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假'大儒成真记-分卷阅读52

人!
  在历史当中,你们将会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而不是别人的附属品。”
  唐大儒认真的对两个儿子说道,眼神里充满了智慧,似乎已经看到多年以后,两个儿子出现在历史中的画面。
  只要是学农业的人,都离不开他的两个儿子的名字。
  “都是父亲大人指导有方!”
  唐康柏和唐康枫笑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白白的牙齿和黝黑的皮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两个人笑的背后都出现了小花花,开心到不行,被他们最尊重的父亲大人夸奖了,而且评价很高,开心到转圈圈。
  “还是要努力呀,多钻研,但是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好的,父亲大……
  “这儿有一些错误需要……”
  “嗯嗯……”
  ……
  在夜晚唐大儒认真指导自己儿子的声音,传的很远很远。
  四皇子稍作停留之后,转头快马加鞭的回京城了。
  时隔不到半年的时间,四皇子却觉得自己对京城有一些陌生了。
  京城还是像原来一样,没有任何的变化。
  四皇子觉得可能是自己的心变了吧,去皇宫和司徒皇帝交接这段时间的差事。
  “嗯,做的不错,不过功劳和犯的错,相互抵消。如果不是唐大儒的功劳,老四现在已经被圈禁了。”
  司徒皇帝漫不经心的说道,也没有叫四皇子站起来,因为他觉得四皇子的性子还得磨一磨。
  四皇子此时想到的却是唐大儒指导儿子的场面。
  “行了,老四,你也别在下面跪着了,回去休息一下,三天之后再上早朝吧。”
  “谢父皇体贴儿臣!”
  四皇子恭恭敬敬的告退,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感觉。
  皇家哪有父与子,没有唐大儒在中间的调和剂,司徒皇帝和四皇子之间一如既往的冷清。
  
  三天一晃而过,四皇子根本就没有休息,而是趁着此机会赶紧分析,目前京城朝政,各方势力。
  四皇子目前任职于户部,也是朝廷很重要的部门之一。
  大皇子任职兵部,二皇子任职工部,三皇子任职礼部。
  早朝上,三位皇子对着四皇子就是一顿冷嘲热讽。
  毕竟他们出去办事儿办得妥妥当当,都收到了父皇的赏赐。
  只有四皇子出去,无功无过,全靠别人带飞!
  “呵呵,大儒可不是一般人,也不是,谁想讨好就能讨好的。”
  三皇子略带羡慕嫉妒恨的语气说道,反正他是没有讨好唐大儒,四皇子不照样也是吗?
  “……”
  四皇子表示无语,不想搭理自己这三位兄长,宛如智障的言论。
  其他三位皇子相互对视,表示无趣,然后排列好顺序,等着父皇来上早朝。
  于是四皇子就看到满朝文武宛如智障般的言论。
  有的大臣在说,朝廷怎么能与民争利呢?与祖法不容。
  有的大臣则是以死相谏,希望皇上能够收回政策,要不然就再拖延一段时间,等民间很多人手中的盐,全部都散发完了。
  当然也有一大部分的官员,沉默不语,或者是支持司徒皇帝对于掌控官盐的做法。
  四皇子就暗自的想到唐大儒指导他,不要看事物的表面,要看存在背后的意义。
  往后联想到四皇子就知道,这些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肯定是家族中有人囤了大量的盐,想要赚钱。
  没想到啊,司徒皇帝多么的任性,直接给大家釜底抽薪了。
  坑的就是囤大量盐的人,这种人十分可恶,发的都是国难财,发的都是贫困老百姓的钱。
  四皇子不言不语,眼神充满了冷漠,站在朝堂前却如同游离之外之人。
  四皇子不禁想到他回来时看到的唐大儒两个儿子的样子,说是农民的儿子都不为过了。
  唐康柏和唐康枫都是单纯之人,不仅对于二人抱有更好的印象。
  果然万事都怕对比,不对比又怎么能衬托出来别人的好。
  “嗯,此事此后再议,还有其他事情吗?”
