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欢喜农家科举记-分卷阅读9

婆。
  一个嘴厉害的直接问,“不知道你老人家能卖几个钱?!怕不是一文钱都卖不出去吧!”
  大人磨嘴皮子,小孩子直接上手,乒乒乓乓用石子狠砸老朱婆。
  老朱婆来不及对骂了,嘴里咧咧些听不清的,抬手护着脸要鼠窜,郭婆婆给她自家孙女使了个眼色,郭家大妞春芳一伸腿,老朱婆正好绊上去,砰得一声,摔了个狗吃屎。
  魏家门口扬起半丈灰尘,村人皆仰头大笑。
  崔稚也笑了起来,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她倒是看看老朱婆怎么横得起来!
  罗氏和小莺见这架势,哪里还敢和老朱婆绑在一块,赶忙趁乱,矮着身子跑了。
  都跑没了影,门外卖力半晌的吃瓜群众也散了,郭婆婆没急着走,朝崔稚提醒道:“你到底还小,赶明见着老朱婆,离着半里就跑,可别被她捉了!平日里进出和木子一块,好生记着!”
  “记得了!”崔稚卖力点头,恨不能把头都点掉。
  郭婆婆和郭春芳见她姿态搞笑,都笑出了声。
  魏铭在旁,看见她眼里似有泪光一闪而过。待到郭婆婆和郭春芳等人都离开了,她目光还一直停在没人的路上。
  “木子,看_0_wo_0_gan吗?”她突然回头。
  魏铭没说话,轻轻摇头。
  “你明明在看我?怎么不承认?”崔稚不依不饶,反而两步走到魏铭脸前来,仰头盯着他,“你,知道什么是童养媳?”
  魏铭恍然,原来她在意的是这个。
  他反问回去,“什么是童养媳?”
  “哈!你傻小子果然不知道。”崔稚笑了起来,眼睛亮亮的,满脸都抖着机灵,“童养媳就是让你供起来的人,好吃好喝地都给她,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崔稚说完又补了一句,“我不是你童养媳,你也得听我的,等到我吃肉了,少不了你肉汤喝!”
  魏铭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自己要真是当年十岁的魏木子,得被她骗得找不到门。
  她嘴里的童养媳,恐怕是三_0_qing_0_zhen人吧?
  幸亏她不是他的童养媳。
  ——
  晚上刮起了东风。
  六月初的天气,屋里处处透着得闷热,田氏抱了小乙也出来吹风,崔稚坐在石臼上深吸了两口气,“大旱是不是快过去了?”
  这大兴朝虽是个取明朝而代之的朝代,但是这片地方总是没错。
  此处是山东省青州府安丘县下治地,虽不临海,可也离得不远,到了农历六月,也该进入多雨期了。
  果然,田氏道快了,“去年也旱,到了这会还是下了。龙王爷许是打盹去了,又给忘了。”
  田氏长长地叹气,她怀里的小乙抬头望天,细细的脖颈撑着大大的脑袋,细声细气,“龙王爷,龙王爷!”
  说着探出身子去抓魏铭,“哥哥编蚂蚱!”
  上次给崔稚编鞋,还有几根蒲草没烧,魏铭点头同小乙道好,将蒲草捋顺,一时却想不起来蚂蚱如何编了,到底不似草鞋,中举之前他编过好些年,后来去广西上任,舍不得脚下布履跋山涉水,半路编了草鞋穿上,倒是走的得劲,到了治地,人还以为是南北货郎。
  这一世不能这般了,重活一世,他怎么还能让婶娘和小乙过苦日子?
  况且还有个吃大鱼大肉长起来的人,既然留下了她,也不好让她饿着。
  只是他现下年纪尚小,父母丧期皆未过,一时不能科举。
  得想个旁的生计。
  不知道拟个假名,写几篇文稿能卖多少钱。
  什么春秋、传记、惊奇、演义就算了,八股文章又多年不写,荒废不少,若是点评朝中时政,以他现在的情形,触怒了谁再祸及家中,可就遭了,只能避讳地写些农事工事,又不知能否卖出去。
  话又说回来,只是现下怕连买纸的钱都没有。
  太子太师魏铭发下重生的宏愿,眼下竟不知该怎么赚第一桶金,由不得不仔细思索一番。
  小乙催促,他根本听不见,崔稚见他又开始放空,便拉着小乙的手同小乙玩,“小乙小乙,你为什么叫小乙呀?”
