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红楼巧丫鬟-分卷阅读48

年心事十年灯
  如今史太君身边,草木辈大丫头,尚有杨梅、芙蓉和芍药三个,杨梅是头儿,大约明年六月份要出去嫁人。
  如今,因老太太舍不得,仍旧身边伺候。
  老太太身边大丫头,容貌性情出挑不说,言行举止,为人处事,都差不了大格去。老太太不怕你有本事长好,就怕你模样丑不会看眼色不伶俐,所以身边没有笨,只有装憨儿。
  因着杨梅他们这一茬儿太过出挑儿,尤其杨梅,元妃省亲时候,相公已经升上了五品官儿,正经官太太,身上有了诰封。即便后来鸳鸯等人,比人家,差了一大截子。她之后大丫头们,除了鸟儿便是首饰上东西。
  如今柳儿尚且担心,不知老太太会不会给她改了名,珍珠翡翠用差不多了,鹌鹑鸬鹚鹡鸰水鸭子什么,你也得接着不是。怕如今袭人去了宝二爷那里,留了珍珠空儿,弄不好落她头上,膈应人不算外,实难稀罕起来。
  不过显然她多虑了,如今柳儿,二等丫头,还不老太太眼里,没到赐名份儿上。真等她混上大丫头,再忧心罢。
  虽然现很多事情跟前世不同了。
  杨梅现今着力调、教鸳鸯,慢慢把手上差事交接,鸳鸯琥珀等后提上来,也正逐渐上手,所以平日里主要是陪老太太说说话,提点教导别丫头,倒不是很忙,抽空儿还能做做针线当嫁妆。
  现今看着柳儿鸳鸯两人,鸳鸯因比柳儿大几岁,高了半个头,容貌不过中上。7k7k1越发显得柳儿小巧精致。但其目光清澈平和,不卑不亢,将来又是要伺候大姑娘,杨梅不免高看两眼。
  以她跟着老太太十几年见识,自是能看出柳儿不凡来,当下便有心交好。
  “你既姓杨,跟我也算本家了,老太太既然把你交给我,往后我少不得要说你两句,打骂也是有,你可愿意?”
  不论如何看好,也得看是不是个识得好歹,好柳儿倒也没负她所望。
  “还要杨梅姐姐鸳鸯姐姐,多多指点柳儿才是。柳儿刚来,什么都不懂。有做不对,姐姐们管说。柳儿再蠢笨,这点儿好赖还是晓得,还望姐姐们多多费心,只管说就是了。若含怨,岂不是柳儿没人心么。”
  杨梅微笑点头,比她预想机灵,遂道:“你鸳鸯姐姐如今和琥珀一起住,我倒是一个人,你且搬过来先跟我一起。平日先给你鸳鸯姐姐打个下手,用心学着,别将来到了大姑娘跟前,丢了我和你鸳鸯姐姐脸。”
  柳儿应了声是,心里万分感激。
  一接触便知杨梅不凡来,也是真心交好她。
  自家言明照应她就算了,一句话点明,既让鸳鸯多照应自己,也暗示鸳鸯,自己不会同她争什么,早晚要回大姑娘身边,只应交好不必防备。
  以鸳鸯聪慧,自然一点就透,对柳儿也分外和气些。
  随后赖嬷嬷派人给柳儿送来行李,鸳鸯又安排小丫头,给她领了铺盖妆奁箱笼,柳儿算是正式贾母后院落了脚,跟杨梅睡里外间,她住外间,比冯府那板壁隔小间,不知宽敞多少。
  虽说也没有正经桌案,可梳妆台却是正经东西,写个字描个花样子,绰绰有余。不必说还有个炕桌,冬日里坐外间短炕上,做做针线描描画样子,窗明几净,应是很惬意。
  如今对柳儿,这些事情,都是一种享受。
  过去那几年,做针线可不都是偷偷摸摸么,比做贼还不如,好歹人贼,白天也可以偷鸡摸狗,出来疏散疏散。
  杨梅知道柳儿针线不错,当晚私下里提点她,早晚跟着鸳鸯学着伺候。没事儿时,多跟琥珀和鹦鹉做做针线,这两人性格好,因针线好,管着老太太家常琐碎穿戴,多帮帮她两个打下手,自有她好处。尤其鹦鹉,老子娘得力,嘴些,心地却不差。
  府里主子也都好说话,别人还可,只少跟宝二爷嬉闹,究竟为何,杨梅到底没说什么。
  至于杨梅自己,明说了,她呆不上多久,如今能提点她多少算多少,以后还得看柳儿自己本事。
