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古代小清新-分卷阅读106

只是把王奉宁遣回去安歇了,自己和宋先生两人在书房秉烛夜谈。
  师徒两人一别经年,虽然时常有书信来往,王奉安也不曾短了孝敬,但毕竟有许多话是信里无法言说的,此时在等下追抚今昔,不觉便说到了三更时分。王奉安也将心中最深的忧虑说出,“姜相公虽然是正人君子,但南人多诈,党附他的却是一群小人。此事干系实在太过重大,且以两家的亲疏来说,官家心思属谁,实在并不难猜,七殿下若是肯暂且容让作伪,做出心向南学的样子,也许局面还能好上几分。如今官家点了三哥为榜眼,又召先生入京讲学,心思是好的,却只怕南党不满足于状元之位,连左右榜眼一道,是要占尽了这三鼎甲的风头去。”
  将宋栗点为榜眼,又说起了右榜眼为宋家郎所留的话,官家的心思已经是昭然若揭,更算是对宋学的一个表态:经过连年的互相倾轧,官家已经彻底对北党失望,对分裂独立出来的宋党,则是希望其安于榜眼辅佐之位,不要和南党争夺朝中的主导权。
  这对宋学来说,也是很能接受的安排,宋学和北党分裂以后,朝中已经没有多少重臣,只以他王奉安为最尊,虽然赤帜是有,但却缺少羽翼。怎么说都要等到五年、十年以后,书院的学子们从选海中超脱出来,方才算得上是一党,现在就是想要和南党争辉都没有力量。再者,官家身子不算太好,现在也无谓太过争取,说穿了,十多年后,七殿下登基,宋学羽翼丰满,到时候朝廷大势发生转移,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南党对这样的安排却未必会和宋学一样欣然,南党、南学要争夺的,是本朝的道统,焉能接受人亡政息的结果?他们是不会满足这十多年的风头的,即使不说十多年后的事,于现在的朝中,也未必会容忍心腹之地出个宋学……官家有官家的心思,姜相公有姜相公的心思,南党又有南党的心思,这诸多心思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就是现在东京错综复杂的局面。宋先生又偏偏是天下文宗,行事也有诸多限制,不是说想怎么办就能怎么办的,这般计较下来,王奉安对于他的东京之行,的确是顾虑重重,怎么都不能放下心来。
  “具体如何行事,现在也不是你我能决定下来的。”宋先生却道,“别忘了,奉安,我之进京,是七殿下运筹帷幄的结果。陈珚此人,我很了解,若不是有自己的一盘打算,是不会如此行事的,我猜他在京中是已经设法努力笼络过南党,只是成效不彰,这才索性说动官家召我进京,以此破局。进东京以后,你设法见他一面吧。”
  王奉安素知老师有识人之明,见他对七殿下似乎很有信心,也就稍解忧虑,点头称是,为了缓和气氛,他又提起了奉宁和三娘的亲事。“……此事断断续续,说了也有一年了,我和先生之间不是外人,也就不外道,先生今日看着奉宁若是好,不妨便乘着在家方便,换过婚书,将此事定下来?”
  “这……”提起此事,宋先生却又有了些犹疑。
  王奉安心中有些吃惊,“先生,可是觉得奉宁有些轻浮?他这是见了三娘——”
  还欲再为奉宁辩解时,宋先生却已是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此事,不可为外人道也,奉宁人才,我是很满意的,料你师母也不会有何不满。只是……为奉宁将来计,此事最好还是等七殿下大婚以后,再行计较。”
  王奉安只觉毛骨悚然,“先生是说——”
  “他们二人倒是清清白白,并没有什么委曲。”宋先生摇了摇手,“只是三娘和他素来交好,殿下难免有些牵挂,之前周家有子,本来和三娘亲事将成,殿下使人送了口信,不多久他就回东京去了。以殿下口风,是务必要为三娘挑个十全十美的夫婿——也是他少年意气,想来过上几年,自己成亲以后,这份惦记也就淡了。”
  他说得坦然,也教王奉安生不出什么不好的怀疑,说到末了,更是微微一笑,“自然,若是奉宁介怀此事,那便就此作罢,也没什么。”
  王奉安心念疾转,权衡了一番利弊,方才谨慎道,“先生,此事还容学生和奉宁先商量一番,再给您回话。”
  一面说,一面又想到了三娘的绝世容颜,以及两父女即将上京的事实,又想到宋学将来,一时间浓眉紧锁,心念电转间,又加了一句,“不过以学生对他的了解,奉宁多半是不会就此吓倒的……”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了,晚了点,大家见谅~

