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红楼林家夫人-分卷阅读222

事和她家没什么关系,虽有一分好奇心,却怕被人怀疑刺探宫闱内幕,反倒牵连家人,倒不如不闻不问的好,而小瓜尔佳氏可能就是因为皇后的缘故,纵是关心,也多是关心与皇后娘娘有关的事,会下意识的避开其他人的消息,也怪不得她两个在这方面没有富察涵雅消息灵通。
娘几个说着闲话,不觉又是掌灯时分,林海和林暄下班回来,一家人同坐在花厅内用饭。如今林家人口渐多,不好像前几年那样一张桌子吃饭,故而分位男女两桌,林海带着林暄、林晗和林琛小哥俩一桌,魏紫带着小瓜尔佳氏、富察涵雅、林妹妹一桌,小林昉单设一个特殊座位,紧挨着小瓜尔佳氏,席间自是寂静无声,就是两岁的林昉,也不会在吃饭期间吵闹。
饭毕,按例是林家一家交流感情的时间,林海和林暄会把外面的事跟家里人讲讲,一来可以开阔家中女眷的眼界,二来也不至于因为不了解形势而犯错,而魏紫等人也会把家里的事跟男人们唠唠,让他们知道持家不易,有话题可聊,总比没话说要好得多,不管是母子还是夫妻,感情都是处出来的,一点点小事虽不起眼,却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女人们知道的小道消息对男人们来说,也并不是全无用处,从家中女眷的教养性格,很能看出些东西来的,比如一个张狂跋扈的主母,一般教不出什么明理的子女,而一个刻薄吝啬的夫人,背后通常不会有大方和气的夫婿;谁家与谁家走得近,谁家和谁家有隔阂,谁家有升迁的希望,谁家正走下坡路,在夫人们交际时统统都能体现。
因白天说到王家的王仁,林海消息更齐全些,就对众人说道:“王子腾远在福建,家中子弟难免放纵些,他倒是个能吏,可惜子孙不继,两个儿子没一个成器的,非但不能光耀门楣,反而净给家里惹祸。前些日子王仁被简亲王收拾一顿,我听说他还想找宫里的娘娘给他撑腰,舒嫔也是糊涂,仗着怀有皇嗣,在简亲王福晋给皇后娘娘请安时给人脸色看,似乎还说了些什么,皇后娘娘虽顾着她肚子里的皇嗣,到底禁了她的足,王仁才老实了。”
魏紫奇道:“你怎么也关心起宫里贵人们的事来?”
“皇后娘娘发作舒嫔时,妹妹也在宫里,回来就使人给我传口信,让咱们家离王家远些。”
“这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一点信儿都没听说?”
林海笑道:“母亲素来对这些事不关心,我就没告诉您,您只管在家安享晚年,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想出去逛就带着人逛去,别的事都有儿子呢,何况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跟咱们家也没多大关系,何苦让母亲听了烦心?”
魏紫一叹:“儿子啊,这么多年你还是不了解你娘我啊,我其实挺喜欢看戏,这些人演的比戏台子上的好上万倍,你不说给我找点乐子,连送上门的都不让我知道,真是伤为娘的心啊!”
“……儿子错了。”林海抽抽嘴角,老实认错,不过心中却坚决认定要让那些不着调的消息离老娘远些,省得让老娘跟着学的更不着调。

