理准备的。到不怕车和锅丢了,学校门口就有保安室,对面还有派出所。里里外外的人,也都是她的老顾客了,没有不认识的。就不信他们能眼睁睁的看着车被推走。这会儿可还没有城管呢。
  幼儿园的校长、老师也都认识,都是买过茶叶蛋的老顾客。原本就跟她们打听过孩子上学的事,雪雁带着孩子一来,就明白了。手续办得很顺利,老师跟小风聊了一会儿,发现这孩子人家是有基础的,就更乐意收了。
  跟小风说好了,在幼儿园先试一下午。放学再来接他。
  雪雁背着小雪才回摊子。
  茶叶蛋的锅果然都空了。原本粥卖完了还剩下一个坛子底儿没送出去的咸菜也都没了。
  好吧。没就没了。车和锅在就好。
  装钱的盒子也在,盖子盖着,雪雁也有了心里准备了。
  反正都这样儿了,还要等着小风放学。就想把空车推到门卫那里让保安帮着照看一下,去图书馆找找书看打发时间。图书馆的管理员之前每天都来跟她买粥,有次看到她借报亭的杂志看,就跟她说过,想看书可以去图书馆找她,不用办图书卡。
  结果,打开那盒子一看,满满当当的零钱。不用查,也知道,绝对不会底于茶叶蛋的总价。
  突然间,鼻子就酸了,眼泪差点儿掉下来。
  来自陌生人最诚恳的善意,总是很让人感动的。


第20章
  “老师可好了, 还给我糖吃呢。”
  下午,雪雁早早就到幼儿园接小风,怕孩子头一天上学,不适应。到了班上, 齐老师是把小风夸了又夸, 说没见过这么乖的孩子,脑袋瓜儿还好使, 教什么一遍就会。一个劲儿的说雪雁有福气, 把这个儿子供好了,将来老了就不愁了。
  我重活了一回, 还得等着我儿子出息了再来依靠?那我就不如一头撞死得了。
  雪雁心里吐槽, 嘴上把齐老师恭维着, 什么有经验有亲和力, 招孩子喜欢, 我们家孩子在家还是挺任性的,到您跟前儿就乖了,还是您有方法。把正吧啦吧啦把老师哄高兴了就行呗。老师高兴了,自家孩子还能吃着亏?
  把孩子领出来, 小风从把的小兜兜里拿出来一块水果硬糖给雪雁看,雪雁问他在幼儿园待得怎么样的时候,人家也没有多愁善感,可高兴呢。幼儿园里图书多呀,他喜欢看。还有滑梯, 跷跷板, 木马之类他以前只在姥姥家的黑白电视里看过的玩具,都可好玩儿呢。问到老师好不好,就显摆老师奖励的糖, 是背诗得来的。
  “老师说糖吃多了不好。只给了两块儿。我没忍住,吃了一块。只剩下一块了,先给弟弟留着,妹妹太小还吃不了。以后我再得了再给她留,行吗?”显摆完了糖,想起来剩下一块儿不够分,又把小脑袋低下了承认错误。
  “小风真厉害,第一天上学就得奖啦。那妈妈晚上回去也奖励一块糖好不好?这样弟弟妹妹都有了。”孩子懂事得让雪雁心疼了。回去的路上,在小卖部买了二斤水果糖。回去就真的奖了一颗。高婶攒了好些个空罐头瓶子,就摆在窗台上,小风自己跑过去要了两个小的瓶子回来,一个里面放一颗糖,说是弟弟一个,妹妹一个,攒着。
  “这孩子,咋这么懂事儿呢。”高婶稀罕小风稀罕得不行不行的,每在不夸上几句都不成。
  “他这么大,也没什么任性的机会。这孩子是心疼我呢。”雪雁可不是那种别人一夸自家孩子,就谦虚着把孩子往差了说的人。孩子好就得夸。
  晚上洗鸡蛋的时候,小风拿着他的专用小板凳,也跟着忙活,雪雁专门儿给他拿个小盆儿让他用。孩子想帮忙的心,得成全他。干不好也没关系,碎上一两个鸡蛋,她还是损失得起的。
  干着干着活儿的,突然想起来,“风啊,老师给的糖能收着。但是外面不认识的人给糖可不能要啊。不光是糖,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不认识的人给什么都不能要,记住了吗?”
