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后妈觉醒后[七零]-分卷阅读122

,当做人生的收藏。
  冬天来了以后,苏城的天气就格外冷。宁香从小到大长在这一带,当然是习惯这种气候的。但宿舍里有几个人受不了,只说这边的冷往人骨头里钻。
  年初开学来上学的时候是柳条抽芽的初春三月,没有体验过苏城的冷。现在入了冬,只觉得走哪脸上耳朵上都贴着冷气,晚上睡觉耳边都冷飕飕的。
  最适应不了的张芳说:“我还以为这里冬天都不需要穿棉衣呢,一直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还以为四季如春,才考这边大学的。没想到感觉比我们北边还冷,穿多少衣服都没用,这个冬天我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彻骨寒。”
  宁香看着她笑笑,“这边是湿冷呀。”
  天气预报显示多少度那都没什么参考价值,和人体感受到的温度不一致。
  冬天湿冷,夏天闷热,有时候风吹在脸上都是热的。
  而在天气乍冷下来以后,时间也便逼近了一九七八年的年底。也就是在农历年年尾的十二月中旬,作为时代转折点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在京都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明确提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来。
  这场会议也是改革开放实行的重要标志,此后中国社会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所有人都你追我赶拼命挣钱,脱贫致富的时代。
  虽然目前会议还没有正式召开,但其实近来社会风气已经更加开放了许多。尤其一些报纸上开始连载一些文章小说,成为了许多大学生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
  大家追小说追得狂热,每拿到一期报纸都抢着看,一个看完立马传给下一个。宁香所在的文科大热门历史系,系里的学生那自然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以前那些革命小说早都看了无数遍了,难得有一些新鲜东西出来,这和仍不被许多人接受的邓丽君的歌一样,一出现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喜欢痴迷和追捧。
  这一天顾思思又搞到了新一期的小说连载,拿了报纸回来就是一通欢喜咋呼。然后宿舍里的其他人让她赶紧看,她便立马收拾起心情坐下来先看连载。
  看完了忍着找人交流的欲望,把报纸给到许丽姗手里。宿舍里在这方面有一个约定,不管谁先看完都不准透剧,必须要等七个人全部看完,才可以放开讨论。
  于是顾思思便使劲憋着,等宿舍里的其他人看完。
  报纸最后才传到宁香手里,宁香放下手里在收尾的绣活,拿着报纸到书桌边坐下来安心地看。她和别人一样,也是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看,细细咀嚼。
  等她看完以后,顾思思第一个迫不及待先出声:“怎么样,你们说怎么样,这一期是不是更好看了?看得我都快哭出来了,作者真的是太有才了!”
  宁香手里还拿着报纸,看完后想还给顾思思。但在她正准备把报纸递出去的时候,忽看到报纸背面几个大字——【千丝纺织厂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报纸没有递出去,她的注意力被标题上的这几个字吸引,连顾思思她们讨论小说内容也没再去注意听,而是翻过报纸去看反面的新闻报道。
  她之所以会被这篇新闻吸引,是因为江见海当厂长的那个丝绸厂也叫千丝。她仔细看完报纸,对应上所有相关信息,发现报纸上的这个新闻说的就是江见海的厂子。
  重大火灾,这是前世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报纸上面说,这场火灾不止烧了仓库,让厂子里损失重大,还烧伤了几个工人。好在是没有直接烧死人,但这影响也不是一般的大了。
  宁香看着这篇报道发起呆,心想江见海是不是要完蛋了?
  或者说,他已经完蛋了。
  他是这个厂子的厂长,出了这种事情都得由他负责。报纸也明确说了,这不是有人恶意为之,就是单纯的没防范好的安全事故,那么这种事故的责任必须得江见海这个厂长来承担。
  还有十天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就要在京都正式召开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近在眼前了,结果他的厂子在这时候被烧了,他现在怕不是已经疯球了吧?
  前一世没有这种事,改革开放以后,江见海一直还在厂子里当厂长。后来社会不断发展,厂子不断改制,他在工作上钻营得也多,最后厂子变成了他的私人厂。
  他上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拥有了千丝丝绸厂,算不上顶级成功,但比普通人那也好上很多倍,是个正儿八经的有钱人。江家后来再厉害,主要还是江岸江源和江欣有出息。
  现在,前世的一切是不是已经都没了?


第081章
  宁香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被顾思思叫了好几声才回过神来。她抬起头看向顾思思,不知道顾思思在叫她干什么,忙把手里的报纸递给顾思思。
  顾思思却没接,看着她问:“你在看什么啊?”
  宁香笑一下,“没什么啊,反面有一些本地的新闻,就随便看一看。”
  顾思思这才伸手接过报纸,但她对背面的那些新闻没什么兴趣,看上两眼也就算了。大家还是对连载的小说比较有兴趣,于是又一起交流讨论一番。
  宁香回神后就没再多想千丝丝绸厂和江见海的事情,她也和室友一起讨论刚才看过的小说。从文学创作角度,从人物塑造和剧情发展等各个方面来讨论。
  大家不把新一期连载的内容讨论透了,都是不会停下来的。
  然后在这样思想愈加开放的氛围中,十二月十八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准时在京都召开。会议历时五天,结束了粉碎四人邦之后国内两年的迷茫局面,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
  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和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①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②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之后,学校里更加掀起一阵看报热潮。许多学生一反常态,抢着报纸来看新闻版面,和讨论连载小说一样热烈地讨论起时事。
  他们讨论一些会议上确定了的内容,也讨论一些会议上还没有落实的政策。比如有小道消息传出来说,中Y已经决定给黑五类摘帽子了。
  之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在七九年的一月中旬,中Y果然作出了《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凡是多年来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农分子以及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县革委会批准,一律摘掉帽子。③讨论时事的热潮在学校里还没有过去,这一学期便接近了尾声。于是大家开始紧张复习准备期末考试,考完试之后放松了神经,又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这个寒冷的冬天宁香不想回甜水大队去,但也并不打算留在学校里。
  不管是回甜水大队还是留校,都有再次被宁金生和胡秀莲找麻烦的可能,所以她提前和林建东说好了,还是麻烦他把自己的船撑到别的地方去。
  暑假宁兰搞出事情的时候她撑船躲出去,而不是回到学校,一方面是因为在放假之前没有申请假期留校,中途返校是不行的,另一方面就有这层顾虑。
  麻烦当然是能避就避,所以这个假期她还是打算撑船出去找个安静的地方,不沾染这些繁杂事,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安安心心,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宁家这个烂摊子,她这辈子是决计不会背的。
  于是在寒假开始的时候,宁香和林建东掐着时间回到甜水大队,在凌晨公鸡打鸣之前,撑上船屋往别的地方去,在渐渐亮起的晨光中看冬日的景色。
  赵家和宁家之间因为宁兰而起的那点恩怨,该发生的全都发生了,该闹的也已经闹过了,秋收的时候赵家又扒走了宁家的粮食,现在差不多应该了了。
  所以宁香并不像暑假时候那般紧张,连撑船找新的地方,都是怀揣着游玩看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