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嫡女成长实录-分卷阅读40

敏捷,听祖母说过西北要有人过来借粮,不日即到。此时见了这一群人自然有所联想,对方再一反问,身份互相印证已经没有疑问。只是在善桐心中,只觉得借粮这样的正事,怎么都得挑些老成人来办,可这一群人中为首的三个却都是少年人,其中一个说起来年纪竟似乎只在十二三岁,不过比自己大一点点。心下不由就纳罕起来,一边想,一边偏了头打量着三个少年。

救了她的裘衣少年,看着出身地位,似乎都高出众人,别的不说,就是那一袭裘衣看着就十分轻暖华贵,似乎由貂鼠脑门上的那一块皮子连缀而成,善桐上一回见到这样一袭衣服,还是在京城随母亲去惠妃娘家达家赴宴时,在达三小姐身上看到,对方也甚是珍重,当天手炉上的炭火迸上去烧掉了一小星子,虽不说当场大发雷霆,但却也沉了脸——这少年却是随随便便就当作了路上御寒的衣物。更别说面上隐隐约约透露出的矜贵傲气了,此人出身必定不凡不说,善桐总觉得这做派带了几分京里纨绔的习气,倒不像是另外两个少年,虽然也穿着好料子,但神色间就没有他那样的高人一等了。

另两人形容略有几分相似,看着倒像是兄弟,大的那个神色正经些,丹凤眼虽然也扫了善桐几眼,但眉宇含笑神态温和,倒是比裘衣少年更可亲得多。小的那个要散漫些,一路左顾右盼,也是一双丹凤眼——眼里满是笑意,似乎对杨家村的景色很是好奇,都走过了善桐几步,还要回头笑道,“小姑娘,你人不大,胆子倒是不小!”

虽说这话也没有太大的不对,但被他笑眯眯地说起来,似乎总带了几分轻薄,善桐想要回嘴,张开口时,他已经回过身去,拨马前驱几步,亲热地和裘衣公子说起话来。

这样一行人进村,动静自然不小,沿路众人都住了手中的活计望了过来,连王德宝、诸燕生都看了许久,直到人们去远了,诸燕生才皱眉笑道,“怎么这早晚才到,我还当他们早就进村了,看来路还是不好走……”

他笑着冲王德宝打了个招呼,自己翻身上马,王德宝也解了树边拴着的一头大走骡,笑道,“妞妞儿,你上来,我牵着你走?”

善桐扮了个鬼脸,笑着道,“不要,我自己跑回去得了,你还是和诸公子一道吧。”

她又挤了挤眼,低声道,“别忘了问问甘肃那边的路!”

一边说,一边自己回身跑了,王德宝要留都来不及,只好喊着,“得空了记得到你嬷嬷奶奶家里走走!”一边踢了踢驴子,跟在诸燕生后头去了。

或许是老太太和嬷嬷奶奶谈得太投机,虽然此时天色已晚,但当善桐跑进主屋的时候,来请安的众人都还没有散去。老太太见到善桐进来,先嗔道,“野到哪里去了,一件好好的衣服,又沾了尘土。”

一边借题发挥,又向王氏道,“我知道把你闺女打扮得和村里的姑娘一样,你心里未必情愿。不过西北尘土大,妞妞儿人又活泼,这要是穿的颜色衣裳,不是勾破了就是脏了洗不掉,棉布衣裳么,胎一脱,浆洗了又是崭崭新,这居家过日子就是得靠勤俭,家里有钱,咱也不能浪费了物力。”

这话虽然是向着王氏说的,但眼睛却看着众人,特别是看向了慕容氏身上的一件锦衣,众人都忙齐声应道,“祖母/母亲教训得是。”

老太太这才满意,又板起脸来问善桐,“上哪野了去?虽说是腊月,也没有闹得这样一身狼狈的。”

善桐虽然顾虑自己今日在河边的事被母亲知道,又要挨一顿说,但心急着想告诉家人甘肃路坏了的事,好关切父亲的归期,因此便口说手比,将两起人先后造访杨家村的事说了出来,又强调。“听诸公子的意思,好像那群借粮的人出门还比他早,没想到走了这么久才到。爹要是没和借粮的人一起出来,年前还能赶得到吗?”

