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是一棵许愿树(快穿)-分卷阅读49

肯定的语气认为他们一定能顺利通过科考。
  明景帝那时是心存质疑的,但他确实很喜欢金兰书院的教学模式,也相信以墨湖先生为首的那批先生们的水平与品性,再加上那些学了三年,乃至三个月就毕业的学生所展现出来的能力,让他对这批五学年以上的学生充满期待。
  可任由他再怎么期待,也不敢相像这批学生竟能给他带来这么大的惊喜,他很确,那些学生既便是他的门生,他也只是让东阳郡的官府给提供些方便,从不曾试图在科举考试上做手脚。
  因此,明景帝对这批学生,对金兰书院有多看重,对创办出金兰书院,明知道它的未来与前程,却能毫不犹豫的放弃,还都交给他的何艾更加的重视。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真正一心为国为民不求私利,不图私名的臣子,才是真正可以信重的能臣,可遇而不可求。
  至于何艾在云桂做的那些事,何艾也从不曾瞒过他,定期就会通过私下的信息联络方式,将云桂之地的最新动态,以及那些官吏与士绅豪门之家的信息传回京里,其中甚至还包括那些人的罪证。
  所以明景帝对于云桂州的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压根就不需要何艾特意刷存在感。
  甚至每当他遇上难以抉择的事情时,就会主动想起何艾,暗想以何艾那与常人不同的思想方式,会怎么做。
  随着但凡有村镇聚集,或是田地附近的一个个在雨季可以储水,旱时可以用来使用的池塘修筑成功,一道道河堤坝埂完工,一条条宽敞平整的道路完工,何艾在云桂之地的声望也达到空前的高度。
  所有工程不仅帐目清晰明了,受益的百姓更是数以十万计,且从不曾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与外地府城新修的道路接通后,前来云桂之地的商贾也明显多了起来。
  在官府的要求下,一些在云桂之地随处可见,品质上佳的药材等特产的价格,可谓是直线上涨,且还供不应求,不似过去,就连低价贱卖都找不到买家。
  连吴越泽与那些士绅豪门也切身享受到这其中的红利,眼看即将要熬走三年任期将满的何艾,尽享这份利益巨大的好处,让他们做梦都要笑醒。
  可惜,还没等他们的庆功宴结束,近三年来,整日里不是忙着四处游山玩水,美其名曰巡视工程,就是捣鼓那些新产物,极少干涉州府中的政务,只是派人监督的何艾却在这时突然变脸。
  首当其冲被捉拿住的吴越泽等一班官吏,接着便是那些多年来,为非作歹的士绅,以及各部族与官吏相互勾结的部族首领。
  直到这群人被押往京城时,何艾才出现在这一长串的囚车前,被抓了个措手不及的吴越泽目眦欲裂的高声道。
  “何大人,你平白无故的拿下我等,就不怕云桂生乱吗?”
  何艾淡淡的笑回道,“哦,你说的是你在飞龙山中私养的那群私兵吗?早在一年半以前,他们就已经被本官给招安了,现在已经是镇守府的正式兵丁,说起来,还要谢谢你啊,这一年多以来,给本官提供了不少军费!”
  心中最大的底牌突然被这么揭开,
  “何莨,你不得好死!你污蔑老夫!老夫一定会向圣上申冤,你私吞赈灾款,还为了侵占无辜百姓的家财,无故抄家毁族,你会遭报应的!”