  柳儿千恩万谢,不少事情她虽知道,但人家一片心,却不能辜负。尤其宝二爷事情,心里明镜似。她还没怎么呢,就被撵出去夭了。真要怎么了,还不让太太直接剐了。
  即便有什么,也别给人看见;即便给人看见,好有他不能说给人听缘故。
  就像袭人姐姐似,甚至碧纹。
  人傻不能怨主子不宽厚,这世还有什么不明白。
  柳儿当丫鬟规矩,一向都是从贾府继承,这几年虽说有些疏忽,遇到主子也不甚讲究,到底已经深入骨子里,却没全忘脑后去,捡起来也容易。
  因换了地方,隔天柳儿提早了半个时辰起来,早起惯了,倒没什么。梳洗过后,看里间杨梅还没动静,想了想,到底没把那半秃笔拿出来练字。
  昨晚只草草收拾了包袱,正好趁机好好安置一番。
  衣物簪环尺头就算了,因赖家给了不少,倒也不柳儿眼里,随手放箱笼妆奁里就完了。老太太身边,这些个东西只有好,没有缺道理。
  再说柳儿现今对这些也不甚意,她有看重东西。
  她自己攒,体己都打点了冯府人。倒是真正用心做几样针线,并记事册子,和董师傅临别送东西,让柳儿看重。
  尤其董师傅送:几缕看不出名目丝线;一只银链子镶宝石两只童子银针筒。针筒就罢了,里面针,一种细如毫毛,便是传说中羊毫针,听说过没见过;一种则是苏针,峰尖锐而鼻底钝,韧而不伤手,入手便知和世面上苏针不同。用油纸包着放针筒里,都是极难得东西,如今市面上都没得寻去。两本经书,一匣子笔墨都是上好;不必说,还有一册十二页绣画,一尺见方尺幅,取材都是名家字画,连题拔款识印鉴都丝毫不差。甚至底料绢帛,都是前朝进上院绢,如今已绝迹了。
  董师傅针线值钱,柳儿深知。一年多说给赖二奶奶做上两件,身子不舒坦心里不痛了,也就一件,还未必是宽幅。
  如今一出手,便给了自己这么一本册子,不可谓不贵重。
  这应是她早些年做针线,整体给人一种愉悦平和之感,走针舒展流畅,取图以山水花卉翎毛为,少量仕女。且跟她认得董师傅时做针线,气韵明显不同。
  若不是柳儿深知董师傅性子,一般人自是看不出来。不然买了回去,一股子戾气,看着岂不丧气。至于多了几分匠气,倒不算什么了,没点眼力也看不大出来。
  柳儿倒不看中这册子贵重,要紧是董师傅一番心意,一针一线,绣进了董师傅多少如花岁月,多少美好过往?
  从她保存精心,里面用楠木匣子装着,外用鹅黄妆缎菱纹经袱子包着,从来不拿出来示人便可知,也足以让柳儿珍视。
  自己笔记册子,并一点笔墨,放到妆奁底下抽屉,方便随时取用,上面放了几条常用帕子。董师傅送东西略看过一回,收进箱笼底部妥善放好,上面用轻巧衣物覆盖遮掩,外面上了锁。
  收那两卷翻泛黄经书,柳儿忽地想起几句旧诗来: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
  这里过去那十年,真个如灯灭。
  第三十八章 未雨绸缪费思量
  如今贾母院里,还是很热闹。
  宝二爷自不必说,修大观园之前,都是住老太太院子。还有贾家三位姑娘,并一众伺候丫头媳妇婆子们,每日里进进出出,想清静都不行。
  让柳儿意外是,老太太喜欢林姑娘,反倒没有住这边,而是早早搬去了梨香院。
  这一日,老太太并太太奶奶们,带着姑娘们和宝二爷,去东府赏梅听戏吃酒。
  有头脸大丫头都跟去了,这院里只杨梅正房看屋子做针线,柳儿则留自己房内,帮琥珀她们近做完抹额领袜锁边,跟边上吃点心喝茶翠墨说话儿。
  柳儿一时好奇,问了林姑娘住梨香院事儿,翠墨便一五一十地道来。
  林姑娘说了,一则林姑娘孺慕外祖,住住外祖晚年静养之所,居移气养移体,沐外祖之遗泽,勉外祖之志,慎终追远。
  听到翠墨学到这里时,柳儿实忍不住笑了。
  慎终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