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红楼多娇-分卷阅读38

条,乃先帝心腹重臣。徐大人的姐姐更是宫中的老太妃,因为这个,新君一直不好对他出手。你可拿着我的名帖与之结交一二。”
  但凡有大案子出现,必定要经历三司会审,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缺一不可,新君一上位就将刑部把持在手中,看样子大理寺也支持不了多久。
  “先生,还有第_0_san_0_gu_0_shi_0_li呢?”邢忠不见老尚书提到都察院,忙问。
  老尚书沉吟良久,才道:“都察院干着天下人最惧怕的活儿,却也是人人羡慕的活儿,叫都察院的人盯上从没好果子吃。如今的都察院和老夫年轻那会儿可是大不一样喽,都是心狠手辣的家伙,一个比一个年轻,却又一个比一个奸诈狡猾,天下百官的私密事儿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我不喜欢那些后生,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刑名之学,不过是以暴制暴的莽夫罢了。”
  ************
  PS:小荷上了强退,所以这一周会加更,大家等着小荷爆发吧!YES!
  
35、恩将仇报误作忠良(求推荐、收藏)
  (谢谢小光的圣诞袜!超可爱啊!)
  都察院从前朝开始就专门负责官吏考察黜陟等事宜,甚至代天子出巡,考核一方大员,大事凑请皇帝裁夺,小事更可自行主张。都察院权力如此之重,所以规定御史必从进士及监生中有学识并通达治体者选任。然而从本朝永贞皇帝开始,都察院单分出了一个官署名唤镇抚司,做为监察百官之用,此官署虽然隶属都察院,但大事小情却不用都察院出面,而是直接向皇帝报备,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甚至无需官府或是刑部过问,大街之上便可擅自抓人。
  太上皇乃是仁君,对永贞皇帝的做法有些不认同,多年下来渐渐废止了镇抚司,谁知新君一上位,不但重新启用,甚至有倚重的迹象。
  老尚书无奈的一叹气:“我是老了,弄不明白新君心里要做什么,只是镇抚司权力渐渐过大,势必要夺去刑部和大理寺的一部分恩宠,三家你咬我我咬你,也不知是福是祸。”
  邢忠搀扶着老人慢慢走在石径小路上,低声笑道:“学生不过是个小小的六品主事,不过别人说什么我做什么,搀和不进去。再者说,我一门心思研究刑名之学,和镇抚司也无利害关系,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妖魔鬼怪是找不到学生头上的。”
  老尚书点点头,笑道:“这我就放心了。也罢,我就好人做到底,替你写一封书信就是。御史台虽然管不着镇抚司的事儿,但两家好歹在一个衙门里办差,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我和御史台的老儿张文远是旧交,万一有个大事小情,你拿着我的拜帖去求一求,他最会给我这个面子。”
  邢忠早听说,老尚书大人当初离京的时候不愿意留人情债,连自己的两个孙子进国子监读书,他也没托人找关系,现在却肯为自己欠下御史台一个人情,叫邢忠如何不感动?
  邢忠就要行拜师礼,老尚书已经一把扶住了他,笑呵呵道:“端先应该明白我,老夫最不在意这种礼节之术,倒不如叫你家岫烟丫头好好露一手,做几个拿手的小菜,也叫我在你们临走之前回味回味。”
  老尚书偶然吃过邢岫烟做的一道剁椒鱼头,顿时惊为天人,从此只要来邢家,必叫岫烟做一道拿手菜招待他,老小孩儿一样的性格。老尚书爱吃,岫烟也爱做,她知道爸爸的本事有一半是老尚书教的,就变着法儿的讨好这老头,一年多下来,老尚书不但得了个好学生,更和岫烟成了忘年交。
  一想到邢家的丫头进京,老尚书顿时有些感伤:“邢丫头走了,从今往后可没人给我做干烧桂鱼喽!”
