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红楼]小李探花-分卷阅读55

完后,他们的卷子都被誊录糊名,随后,由书吏们将其打散顺序,查看格式之类的东西,格式错误,字迹不清,空卷等各种明显毛病的卷子都会被撤下去。凡是在这一关被刷了下去,这些卷子再无出头的指望。当然,也不是任由这些书吏为所欲为,科举考试关系到国之大政,这自有一套严谨的程序。

书吏刷下去的考卷,会有一位副考重新复审,若有书吏出了差错就是大罪,副考复审后,主考也会随机抽取几个查看。

一切没问题后,书吏将剩下的考卷归类编号,然后平均分给众多副考。

副考们要从这些卷子中选出有一定水准的文章之后,然后判定等级。这些选出来的,便是符合中举的文章。为了公正公平,这些中举的文章会经过四个副考统一判定符合才会被彻底留下,成为准举人。

所以说,录不录取,主考官做不了什么主。主考官的作用便是时不时的审核一下,然后接过副考官们送上准举人的卷子再复审一遍,符合条件后,最后判定名次。

这样复杂的阅卷程序,经常有几位副考因为某些试卷吵起来。

孟恪徽生性严肃,偶尔抬头扫向屋内众人,叫人噤若寒蝉。所以这群副考官将有争议的卷子放到一旁,准备在最后的一刻争论。

孟恪徽端起茶,端坐首位养气,然后叫书吏将那些有争议的考卷拿过几份看看。

正看着,突然间他听到底下正在审卷的副考官们发出一阵喧哗。

孟恪徽立刻抬起头,脸一沉,拍了一下桌子,喝道:“严肃清静之地,大声喧哗成何体统?”

一个副主考慌忙请罪:“禀孟大人。是属下们看到一篇奇文,众人忍不住叫出了声,还请大人恕罪!”

孟恪徽心中好奇,这几位副主考也是才学出名之人,能让他们共同叫声的文章绝对不简单。

“哪一篇文章,拿过来给本官看看。”

那副主考转过身,从围着的书案中拿出一份卷子,然后恭敬的呈了上去。

卷子有些皱,看来被这些副考都看过了。

展开卷子,孟恪徽先是皱了皱眉,随后竟然入了迷去,当他看完后又忍不住通读一遍,最后拍了一下桌子,赞道:“雅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_0_qing_0_zhen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

众多副考相互对视一眼,他们这些人也有不爱此文的,听到主考这样大赞,心中不由大惊。很快,大伙都想起孟恪徽这位主考的风格,心中摇摇头。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此句精妙,我是做不出来的,没想到这样的锦绣文章竟然出自一个秀才之手,该判第一!各位觉得如何?”

众位副主考心中腹诽,他们有反对的余地的吗?

呈上考卷的副主考率先说道:“我等认为此文足可会试扬名,我瞧了好几天,没有瞧到一篇超于此文的。”

其余的副主考纷纷附和。

孟恪徽拿起朱笔,突然好像想到什么,他放下朱笔,道:“科举选拔人才不得随喜好而定,诸位加快速度挑审,希再遇好文。”

众人点点头,然后坐下来。

经过刚才一役,大伙的兴致再次被提起来,效率更快了许多。

孟恪徽将此文又读了几篇,已经背下后,他还是忍不住叫好,最后安奈不住,从副主考桌上选了一堆试卷查看。

一天天过去,终于副主考们将试卷都审了出来。

孟恪徽一一翻阅,从中也找到几篇他喜欢的文章,不过珠玉在前,他没表现什么出来赞许出来。他再次拿起那份试卷,过了这么多天,他还是未能挑出毛病,现在他提起朱笔,安心的画上案首。

又和几位副主考定好其他名次,几位副考都围了上来,他们都想看看他们选中的人是哪些人。尤其……尤其是那篇奇文。

孟恪徽心中也极其好奇,于是他连忙招呼书吏上来。

三人分开而坐记录名字,又有两人先后唱名。

孟恪徽坐在首座,众多副考坐在两边客座。

前头中举的百人名字,这些人也不过是稍微注意一下,看有没有他们熟悉的人。

三位书吏将中举的名单呈上来,孟恪徽对看一下,三份相同,然后将其交给七位副考,传看完毕无差错的后,重新收回在孟恪徽的桌子上。

这三份名单,一份张贴,一份留于贡院档案,还有一份送与六部统计。

书吏待众位大人点头,才继续唱名记载。

“第二十名玉山县关学思。”

“第十九名盼城张绣……第十八名……第二名南安王府韩奕!”

众人纷纷点头,当真遇上不少熟人。

“第一名……”

孟恪徽抬起头,七位副考有三位暗自皱紧眉头,只剩下最后一位了,怎么就没瞧见圣上交代的人。

“京城东南李府李衍!”

三位副考舒了一口气,没想到啊……果真有真才实学!

孟恪徽沉吟道:“李衍?”

“就是今年童子试中了小三元的那个,还和国丈的嫡孙女定亲的少年贤才。”

孟恪徽立刻想了起来,问道:“他貌似才十四岁。”

几人点了点头,心中忍不住叹气,才十四岁就能写出这么老辣严谨的文章,这以后还不定是什么样?

孟恪徽道:“此文已有一甲之才,想来明年春闱他也会参加?”

一位副考笑道:“我朝有会多一位杨首辅。”

杨首辅杨志斋是文帝时期的进士。据闻,他三岁作诗,九岁秀才,十三岁成了乡试解元,十四岁便中了进士。后来官运亨通,连辅文帝、宣帝两朝,更是宣帝年间的六年首辅,可谓位高权重。

“听说他去年腊月才出孝……”

众人已经明了他的意思,去年腊月才出孝,今年便是小三元和解元,可见他的才华可能还胜于当初的杨首辅。

孟恪徽低声道:“本官先前还不相信那是他所做的散文词赋,只以为是莫化舟所做,现在看来,却是本官小看了。”

众人看向他,孟恪徽不仅回忆从皇上和太上皇那儿看到的赋传,据说是李衍所做。李衍的第一任座师彭县令得了文章甚喜便挂在了书房,恰好太子见着,竟然强抢进了宫里。

孟恪徽也不矫情,他最喜才华之人,眼下他对李衍印象极好,便没有什么隐瞒的心思。

“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篇爱莲说娓娓道来,众人越听越睁大眼睛。

这等喻志文章,足可以名垂千古。

“能做出这等散文词赋,其人定然清正不凡。诸位,以后也许他便是我们的同僚了,万万不可小视此子之小。”

众人缓缓点头。

若是李衍在场,定然会尴尬不已,

***

等榜出来的日子是极其难熬的,李衍这些天去国子监也少了,每日跟着李廉参加宴会,这些人与李家的关系,有好有坏,也有普通,李衍一一记了下来。

到了放榜之日,李衍安心在家里写着大字,浑然不管母亲和大姐在大厅里焦急的等待。

时间慢慢过去,李衍写字的速度越来越慢,终于,外面鞭炮声想起。

李衍握着的笔微微一顿,继续将剩下的比划写完。

“大爷……大爷……”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