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好哥哥人生-分卷阅读422


  等吃完早饭,林淮玉打了个电话给叶列娜教授,向她请假。
  得知林淮玉要去录音室录制个人弹奏版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叶列娜教授是非常赞成的,还说要过来看看。
  林淮玉他们跟着阿加丰诺维奇先生去了俄罗斯最好的录音室。在录音之前,李凤念作为经纪人跟录音室的负责人商量了一番。准确来说,跟人家录音室的负责人讨价还价了一番。
  等叶列娜教授和罗蒙洛索夫教授他们赶来的时候,林淮玉正准备录音。
  阿加丰诺维奇先生带林淮玉来的录音室是俄罗斯最好的录音室,俄罗斯的音乐人都会在这家录音室录音。像罗蒙洛索夫教授他们和这家录音室有合作,他们的专辑唱片也是在这家录音室录制的。
  俄罗斯这家录音室的设施完全不输给法国和德国的录音室。林淮玉录制一上午就录好了。
  其实,林淮玉弹奏第一遍的时候就非常好,但是录音室的人让他多弹奏几遍,然后选最好的一个版本。结果,林淮玉一遍比一遍弹奏地好。录音室的人怕他再弹奏下去,永远都选不出最好的一个版本,没办法就选取了他弹奏的最后一遍。
  林淮玉弹奏的效果非常好,完全不需要录音室修音。录音室的人告诉林淮玉,三天后来拿胶片。
  录音室的人还提前跟林淮玉预定了他这首第一钢琴协奏曲的胶片。这首曲子太了不得了,录音室的人都听呆了,他们怎么可能错过这么好的一首曲子。
  从录音室走出来,林淮玉的心情是有些小激动的,因为他即将拥有他这一生中第一张录音唱片,虽然只有一首曲子。
  李凤念拍拍林淮玉的肩膀,鼓励他多创作几首曲子。
  林淮玉被他姑婆这句话逗笑了,创作曲子又不是买白菜那么容易。
  罗蒙洛索夫教授觉得林淮玉应该再创作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还说他不要忘本,毕竟他先学习的是小提琴,而且学了十几年。
  林淮玉听到这话,赶紧乖巧地表示他一定会创作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的。
  就在此时,远在柏林的亚德杰斯把林淮玉写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拿给了卡斯利尔先生和柏林爱乐乐团成员们看。
  卡斯利尔先生他们看了后,当然没有任何意外地被震惊到了。他们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做出来的曲子,不过他们也知道亚德杰斯先生不会骗他们。
  亚德杰斯先生向卡斯利尔先生他们详细地介绍了林淮玉的情况,并且把林淮玉在柴可夫斯基音乐上的演奏的录像拿来给他们看。当然,还有林淮玉昨天弹奏他自己做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像。
  卡斯利尔先生他们看了后,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亚德杰斯先生跟卡斯利尔先生说了下他这次除了采访他们,还想请卡里斯尔先生收林淮玉为学生,还希望柏林爱乐乐团能和林淮玉合作这首第一钢琴协奏曲。
  卡斯利尔先生虽然被林淮玉的才华惊到了,但是没有急着立马答应收他为徒,他表示要亲眼见过林淮玉后,再决定教不教导他。不过,柏林爱乐乐团会跟他合作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亚德杰斯先生知道卡斯利尔先生收徒很严格,没有见到林淮玉本人,不会轻易答应的。不过,他相信卡斯利尔先生见到林淮玉本人后,一定会收他为学生。
  林淮玉他们在去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之前,他和李凤念去了商场买东西。
  李凤念已经叫人翻译好前两天的十几份报纸,打算今天寄出去。当然不能只寄报纸,还要寄一些其他的东西回去。
  他们两人买了不少吃的、穿的、用的东西,跟着十几份报纸一起寄回了国内。
  李凤念还寄了一张渣打银行卡给李箴,银行卡的密码是林淮玉的生日。
  国内的渣打银行还在,所以李箴能从这张银行卡里取出钱来。
  三天后,林淮玉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音胶片制作好了,然后阿加丰诺维奇先生拿着录音去在俄罗斯古典音乐电台播放。
