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七零小富婆-分卷阅读128

,我没好样子给她看!”
  “我看也别用自行车了,用驴车去,她爱来不来,毁了婚嫁不出去是她自己的事!”
  听到叶老太说到这,叶安明嘀咕了句:“要是用驴车,那就真的是不想结了。”
  借不来吉普车还有情可原,但家里有自行车还偏偏用驴车去接,那就是摆明了不给女方家面子,婚前就要给人家难看,那就是不打算结这婚了呀。
  叶老太脾气硬着,“就不惯着她!”
  叶老大和刘兰花都没出声,让叶老太说点气话出这口气。
  第二天刘兰花找到媒婆,只让媒婆去女方家商量,借不来吉普车,就用自行车接。
  他们能想的法子都想了试了,甚至都低声下气去老二家了,可人家不帮啊,总不能叫他们变出个吉普车来吧?
  媒婆当然能体谅,又在中间来回跑了几趟。
  话是说好了,几天后婚礼,叶安明也就骑了自行车去女方家里接亲。
  上次叶安国结婚,老大家没人过来伸手帮忙,这次叶安明结婚,老二家也没人过去帮忙,就让叶苏芳和叶安家两个娃过去跑,顺便吃点好吃的。
  村子里难得有人办喜事,傍晚新娘到家,大家都来看热闹。
  但这热闹却看得不怎么高兴,因为大家都看出来了,这新娘子大喜的日子脸不笑,就挂着。
  苏华荣知道叶苏英的事情在村子里还是人人会讲的丑事,外面有什么热闹她都不去看。
  叶苏梅、叶苏红和苏瓷也没去,照常该干嘛干嘛,不往人多的地方去。
  老金是八队的能人,一般每家有事,都会找他帮忙。
  蒋云霞沾了光,不止看了新娘看了热闹,晚上还去吃了喜酒。
  吃完喜酒回来,她找苏华荣说闲话,只说:“哎哟喂,这新娘子可真是晦气。”
  这话说得真不好听,人家大喜的日子,苏华荣问:“怎么了就晦气?”
  蒋云霞一边还原一边给她形容,“从头到尾没有笑一下,你说晦气不晦气?明明是大喜的日子,却好像婆家欠了她八百大洋似的。谁不知道啊,她想要吉普车没要到呗!”
  苏华荣坐在灯下剪窗花,笑着说了句:“老大家活该!”
  蒋云霞盯着她看,半天说:“你说不看别人笑话,也不畅快别人了呢?”
  苏华荣笑起来,“我也想通了,管他奶奶的,就像你说的,人生在世,今天别人笑话笑话咱们,明天咱们再笑话笑话别人,总不能只被别人笑话不是?看谁笑到最后就是了。”
  蒋云霞笑起来拍苏华荣的肩,“哎哟喂大姐,你总算是活过来了。”
  苏华荣把手里的窗花展开,“我总觉得,年头最差也就差成今年这样了,大事小事接一块,明年必定能好起来了。今年的晦气,就都留在这一年吧,明年都会好起来的。”
  蒋云霞透过窗花看着她的脸,红彤彤的。
  她也觉得,最坏也不过就今年这样了,明年啊,肯定都会好起来的。
  在一声声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七六年的一切成为过往。
  阴暗腐旧的气息在消散,大地似乎在酝酿着一场彻头彻尾的新生。
  一九七七的春节,叶老二家年夜饭桌子上坐的,还是十口人。
  多了一个媳妇何月香,少了一个闺女叶苏英,好像什么都没变,也好像一切都变了。
  叶安国在单位领了一斤羊肉回来。
  今年饭桌上的年夜饭格外丰盛,有一盆猪头炖粉条大白菜,还有一盆酸菜烧羊肉,里面加了一把红辣椒,辣得叶苏芳几个人额头直冒汗。
  苏华荣还阔绰地打了一斤白酒回来。
  大人喝酒小孩喝白开水,一家人在饭桌上举杯,说不出什么肉麻的话,只叶安国带头说了句——新的一年,我们都好好的。
  年初一家里的孩子没再去给叶老太拜年。
  苏瓷带着叶苏红和叶苏芳,和去年一样往知青点去玩了一圈。
  知青点的小知青们,没有因为叶苏英的事看叶家笑话。
  对待苏瓷以及她的姐妹,还是和从前一样,没有任何的歧视和瞧不起。
  钱小川和肖桉把苏瓷叫到一边去。