☆、第67章 培养

  宋竹并不知道自己的婚事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甚至牵扯到了宋学的前途,也不知道家里对于陈珚的心思是这么个看法,为了避免王奉宁的前程将来被无辜连累,竟是打算把她的亲事拖到陈珚成亲以后——当然,她更不知道,为了避免陈珚对她‘难以忘情’,日后硬要把她纳入宫中,王奉安已经决定,宁可牺牲族弟奉宁一人的前途,也要让宋竹在抵京之后就和王奉宁把亲事定下。她所知道的,也就是王师兄一行人会和他们父女一起上京而已。
  对此事,宋竹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宋家、王家关系密切,小时候王师兄和师嫂都经常带她玩儿,虽然现在她年纪长大,不可能再和以前一样做个绕膝的小女儿,但感情上的亲近还是在的,再者,小王龙图身为朝廷命官,随扈不少,和他们一道走,一路都有人服侍,她需要操心的地方也就少得多了。
  她想得不错,宋学很注重对师长的孝敬,王奉安更是天下间尊师重道的表率,王家本来就是当地豪商巨富,小王龙图这些年仕途得意,家里几门生意赚头也不小,他自己自奉没有多么奢侈,但孝敬宋先生是从来也不吝惜钱财的,两人分开时尚且如此,如今一起上路,又怎么会让宋家人受一点委屈?他的那帮子元随,一个个揣摩主子的心意,对宋先生和宋竹,比对主子本人还要更客气。
  宋竹倒也不缺别人来奉承,她一个女儿家,虽然做了男装打扮,但也不可能接受那些元随的服侍,只是她怕父亲不拘小节,路上饮食不周,坐下病来。如今有小王龙图一帮子人照看,一行人三餐都能吃热水、热饭,休息时候也能睡上干净的被褥,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一次上京,由于宋先生行囊不多,小王龙图等人又有时限,就都是骑马过去,并没有驾车拖慢速度。宋竹也是因此受益,虽然她今年十五岁了,但还是照旧可以骑马,而不必坐车——只是宋先生给她下了死命令,这一路上只有在房间里才能脱掉帏帽,但凡是跨出房门一步,就必须把自己的脸给遮起来。
  宋竹也察觉到自己的容貌这两年来可能是又有一定变化,证据就是她的名声似乎越来越响亮了,出入父亲书房时,偶然和师兄弟们照面时,他们的反应也有些大。这一点在几年前,本来能引起她的窃喜,被她归位有利于自己婚事的因素。不过现在她完全看淡这些,因此倒是很无所谓,不过既然父亲这么说了,她也知道宋先生是怕自己招惹麻烦,为了宋家的名声,上路以来一直严格执行这条规定,非但如此,在路上也尽量减少说话,一般都是和养娘两人落在队伍中后部,很少和别人搭腔。
  虽然能骑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官道两边的风光,但受到这重重限制以后,旅途也变得无聊起来,宋先生和小王龙图一路走来极为有兴,即使不可能走走停停、吟诗作赋赏玩景色,但这两人都是博闻多识之辈,一路走一路议论沿路乡镇的古今变迁,两人投机得不行。而宋竹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坐在马背上,默不作声地和酸痛的脊柱对抗。
  也是因为这份沉闷无聊,当王奉宁缓下步子,过来和她聊天的时候,宋竹还是满欢迎的。即使两人有婚姻之议,似乎她不该表现得太热情,应该矜持一些,才体现出女儿家的金贵,但……管他的呢,反正王家和宋家好,也不会因为她多说了几句话,便四处去说宋家姑娘的坏话,宋家的名声是败坏不了的。
  至于王奉宁会不会因此不喜欢她,宋竹也不是很在乎,反正他来搭腔,就证明他想和她说话,如果又因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