  俄罗斯古典音乐电台和《古典音乐》杂志是一家的,阿加丰诺维奇先生让电台在这段时间里,天天播放林淮玉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果然,不出阿加丰诺维奇先生所料,林淮玉这首第一钢琴协奏曲面世后,就掀起了巨大的轰动。


第229章 年代(80)
  “林”第一钢琴协奏曲公布后, 犹如飓风版席卷整个欧洲,而且所到之处连个渣都没有。
  凡是听到这首曲子的人都被会深深地震撼到。第一乐章听得人热血沸腾,第二乐章听得人哀痛悲凉。
  第一乐章有多让人热血火热, 第二乐章就有多让人悲伤。这两个极端的情绪,在所有听众的心头上刻下一道很深的印记, 这个印记久久不会消失。
  有人说林淮玉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就是一部战争电影,场面既宏观又苍凉, 让人深陷其中。
  听林淮玉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这双重体验,有着双倍的影响,紧紧地抓住每个听众的心。
  懂古典音乐并喜爱古典音乐的人听到林淮玉这首钢琴协奏曲 , 就会深深被它的旋律揪住心, 久久不能从中恢复过来。
  林淮玉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除了旋律深深地抓住人心,还有超高的技巧也让听众们津津乐道。
  他的这首曲子需要很高的弹奏技巧,虽然跟李斯特的《钟》所需要的技巧不能相比, 但是一般人想要演奏好他这首曲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再说,这首曲子并不是炫技之作, 所以所需要的技巧并不是非常难。
  在古典音乐中, 其实有不少反战曲, 但是像林淮玉这样大开大合, 大悲大喜的曲子很少。
  一般的反战曲, 从第一乐章就开始铺垫, 然后循序递进地进入反战。而林淮玉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却不是这样,它的第一乐章非常热血沸腾, 听了后会想冲上战场杀敌, 这不是其他反战曲有的。
  它的第一乐章一直持续激昂的旋律, 直到最后才出现一声尖利的旋律,随后激昂的旋律才变得“温柔”起来,然后就直接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一开始就非常悲伤,完全没有给听众任何心里准备。你说它的情绪转换的突兀,但是其实一点也不突兀。
  有人形容说林淮玉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就像是上一秒他和朋友们正在欢呼高兴,下一秒就死了一个朋友,没有任何征兆,但是却又理所当然。
  还有人说第一乐章最后的那声尖锐声是点睛之笔。虽然一开始听到的时候,会觉得这一声尖锐的声音会很突兀,像是弹错了音一样,但是人们听到的时候,心中就隐隐约约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不出人们所想,在尖锐声过后就是悲伤。
  阿加丰诺维奇先生在《古典音乐》杂志上对林淮玉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和点评。首先从技巧上分析,之前介绍过这首曲子有很多音,比如说回音、颤音、上下波音等,还有平均律。不止如此,林淮玉的这首曲子还多了一份“意外感”,这份意外感有几分莫扎特的味道。
  意外感指的是让人意想不到。用通俗简单的话来描写的话就是在第一乐章的时候,一直保持着激斗的旋律,但是这个激斗的旋律并不是一样的,而是不同的。在第一乐章的开头,旋律就非常激越,然后听众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在第一乐章的四分之二处会有不同的旋律,这个认为是对的。但是,在四分之三处,听众们以为还会有不一样的旋律,结果这处的旋律竟然和四分之一处的旋律一样,这是听众们意想不到。
  就在听众们以为四分之四处又会像刚才一样出现差不多的旋律,结果最后一小部分的音乐直接和前三部分的音乐完全不一样,让听众们完全摸不着头脑。
  阿加丰诺维奇先生说林淮玉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有莫扎特最后钢琴奏鸣曲的几分影子。其实,他说的没错。自从学了钢琴后,林淮玉经常在系统的图书馆里练习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
  叶列娜教授他们见林淮玉的钢琴弹奏水平一次比一次好,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