  两人把连跃最近寄来的信拿出来,读给苏瓷听。
  信里都是写的军中琐事,连跃说军队比插队还苦,每天听着号角声起床,没日没夜的各种训练。部队里的饭也非常难吃,不过好歹是有白面馒头吃。
  又说他和班长干架了,最近立了个什么功,争取在多短的时间内提干,如此种种。
  读完了信,钱小川眼睛里全都是向往的神色。
  肖桉倒是比较平淡,拿了纸和笔趴在井台上,和钱小川、苏瓷一起组织语言,给连跃回信。
  初二苏华荣带着苏瓷几个小的回娘家。
  这是她这么多年以来,回娘家第一次没有哭着回来,全程都是笑着的。
  当然苏老太太和姐姐苏华玉也提起了叶苏英。
  苏华荣对叶苏英的事已经很平淡了,算是接受下来了,只说:“她自己选的路,随她自己去吧,有福她自己享,有罪她自己受。”
  看苏华荣看得开,苏老太太和苏华玉也就没再多说。
  一家子在一起热热闹闹过了一天,下午的时候各自散了回家去。
  回去的路上,叶苏芳后知后觉开口说:“嗯?妈这回来姥姥家居然没有哭。”
  叶苏红笑着接话:“以后咱们都要好好的,别再叫妈回姥姥家哭了。”
  苏瓷也在旁边默默地笑。
  想起去年这时候,叶苏红还很是不解地问苏华荣:“每次来姥姥家都哭,哭什么呀?”
  那时候苏华荣没好心情地怼她:“你能知道什么?”
  一年后的今天,已经不需要苏华荣再表达,叶苏红也知道为什么了。


第067章
  三月开春,叶安军用攒好的土坯开始盖房子。
  房子盖好梁上一挂鞭,不久后理发店就开业了,牌匾书五个大字——向阳理发店。
  苏瓷开学升了初二。
  这个年代初中和高中都只读两年,初二念完初中就能毕业。
  但开学没多久,就听到消息说,今年学校要把招生时间从春季改为秋季。
  如果这样一改的话,那苏瓷和李秋玲的这一届,七八年元月份的时候就毕不了业,还得再延长半年才能毕业。
  苏瓷对这些变动都没有太大的不适。
  毕竟后来的初中高中都是三年制,连小学都改成了六年制。
  上学期她当着大家的面打过三个小流氓后,周围同学都对她客气了很多,现在几乎没有人再对她指指点点,说她大姐的事。连带李秋玲的待遇也得到了些许改善,虽然排挤和歧视依然在。
  对于穷人来说,冬天是最难捱的日子,不止因为吃不饱肚子,还因为天气冷穿不暖。
  在原主的记忆当中,有很多回冬天在教室被冻哭,然后哭着写作业听课的经历。
  春暖花开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候,而且有很多的野菜野果可以充饥。
  哪怕家里的粮食不多,靠着野外的东西也能吃得饱饱的。
  要说学校还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叶安慧交钱住校去了。
  原来她不喜欢住校,嫌人多人吵睡不好觉,现在则是更不愿意看到她大嫂的那张脸。
  叶安明结婚两三个月下来,不想看到汪玉姗脸的,又何止叶安慧一个。
  自从汪玉姗挂着冷脸在大喜的日子进了叶老大的门,叶老大家的日子就再没得过安生,虽也没有闹开,但各人心里都鼓着气,尤其是叶老太和刘兰花两人。
  叶安慧是眼不见为净,直接住校不管家里。
  叶老太和刘兰花两人之前早就想好了,婚后不叫汪玉姗好看,必须得好好拿捏这个新媳妇。
  可结果呢,人家根本就不让她两人拿捏。
  给衣服人不洗,你爱扔哪扔哪儿去,反正人家不洗,叫做饭扫地刷锅洗碗,人家更是一样都不做,倒是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还要管你要吃的。
  新媳妇刚进门怕人看笑话,叶老太和刘兰花就忍了这两三个月。
  倒霉的其实还不是刘兰花么,叶老太又不会做事,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