  邢忠闻言不免想到此番进京的另外一层目的,就是为了一双儿女。邢忠脸色豁然阴沉:“当年无心之举,不成想却救了条恶狼,幸好岫烟提前有所察觉,可顾家从此却是缠上了我们。”
  老尚书是邢家的常客,对此事早有所闻。
  两年前邢家的丫头在乡下救了个少年,偏巧少年还是两江总督的庶子。邢家不但好生招待了顾二郎,更派人往总督府送信报平安。邢忠夫妻俩当初还以为顾二郎就是个不得宠的,谁知他母亲不但是两江总督顾培生的心爱姨娘,更是个手段毒辣,野心不安分的主儿。
  邢忠夫妻俩与之几番接触下来也渐渐察觉,或许当年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个顾二郎根本就是打算谋害庶弟,不想搬石头砸自己,险些成了困兽的美餐。邢忠便要家下人把好大门,但凡有顾家的人来,就说老爷太太们不在家。如此几次,顾二郎有所察觉,索性撕破了伪善脸皮,央着他母亲叫媒人来邢家,要娶岫烟做贵妾。
  别说邢忠当时还是个七品县令,就算不是,也断然不会叫十四岁的女儿去给人做小老婆。
  邢忠和卢氏气的将媒人赶了出去,从此得罪了顾家姨奶奶。好在两江总督顾培生不是糊涂人,对姨娘的胡搅蛮缠数落了几次,那位姨奶奶倒精明,见无法在官场上给邢家下绊子,就掏了自己的私房钱,也在苏州开了家糕点铺子,且从卢氏手下挖走好多能人。
  卢氏的买卖受到重创,连卖身给邢家的那些奴仆也开始消极怠工,白日吃酒晚间赌牌,将好端端的一个铺子弄的乌烟瘴气。
  白友善见大势不对,忙要后撤,不但收回了在太湖的三间铺子,更逼着邢家分银子。卢氏可不是一味逞能的人,她忙准备一份厚厚的大礼前往总督府。只呆了半日,顾培生的夫人就认了卢氏做干妹妹,更叫她那个差点被害死的庶出三子给卢氏磕头。
  这一举无疑打了姨奶奶的脸,顾夫人对待不守规矩的小妾是从来不会心慈手软的,没多久,顾家姨奶奶的糕点铺子就因为经营不善而关门大吉,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不说,还被顾培生好一顿责骂。
  白友善叫她夫人涎着脸再去邢家商议合作的事儿,卢氏却笑着告诉白夫人,她的那一份已经给了干姐姐顾夫人,今后买卖再无白家的份儿,那些账册子也就不劳烦白夫人每每查阅了。
  白夫人气的青筋突起,晚间回了家添油加醋的都告诉了白友善。本以为老爷会为她做主,毕竟白夫人这几年从邢家的买卖里吃尽了甜头,她可舍不得放开这一笔赚钱的买卖。谁知白友善在书房里苦思一宿,第二天兴冲冲拿了那三间铺子的房契,竟是倒贴巴结了顾培生。
  卢氏不管这个,她将心思坏透的仆役卖了十之_0_ba_0_jiu,而且让牙婆子在卖人的时候跟人说好,他们是不听原主家的话才被撵出来的。
  这些人在邢家的铺子吃的饱穿的暖,每月还有月钱拿,年岁一到就能脱籍,打量整个苏州城都没这么好的东家。可他们偏偏猪油子蒙了心,被人唆使干那缺德的事儿。
  任凭这些人如何辩解伸冤,卢氏一概不听,前脚才发卖人,后脚就叫了牙行选更稳妥的仆役叫自己瞧。苏州城都知道县太爷家宽厚待人,挤破了头要往这儿来,那些背主的家伙们悔青了肠子,却自知再也回不到邢家来了。
  邢忠和卢氏对顾培生的姨太太和庶子可不敢掉以轻心,等了小半年再也不见有动静,而且顾培生对邢忠的政绩多有褒奖,邢忠也就以为对方胸怀宽广,早就放下了此事。
  怎承想,两个多月前,吴县里渐渐有了不好的风评,矛头直对准岫烟,说岫烟早对顾二郎产生了私情,因顾二郎不肯娶她为妻只愿纳妾才惹出了一年前的风波。
  明眼人都能瞧出里面的猫腻,那会儿邢家小姐才多大,还是不懂事的孩子,绝不会花痴似的缠着顾二郎。但是谣言并未止于智者,又渐渐有风声传出,说邢家的小少爷原是捡来的孩子。
  邢忠和卢氏清楚流言的厉害之处,他们这才起了离开苏州的念头,毕竟在吴县知道正德非邢家亲生的人实在太多,在正德没有成年之前,他们一家不敢冒险让正德知道。
  离开是迫于无奈,但邢忠和卢氏却从此忌恨上了顾二郎,暗暗发誓有朝一日要讨回这笔怨气。
  老尚书无奈的拍了拍邢忠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