  司徒皇帝一拖再拖,反正就是不答应,拖着玩儿呗。
  而且根据韩爱卿的回复,官盐即将抵达全国各地,相信再等些日子,这些人就不会在跟自己讨论这件事情。
  四皇子也看出来是父皇的意图,不得不感叹,老谋深算!
  早朝过后,没有搭理继续纠缠自己的三皇子,四皇子来到户部。
  四皇子坐镇户部,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将自己当做吉祥物,他可是实实在在想做事儿的人!
  仗着自己皇子的身份,四皇子在原来的时候就已经融入了户部。
  再次回来工作,四皇子就发现自己容忍不了户部这么邋遢拖拉的工作效率。
  “以后咱们使用表格记录,简单轻松明了。”
  四皇子想在唐大儒身边工作时,整个江南地区工作那么的顺利,不容易出现差错。
  “四皇子,不是臣等不愿意,而是这些账目,全部都是从古至今这样记下来的。
  这要是轻易的改变方式,这可不行呀,而且这件事事关重大,必须启奏皇上。”
  周方户部尚书摸着自己的八字胡,迈着官步,不紧不慢地说道。
  “那就写奏折启禀皇上,相信好事,父皇是不会拒绝的。”
  四皇子不在意的直接回答,提出什么问题他就解决什么问题,所以还有什么问题呢?
  “四皇子,此事还得容臣等再议一议,改变记账方式,不是户部改变就可以的。
  其他九洲都必须改,是自上到下的一次改革。所以一定要慎重啊,我们再继续讨论一下吧。”
  周尚书说来说去就是不想改,他也年纪大了,再过个一两年就可以荣归故里。
  他不想搞太多多余的事情,稳持住现在的模式就可以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是周尚书的现状。
  “是真的不想改吗?这一套方法可是唐大儒运用在江南地区的新手法,可以杜绝很多烂账!
  算了,我还是亲自向父皇禀报吧。”
  四皇子心里不痛快了,他就知道很多官员做事拖拖拉拉,就是害怕很多问题出生在了自己身上,不敢担责任。
  看着四皇子扫袖而走,周尚书也不生气,继续喝着自己的茶水,皇上要改,他就给,皇上不说他就不动。
  果然,四皇子进宫之后,就没音信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海盐也已经陆陆续续进入广大百姓的家中。
  便宜又好的盐,十文钱一斤,一斤可能吃不少日子,可让老百姓们占了大便宜了。
  很多老百姓都想,可着劲儿多买一些盐,趁着便宜多囤一点。
  “大家可别买特多呀,够吃就行了,听说上面又发现了很多可以晒盐的沿海地区。
  以后吃盐了更便宜!你们现在买就多买吧。”
  在卖官盐的官吏的吆喝声中,老百姓们终于理智多了。
  “还有比这更便宜的盐,哎哟,我的天呀!以后能腌咸鸭蛋吃,哈哈哈”“可不是吗,今年我可得多腌点咸菜!省的冬天还得费劲巴力的想菜,有盐可劲造吧。”
  “给俺先来10斤盐!”
  老百姓们的叫喊声,充满了大气!可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天能买盐,说出这种买粮食的架势。
  老百姓们别提多开心,盐可是储存食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这一切都是司徒皇帝的功劳,老百姓能更加拥立司徒皇帝。
  还有卖私盐的商户,老百姓看都不看一眼,就算便宜一分钱又怎么样?看着那黄了吧唧的样子。
  老百姓们也不傻,都知道吃那种脏盐,身体会受不了。
  以前那是没得选,现在能吃上白花花的盐,谁选那黄了吧唧的盐,再说又不真便宜,要是白送,不少老百姓们还是愿意贪这个便宜的。
  甚至有一些深受私盐伤害的人,都学会了偷偷的举报,不少人还得到了官府的奖赏。
  毕竟,卖盐也已经成为了当地县城的重要税收来源之一,当然受到盐务监的监管。
  不过此时贩私盐的人,那都是跟官老爷抢生意呀,只能通通抓起来了。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