二老爷已经十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这当然不是小事,老太太听了只是沉吟不语,就是王氏脸上都多了几分心事,善檀也道,“难怪现在甘肃那边一点消息都传不过来,原来是路坏了。”

他看了祖母一眼,又低声道,“既然如此,就算是我们愿意借粮,恐怕也很难运过去吧?”

老太太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淡淡道,“还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杨家村的粮食运不过去不要紧,榆林粮仓怕是半空了也不说它。可从京城也好从江南也罢,哪里的粮食是不要运来的?甘肃这条路,是一定要修好的。”

修好,怎么修?现成放着大军自然不会让他们闲着。

可一旦如此,则北戎攻势越紧,而大秦却要分兵去修路……

众人的神色都凝重了起来,善檀面上带起了一丝懊恼,轻声自责道,“是孙子没考虑周详。”

他顿了顿,又轻声道,“那二叔的差事,就更难办了。”

老太太看了王氏一眼,见王氏也正瞧着自己,两人目光相触,心中都有了数,却也都没有说话,老太太只是挥了挥手,略带疲惫地道,“好了,回去吃饭吧——都惜点福!咱们杨家村不缺粮!定西那边,现在可就难说了。”

善桐本来还眼巴巴看着母亲,等着她留下来和祖母说话,见母亲却也随着众人退出了屋子,不禁有些纳罕,看了看祖母又看了看母亲,眨巴着眼,只觉得身边的重重迷雾一下又浓重了起来。她靠在祖母身边又出了一回神,才轻声问,“祖母,我嬷嬷奶奶回去了吗?德宝哥今儿回来接她去凤翔府过年来着!”

“你嬷嬷奶奶下午过来了一会,已经走了。”老太太不禁一笑,她语带玄机,“不过是不是直接回家,那我可就不知道了。”

她见善桐懵懵懂懂,不禁就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孩子还是小,虽然思维敏捷,但到底还是没机灵到那份上!

“我不懂您的意思……”善桐只觉得心底直翻泡泡,无数个疑问从下往上跑,却又有不少梗在了喉咙里,她忍不住轻声问,“就好比刚才,您和我娘使眼色,这又是哪一茬啊?妞妞笨,都瞧不明白。”

老太太哈哈大笑,她亲昵地点了点善桐的额角,笑道,“就数你话多!安生吃完饭,回去问你娘去。”

善桐不说话了,她不服气地转着眼睛,兀自盘算起了自己的心事。

老太太也不说话了,她慈爱地看了小孙女儿一眼,伸出手为她拨了拨浏海,忽地又轻声问,“那个诸燕生,今年多大岁数了?”

善桐不疑有他,轻声道,“我看着大约十七八岁吧!”

老人家眼色一沉,淡淡地嗯了一声,几乎是自言自语,“诸家也算是甘肃有数的大户了,怎么这一次还要到杨家村来……难道甘肃的情形,真的糜烂成这个样子了?”

善桐心里的那些个小儿女心思,一下又都随着祖母的话给飞远了,她担心地道,“祖母,您说爹在定西,不会出事吧!”

老太太担心的却不是这一茬,她漫不经心地宽慰善桐,“急什么,你爹是管粮食的,饿死谁也饿不死他。祖母担心的可不是这个,是——”

她沉沉地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天下,恐怕是要乱一阵子了!”

吃过晚饭,张姑姑就牵着善桐的手,亲自打着灯笼,把她送回了二房的小院子。

善桐一开始还有些担心,生怕母亲又得到小道消息,知道自己在河边上演的那一幕——虽说小孩子跌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冬天穿的厚,冰又滑溜溜的没什么棱角,就是栽下去了也没什么妨碍,但毕竟是又闹腾出了一点动静。要是母亲心情不好,训斥几句也是难免的,和张姑姑在小院门口分了手,他就格外有些蹑手蹑脚地进了门。

没想到才一进门,就隔着窗子望见了王氏的笑脸——她正和炕头对面的嬷嬷奶奶说得热闹,两人脸上都带了盈盈的笑意。炕桌上还有几色果盘,依稀可以见到望江等人在炕下撤走饭桌:母亲这是留嬷嬷奶奶吃了晚饭,吃过饭,又和她聊起来了。

善桐一下就明白了祖母刚才的那句话——‘你嬷嬷奶奶下午过来了一会,已经走了。不过是不是直接回家,那我可就不知道了’。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