第37章 第二集 15
  三年期满, 何艾并没有离开云桂,过去盘踞在云桂之地的一众势力被她给连根拨起后,随着那人与罪证都被押解进京, 交由大理寺审判, 云桂空下的的那些官位, 都由何艾带去的那批学生暂代。
  由此,整个云桂之地可谓是完全成了何艾的一言堂,政令一经发下, 都能以最快速度得到执行,真正到了政通人和的地步。
  纵然是被中原人视为蛮夷,无法教化、天生反骨的少数民族, 也都不过是些普通人,所求不过是一日三餐能饱腹,寒冬腊月能有御寒之所, 父母子女能有活下去的机会罢了。
  何艾主政,但凡是政府工程征工,向来都会包吃住, 按工按市价支付工钱, 让百姓们劳有所得, 而不似过去般征徭役,让百姓做义务工, 干着最辛苦, 能要命的重活, 却连饭都不让吃饱。
  花三年时间, 才彻底将云桂一地尽握手中后, 何艾便开始尝试着推行她寻思已久的政策, 如重新统计人口, 仗量土地,实施摊丁入亩、在各村镇设立蒙学,按在金兰书院实施过的拼音教学模式教导那些孩子,同时也能给有心想学的大人扫盲,顺便推广官话。
  这一切都令那些百姓们十分感激,对朝廷也更具归属感。
  当地被抄掉相当一部分士绅豪族后,纵然余下那些豪门大户对摊丁入亩,也就是取消人头税,在每亩田地里增加相应的税收之举十分反对,也不敢再出面质疑。
  而这项在后世证明,对无地少地的百姓而言,十分利的新政策,不仅可以减少穷人的负担,有利于人口的增加,还能加强无地或少地百姓们的流动性。
  这一举措极大的损伤了那些田多地广者的利益,也相当于砍掉了那些借人头税中饱私囊的官吏的摇钱树,却是项真正的惠民之策,低层那些老百姓们的感受最深。
  而整个云桂地区的官员,要么是何艾带过来的人在代职,要么都是些既不敢与吴越泽等人同流合俗,又没有能力改善大环境,只能随波逐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者。
  早被何艾那些雷厉风行,还层出不穷的手段给的吓破了胆,唯何艾的命令是从,有想法也不敢提,只知照做。
  “大人,这这摊丁入亩的政策虽好,可税赋向来是一国之本,轻易很难改弦易辙,恐怕只能在这云桂之地进行试点,很难在整个大周朝全面推广啊!”
  经过这几年的共事,何艾对跟随她一起过来的这批来自金兰书院的学生情况,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其中,这个暂代别驾一职,可以直接帮她处理各方面政务的木昌荣,是何艾最为欣赏的一个。
  这个现年仅十八岁的孩子敢想敢做,思想非常活跃,为人做事都很大气,同时还非常聪明,求学心切的同时,还能一点就通,何艾自然非常乐于用心培养对方,毫不藏私的将自己从后世学到的那些思想与理念教给他。
  何艾自认是个脑子还算好使的人,可对她影响最深的那一世,受身体健康条件的限制,导致她的行动力并不算强,真正做起事来,她可能还不如这些的学生。
  可她曾经接受过的教育,让她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这个世界,将一些适用这个时代环境发展的理念与方向给指出来,让这些能力出众的孩子们可以在方向明确的前行。
  “只要试点能取得成功,我们就可以用数据说话,但凡是新的政策,往往都会给某些人的利益带去一些损伤,但这只是一时的,当时间证明,新的政策也可以给他们带新的利益点时,他们就不会再那么抗拒。”
  木昌荣点头道,“所以,试点很重要!”
  “准确的说,应该是在试点中取得的各项准确数据很重要,不管你认为再怎么好的举措,但凡事关国计民生,都需一步一步慢慢来,不可盲目的直接在全面铺开,那样急功近利的结果,只会让好事变坏事。”
  “就像您当初在执意要在这里兴建水利,铺桥筑路一般,当那些工程完工,确实可以明显给这云桂之地带来好处,连吴越泽他们也可以跟着受益时,不仅不再如之前那般抗拒反感,还为您歌功颂德。”
  何艾点头道。
  “这些都是基建,做好基建,才有机会吸引人流量,盘活地方经济后,才能给百姓们带来更多的赚钱机会,让他们增加收入。”
  说到这里,何艾又补充些题外话。
  “我们虽然是读书人,但要树立正确的金钱态度,在这世上,想做什么都得钱,有钱才好办事,有能力赚钱,还有能力带着手下人,带着百姓,在不损伤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让大家都有钱赚,都能得到好处,各得所需,才是真本事!”
  在这点上,木昌荣倒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