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红楼之黛玉后妈不好当-分卷阅读532

  黛玉往文皎身上一靠,笑道:“好,一入了深秋我就搬回来,天天过来缠着娘。”
  被女儿猜中了心思,文皎觉得耳根有些发热,忙转移话题,开始问英莲陆清:“你们选好了没有?”
  英莲本想说她没几个月就要离京了,就算挑好了屋子也住不了几日,就不用费这个事儿了。
  但看着伯娘殷切的神情,英莲忽然觉得这话说不出口。
  伯父伯娘把她当亲闺女养大,说是给她招婿,要两边传嗣传承香火,但柳湘莲在渤海,她也要去渤海成婚,不能如平常传嗣女一样在膝下奉养孝顺长辈,伯父伯娘却一字也未提过。
  一到了渤海,起码得有十年的功夫,她是一年也见不到伯父伯娘几次了。
  她舍不得伯父伯娘,伯父伯娘自然也是舍不得她的。
  八月就要离京已是定下来的,伯娘难道不知?伯娘知道,却仍是让她挑一处喜欢的景致居住,这是伯娘疼她,想让她在家最后的几个月也和往常一样高兴。
  既然如此,她又为何非要把事情点明,再让伯娘难过一回?
  因此英莲不但自己挑了一处蘅芜苑,还硬压着陆清挑了紫菱洲,回头细细给她讲了道理。
  “管你是住在这处还是往我这儿住,或是往玉儿那里住呢。左右让你挑一处,让伯娘看着孩子们都有新屋子新院子,伯娘心里就高兴,你又不损失什么。何必天天把‘过几年就要走’挂在嘴边儿,让伯娘想起伤心事?”
  陆清低头受教。
  转眼间就要送英莲出阁了,文皎满心不舍,却也知道孩子大了,就该有自己的生活,做父母长辈的没法儿跟着孩子一辈子。
  文皎又怕她伤心起来,英莲也难免伤心,面上便不露出不舍,只笑着替英莲等打点行李,最后看过一遍跟英莲一起去渤海的下人。
  因英莲和柳湘莲并不是平常嫁娶,英莲是要传嗣的,文皎便没按着陪嫁的规矩给英莲选陪房的人,而是按着给子侄分家的规矩挑的。
  八房人口,另有八个青壮小厮,四个大丫头,四个小丫头,加起来足有三十来人。
  英莲的嫁妆和压箱银子加起来足有三万六千余金,另还有三万三的分家银子,一半儿换成金子,一半儿是银票,都由英莲贴身带着。还有京中的一处四进院子的房舍并一些土地,每年能收二三百银子的租子。
  统共算一算,再加上柳湘莲送来的聘礼,英莲这一成婚,身家就将近十万了。
  这些东西虽然两年前文皎就和英莲一一说过,但等真要成婚之前全都摆在英莲面前,给她的冲击还是极大。
  看英莲又要推辞,文皎抬手不令她说话,笑道:“你是要传嗣的女子,按着规矩,和分家的男子一样。但若真要按着男丁的规矩给你分,那又太张扬了,惹人说嘴觊觎。所以只有这些,还是少了你的。”
  “你没听见我给玉儿也说过嫁妆?等玉儿一成婚,她身家足有二十来万呢,你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英莲本想说她和黛玉并不相同。玉儿是伯父伯娘的亲生女儿,林家名正言顺的大姑娘,她只是记上族谱……
  但她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没把这话说出口,只俯身拜倒,端端正正行了个大礼。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倒计时惹=w=(三天内吧)
  大家想看谁的番外啥样的番外可以先说呀=w=
  感谢在2020-12-01 16:54:03~2020-12-02 21:05: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寂夜姬 30瓶;月半殇、小葱 10瓶;汐兮嘻熹 8瓶;29677216、13946724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16章 清醒