  这当妈的天线接通得慢了两拍,这会儿了才想起来教育孩子,可别让人给拐走了。
  “姥姥教过的。不拿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丁家就在街面上,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镇子上也是越来越繁华,人来人往的,外地人也多起来了。孩子们没事儿在前院儿玩,就在大街边儿上。老人有时候照看不到,恨不能天天的叮嘱,别往街上跑,街上车来车往的,别让车碰了,也别让拉车的牛马踩着。别跟生人说话,别被拐了。有不认识的人说认识家里人是家里亲戚也别信,有人强行抱着走,千万记得喊救命。还一遍一遍的让孩子背家里地址,哪个省的,哪个县的,哪个镇,自己叫什么,爹妈叫什么。一遍遍的教。
  兴隆镇并不偏僻,跟县城才三十里不到。其实这会儿并没有那么危险,老人就是看电视新闻上哪里哪里有孩子被拐了,吓得。小风聪明,别的孩子不走心,教好些遍也不一定记得住的,他都记得清楚着呢。这会儿雪雁一说,他就把姥姥教过的,给复习了一遍。
  孩子能有这个意识,雪雁特别满意。
  “妈,我想学武功。”小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这是怎么话儿说的呢?又看啥电视剧了?
  “学武功?要做大侠吗?”雪雁就顺着话问。
  “不是。会武功就能保护妈妈和弟弟妹妹了。”说完了,想想,家里亲戚好像不只有这三个,又加上一句,“还有姥姥姥爷,大舅大舅妈,老舅老舅妈,还有雪姐,小雨和小妹。”
  哎约,倒是把姥姥家几口人给记得挺清楚。
  “行,妈妈明天问问,看看哪里有教武术的没。”这会儿少林正火,全民武术热,说不定少年宫有武术班啥的呢。孩子自己想学的东西,别管学不学得成,雪雁是肯定支持的。
  “我们班王雪妮可厉害了,还会劈叉呢。老师都说她武功好。”小风上了半天学,对他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小兴奋的心情,抑制不住要跟亲妈分享,话都多了不少。
  “人家那个舞可不是你想的那个武。”雪雁反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小子是看人家小姑娘下叉,以为是武功呢,自己发散思维想到武侠片上去了,回来才说要学武功的吧?
  行吧。别管起因是啥,目标是好的就行。
  第二天,雪雁还真就找人打听哪里有武术班了。她摆摊卖吃食的,生意还很多,每天都是两三百三四百的顾客,除了火车站和医院,生人多,市场和大学门口,绝大部分都熟客,认识的人多着呢。打听事儿最方面。
  少年宫还真有武术班。学费也不贵,一个月才五块钱。
  当然了,这是对她来说不贵。一般的双职工家庭,这会儿一个月多说也就一百多块钱,拿五块钱出来给孩子报兴趣班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周末开班,多大的孩子人家都收。
  雪雁都没时间去实地问问,这些消息都是从顾客嘴里拼凑出来的呢。更别说接送孩子上课了。
  也是赶巧了,一个巷子里住着隔了三家的邻居,房主姓霍,叫霍兴家,是光复路上国营二商店的主任,女主人是居委会的,家里三个孩子,最小的是计划生育前一年出生的,比小风大一岁。人家孩子在少年宫学围棋,家里老人都退休了每周接送孩子上下学。霍家人不错,很和善,也是老主顾了,特别是雪雁开始卖粥之后,每天都是趁着雪雁没出摊之前来买几份粥。本来就是邻居住着,一来二去的,都处得不错。听说雪雁给孩子报了武术班,就说顺便帮着接一下就行。
  他们住得这一片儿,离着哪里都不远,是整个C市最繁华的地方。少年宫就在得胜公园里面,走路也就二十分钟。
  有人帮忙,可是省了心了。
  雪雁只在头一天上课的时候,抽了半天的时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