  小乙回答不了她这么深的问题,扭头求助田氏,“娘,为什么叫小乙?”
  田氏摸了摸她稀疏的黄发,“小乙是小燕子呀!咱们家有小莺小雀还有小燕,多好呀!”
  话说到这,田氏脸色忽的落寞,崔稚刚要问小雀是哪个,就被魏铭叫住了,“帮我拉一下蒲草。”
  崔稚被这一喊,一下反应了过来,小雀应该是小乙的姐姐吧!
  她赶忙去替魏铭拉蒲草,却见蚂蚱已经编好了,栩栩如生,刚要赞一声巧手,呼听身后田氏惊慌叫起来,“小乙?小乙!”
  小乙竟然晕厥了!
  “大夫!找大夫!”
  崔稚慌忙喊道,但田氏却哭道:“没有大夫!村里白老爷子是大夫,可他去年就没了!”
  竟然没有大夫?!在现代生活惯了的崔稚,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
  “那……那……”
  “我去请白婆婆!”魏铭突然道了这一句,转身没入了夜色。
  白婆婆很快跟魏铭跑了过来,她一看小乙这状况,便问田氏小乙都吃了什么,得知小乙吃了两日的米汤水,哎呀叫了一声,“中毒了!陈米中毒了!得让她吐出来!吐出来!”
  崔稚和魏铭几乎同时反应了过来,陈米中毒,那可是要人命的!
  当下白婆婆已经同田氏一道,倒了小乙上半身,扣她嗓子眼,手法虽然粗暴,但果真让小乙吐了出来。
  “黄曲霉毒素中毒……”崔稚在旁紧攥了手,“光吐不够吧?是不是还要排干净?!”
  这个时候,崔稚也顾不上装小孩了。魏铭看她一眼,也道是,叫了白婆婆,“婆婆家里可还有大黄?”
  白婆婆连连道有,喊了后边刚跟来的小孙子,回家取大黄给小乙排泄。
  崔稚和魏铭皆松了口气,又听白婆婆道:“这些粮食都是陈粮,光翻晒煮熟不行,要拿盐洗了再吃,不然小乙这样的小娃,根本受不住!”
  田氏连连点头,崔稚却问,“那得多少盐?如何够?”
  古代食盐都是管控的物资,魏家这样一穷二白的人家,怎么能得许多食盐洗米?
  她疑惑,田氏却不疑惑,连道:“够得,够得!家里有的是盐!”


第11章 有盐就是有钱
  田氏没有说大话,家里确实有的是盐。
  他们所处的大兴朝,食盐施行管控制度,每家每季能领多少,都是有数的,由里长分发,以免普通农家买不起盐。
  原本也是刚够吃用,但是两年饥荒闹下来,连粮食都吃不上了,哪有盐的用武之地?
  最多,村人用盐来洗陈粮,能减少中黄曲霉毒素的几率。
  崔稚看着田氏掏出一大袋盐来,心跳快了几下。
  “从前年景正常的时候,这盐够吃吗?”
  “够是够,却也是刚刚够,还得紧巴些用。”田氏答道。
  “那若是用完了,盐可有其他地方能买?”
  田氏奇怪地看她一眼,“从私盐贩子手里买盐,抓到了,那可是要抄家流放的!况且贵得很,咱们哪里买的起?”
  崔稚听了,眼皮眨巴两下,“咱们家这么些盐,就没想着卖一卖?”
  田氏却是笑了,“往哪里卖?家家都不缺盐。”
  田氏忙着抓了盐洗米,崔稚给她帮忙,魏铭站立一旁,看看家中的盐,又看看崔稚,脑中全是她刚才的问话——
  “咱们家这么些盐,就没想着卖一卖?”
  贩卖私盐是死罪,可他们手里的本就是官盐,且这等情形各家都有,要是真能用这些余盐换钱换粮,便是铤而走险一番也是好的。
  不然果真吃陈粮撑到朝廷赈灾粮拨下来吗?
  他记得上一世,众人翘首期盼朝廷赈灾粮来,但真正拨来的却不过了了,一到冬日,不少人便饿死了。
  现下山东各地都不缺盐,需盐的营生也因为无粮无钱没必要屯盐,即便有人要,也是要压价的,只能卖往外地。
  只是这样一来,成本、变数都增加了,若是再被抓到误以为是私盐贩,有理也说不清。
  魏铭自不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