第一百九十九章、薛家母女

林家母子和乐融融时,自然不知道贾家又一番闹腾。原来贾家的宝贝蛋贾宝玉回来时,听人说贾母有给薛宝钗说媒的苗头,当时就犯了痴病,又哭又闹的不许家中姐妹嫁人,贾母心中有气,只能暂时按捺下去,耐心哄着贾宝玉,又拿话宽解他,才算平息下来。
及至晚间无人时,贾母靠在床上,只鸳鸯一人给她捶腿,贾母半合着眼,说:“鸳鸯,你成日在府中走动,听到的话多,可知家里人是怎么评说薛家母女的?”
鸳鸯说:“我也没听到几句,就是说薛姨太太和善,宝姑娘随分从时,人又大方和气,小丫头们都喜欢和宝姑娘玩。”其实府里上下夸薛宝钗者众多,不过她身为贾母跟前第一得意人,知道贾母对薛家母女不像表现的那么待见,所以不敢多说。
不过贾母是什么人,人家对宅斗可是门清,只听她冷笑一声,说:“真真是好盘算,不过是个商女,还是客居咱们家的,不说安分守礼,反倒处处压咱们家姑娘一头!果真上不得台面。”
当她不知道啊,那薛宝钗才来多久,下人们都满口称赞,又说她为人和气,又说她才学出众,又说她规矩守礼,自己家三个姑娘倒退了一射之地,堂堂国公府的千金小姐,难道还不如一个商家女?这里面若没有她那好儿媳妇示意,她的史字就倒过来写!
鸳鸯见贾母生气,忙柔声劝道:“老太太快消消气,凭宝姑娘如何。只是亲戚家的姑娘,难道还能长久住咱们家不成?老太太喜欢她,多叫她过来玩几回,您要不想看见她。不理她就是,您是家里的老封君,谁不敬着您啊。何必跟外人生气?”
贾母笑笑:“还是鸳鸯丫头会说话,哼,我不点头,她们就是做再多又有什么用?”
荣禧堂,王夫人也和薛姨妈正在闲话,王夫人同样满心不忿,对着薛姨妈抱怨:“……仗着她是老太太。把持着宝玉,我的亲生儿子,身边的事我却一点儿插不上手,我若是连选儿媳妇都不能,以后这个家哪儿还有我说话的地方!”
薛姨妈同样心中不愉。不过有些话不是她能说的,少不得劝慰王夫人几句,姐妹俩絮叨半晌,薛姨妈才回梨香院去,又见女儿薛宝钗正在屋里做针线,难免唠叨上了:“我的儿,这早晚做什么针线,仔细眼睛!刚才你姨妈跟我说,今儿家里来了什么林姑爷家的人。老太太还问人家家的哥儿,说想给人说一门好亲,又把你夸了又夸,你说她是个什么意思?我儿这么好的样貌,这么好的性子,难道还配不上她家宝玉?你姨妈对你可是满意的很。偏她总是阻扰,那林家哥儿有什么好的,亏的人家早订了亲,省得她乱点鸳鸯谱!”
薛宝钗嘴里暗暗发苦。认真论起来,她的见识可比母亲和哥哥强多了,当初王夫人来信邀她一家进京,借了他家五十万两银子,许诺会让她嫁给贾宝玉,这些事母亲瞒着哥哥却并不瞒她,她心中并不乐意,劝了薛姨妈几次,无奈她执意不听,她也没有办法。
等到了京城,薛家一家住进梨香院,薛宝钗和贾宝玉的接触渐渐多了,心里更看不上贾宝玉,认为他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薛宝钗本就比贾宝玉大两岁,女孩子又比较早熟,在这个女孩子十四五岁就要嫁人的年代,十一岁的薛宝钗对自己未来的良人也有自己的期望,她希望对方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希望对方能够封妻荫子,而贾宝玉,明显不是她所期望的那种人。
所以,虽然薛姨妈暗示她多多亲近贾宝玉,她也一直不大主动,在她心里,还有另一层更深的期望,她家是包衣藉,她是可以小选入宫的,虽说入宫是做宫女,但是,太上皇时,就有人以宫女之身侍奉皇上得以封妃,薛宝钗认为,以自己的姿色手腕,未必会比那些人差。
不过这些话她暂时不想跟薛姨妈说,她是心有成算之人,在事情不是十拿九稳之前,不会泄漏口风,所以,她虽然不主动去找贾宝玉,但是贾宝玉来找她,她也是照顾周到,因而贾宝玉并未察觉她的冷落,反而一心一意觉得他的宝姐姐贴心。
薛宝钗了解过贾家的姻亲,她认为林家算是其中最出众的,不但林姑父身居高位,林家还有一位姑太太是亲王福晋,因而当薛姨妈说贾母有心撮合她和林家公子时,她其实有些心动,可惜林家公子已经定亲,她那一刹那的心动马上消失于无形,面上仍是一副端庄的样子,嘴角含笑听母亲抱怨。
等薛姨妈的抱怨告一段落,薛宝钗才轻笑道:“妈且不必生气,我早说过,姨妈家长辈仍在,未必能事事做主,妈不要想太多,横竖我又不大,暂且往后看吧。”
薛姨妈说:“我的儿,你放心,你姨妈会给你做主的,妈也不舍得你受苦,咱们家虽是包衣,你也是从小金尊玉贵的,妈可舍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