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渣夫重生了-分卷阅读95

什么都没问就开始读,心中再次感叹,他到底是积了多大的德,才能娶到这样一个识大体的妻子。
  开口便是大逆不道的话,不过有了前面的铺垫,年若眼角眉梢都没动一下。
  一个王朝的灭亡虽然有很多原因,但皇帝的昏庸往往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前黎朝末帝就是其中的典型,他虽然没有骄奢淫逸或者暴虐这些毛病,但从未真正了解民生却还自以为是,到处指手画脚这一点也非常致命了。
  偏他还喜欢那种嘴上会说,善于邀功的人。这让他觉得自己善于用人,这些朝臣在他的英明决策之下,为百姓们做了很多事情,整个黎朝在蒸蒸日上。
  可实际上,善于邀功的人基本上没什么真本事,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会对末帝那种外行的想当然的主意提出反对意见,如此此消彼长,真正能做事的人反而受到打压和排挤。
  朝堂风气日益浑浊,为黎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此是其一,第二便是对皇位继承人的态度。
  祖宗规矩,太子是国家正统,轻易动摇储君意味着动摇国之根本。
  但末帝却不在意,他觉得自己是一国之主,自己的决策以后也是后人的祖宗规矩,所以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虽然早年碍于皇后雄厚的家世立了嫡长子为太子,但后来却更喜欢贵妃所出的苏王,小小年纪便封了亲王,封地便是黎朝最富庶的苏南之地。
  待两个皇子长成,因为末帝的纵容,苏王可以说是明目张胆的和太子争权夺利,内里也许有复杂的缘由,但从面上来看,末帝应该是支持苏王的,每每都委以重任,明显在为他铺路。
  可是太子品行一直端正,做事也无可指摘,甚至因为更喜欢做实事而被那些遭到排挤的能臣拥戴,在民间呼声也比苏王乃至末帝都要高。
  虽然书上只有寥寥几语,但黎朝末年的激烈争夺可见一斑。
  年若继续翻下去:末帝得了急病,从确诊得病到驾崩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竟然明目张胆的支持苏王,好在他精力有限,身边亲近的又都是些光会耍嘴皮子的人;对上真正有能力,又具有雄厚世家背景的太子,棋差一招,苏王最终失败。
  而后便带着大部分的追随者和末帝为他留下的国库来到封地,自立为皇。而黎朝本就因为末帝的折腾满目疮痍,夺嫡之争也让朝廷元气大伤,苏王带走国库的大部分储蓄更是让黎朝雪上加霜,双方都没办法镇压对方的情况下,黎朝分裂,以虎江为界,成立南北黎朝。
  北黎暂且不看,直接看南黎近五十年的情况,就知道问题太大了:
  苏王,也就是南黎的先皇姬开济因为开了先例,对于太子继承大统这一祖训完全成了摆设,这不仅为南黎埋下隐患,他自己也吃到了苦头。因为第二个继承南黎皇位的,并不是他指定的太子,而是贤妃所出的浩王,也就是如今的皇上姬如博,直接从先皇手中抢来的。
  连续两位皇帝的皇位都是抢掠所得,尤其自己的上位历程,导致姬如博对自己的皇子们严加防范。
  他选了相对忠厚老实的二皇子做太子,虽然一直带在身边教导,但除了一些帝王术之外,灌输的更多的反而忠君爱国的想法。封王上也谨慎了很多,他颇为宠爱的英王只是个宫女所出,或许是因为宫女所出,所以才放心宠爱吧。不过即便封了王也没给什么封地,所以英王很穷。但显然,前两任皇帝的成功给了英夺位极大的信心,一直蠢蠢欲动。
  年若看完这些对于她来说算是辛密的资料,不由对南黎的未来充满了担忧,皇位更迭也许是皇室的事情,但长此以往,必然要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试想,皇室和朝堂全都想着内斗,谁还有精力有时间为百姓做事,维持民间秩序……
  其实已经开始影响了,如今邵家一个商户都卷进了夺嫡之争,不是么?
  邵元松见年若看完了,便道,“此次来到龙江城的是太子府詹事王公公。”说到这里冷笑一声道,“能让王公公前来,周氏定然夸大了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