  七月三十乃是沐休, 林海也歇息在家。
  文皎这边才把英莲扶起来,娘儿两个说了几句话,便有丫头进来报道:“老爷问夫人和莲姑娘说完了话没有。若说完了, 请夫人过去有话说。”
  英莲是侄女, 林海是伯父。文皎做伯娘的可以进出侄女的闺房,林海却要避讳。因此他才没亲身到,而是叫人传话过来。
  文皎一面起身,一面埋怨道:“这时候能有什么事儿, 巴巴的叫人过来。”
  英莲笑道:“伯父十日才歇一日, 自然是思念伯娘才如此了。”
  屋子里丫头们都笑了,文皎点一点她的鼻子, 笑道:“你这丫头。哎,罢了罢了,这时候想必玉儿也理完了事, 就该过来了。你们先一起玩儿着罢, 我去了。”
  定下是八月初九英莲离京,一个月前,文皎就停了英莲管家的活儿, 把她所居住的蘅芜苑并她府里的屋子都布置得十分喜庆,让她安心收拾嫁妆备嫁。管家的事就是黛玉看着陆清学。
  因也不知林海究竟有什么话说,文皎就走得快了些,也没趁便赏赏景致。
  待到了秋爽斋——园子里聚水, 夏日比在府里凉快。大姑娘们住进了园子, 林海和文皎也挑了其中一处夏日消暑居住。
  可巧儿秋爽斋院内种植着芭蕉梧桐等,夏日极凉快的, 地方也够大,前面晓翠堂三间, 后面又有居住的屋子三间,旁边还有几间厢耳,住的开文皎林海绯玉和一大推丫头婆子,离黛玉的潇湘馆并留出来给绯玉的怡红院都近,林海和文皎便住了这处。
  青玉虽和姐妹们有男女只别,年纪倒还小,不大妨碍,到了沐休假日,也在稻香村读书。
  林海曾说道:“这稻香村虽是人力穿凿,远近无山村城郭,而是在富贵之乡强辟出这么一块地方,到底里头种得些桑榆稻麦,还有家禽雀鸟等,也叫青玉读书之余看看五谷为何,知道一饮一食来之不易。别生来富贵,就被富贵迷花了眼才好。”
  文皎十分赞同林海的教育理念,她教女孩子们也是教过百姓生计琐事。
  家里吃的上等的米面多少钱一斗,普通百姓们吃的一般的米又是多少钱,几两米能做出够一家三五口吃的饭。还有多少米做出一碗稠粥,最贫穷的人家又吃的是什么样的饭食。
  家常穿的衣裳料子市价上多少钱,有的甚至有价无市,光她的一件国公诰命夫人的上裳就得多少绣娘精心织就。
  而京中普通的百姓家里过得去的,一年扯两身棉布新衣,贫些的人家,衣服上都是补丁摞着补丁。平常人家里孩子多些的,一件儿衣服能从最大的哥哥穿到最小的妹妹身上。
  当时三个女孩子听完这些,陆清还好,黛玉和英莲(英莲幼时被拐,被拐子看管长大,也不大知道外头的事)都受到了震撼。
  孩子们先是讨论了一番,觉得大燕还有这么多百姓日子过得如此艰难(文皎拿从林海处得知的官方数据讲的课),她们却活得锦衣玉食,两相对比之下,真有几分“朱门酒肉臭”的意思。
  但黛玉随即就道:“不对,我这话说得不对。咱们家虽然富贵,却从没做过糟践东西的事。饭菜都是可着吃的做,吃不完的也都赏人了。衣裳鞋袜也没穿一件就毁坏一件。”
  陆清也道:“是了,而且咱们家虽然富,却不是搜刮百姓得来的。太太每年还要往各处慈幼堂捐银捐米面东西,外头人都不知道。”
  黛玉点头,又道:“再说前些年虽有人家这样奢侈,但近几年这些官员都下了马,连宫里都克行节俭,底下臣子百姓谁还敢奢靡?”
  “只是圣上勤政为民,吏治也清明,怎地大燕还是有这么多百姓连饱饭也吃不上?”
  黛玉疑惑发了问,英莲和陆清也都凝眉思索。
  文皎没想到一次管家培训能引起孩子们这样的思考,也乐于见此,便不提示她们,也是不让她的想法把孩子们禁锢住,让她们自己去放开了想。
  英莲先是说了“天下大同”等语,陆清却道:“人人为公说来好听,我看却不过空想罢了。若真能人人为公,怎么从这话说了到如今都两三千年了,世上还是有作恶犯法之人呢?”
  “再说了,就算真是天下大同了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