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家有冠军侯-分卷阅读51

,取胜了的情况下匈奴人还不是志得意满地跑了?那废墟和哭喊声程卫尉是否未见过,怎就甘将人放走!”
  李广挣开扯着他的宫人们,指着程不识骂道:“你说我不能存兵,那你还记不记得我等领兵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还评我是二流,我看你连末流都算不上!”
  他不等什么回应了,也不与程不识争输赢了,最后一点冷静用来拱手向刘彻拜别,便气冲冲离开了。
  这一回他是彻底认清他与程不识道不同,不可相为谋了。
  被程不识否认观念比程不识故意害他,更让他觉得难以接受。
  程不识也是眉头紧皱,沉默一会儿同样与刘彻拜别离开,似乎心中梗了事难言。
  刘彻也没料到本是玩笑似的喊两个卫尉比试会闹出现下的尴尬局面,问向跟随他而来的卫青与韩嫣:“这算是个什么事啊,你俩怎么看?”
  韩嫣扯动嘴角,向刘彻道:“我观着程卫尉虽是名将,但较李卫尉来说确实少了些锐气。听说他也是道家拥趸,和太皇太后一样只想着防御,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卫青听了韩嫣的话有些哑然。
  韩嫣这番话表面上没什么,实际上却是直接将程不识划去太皇太后的阵营。
  而刘彻最厌的可就是被太皇太后掌握控制。
  果然刘彻听了眼中就出现不耐,语气也冷了下来:“程卫尉正值盛年竟就只想着保身守城,确实没法在我手上得用。”
  他说完又向卫青问道:“韩嫣说了,你呢?”
  卫青这些日子在程不识那里学了不少领兵的道理,虽也没有完全认同程不识的观念,但还是知恩想为程不识说些话的。
  “陛下,程卫尉方才说的非是保身,他想着的是存兵。陛下既然想着有逐匈奴的一日,那像程卫尉这样保存军队实力,对陛下也是好事。”
  卫青垂头恭敬地向刘彻告知了自己的想法。
  韩嫣偏袒李广,怕是因二人同是名家之后,很有些想为李广站边的意思。
  然而在卫青看来,两位卫尉还是李广的问题更大些:“李卫尉一腔为国为民着想的心确实是好,但同在军伍中,我相信程卫尉是同样有心为国的。取胜状况下还保存不了军队实力,作为将军确实失败。”
  “所以呢,他们两的根本分歧你看清了?”刘彻的眉头松了些,等着卫青给出一个具体结论。
  卫青抿唇沉默一会儿,道:“两位其实没有分歧,只是在我们汉军没_0_fa_0_zheng面胜过匈奴军的情况下,有了不同的选择。”
  两个卫尉在都知不可追的情况下,一个按捺住了,忍辱收兵没法取得更大胜利也不会再损耗兵力。
  另一个按捺不住去追,有时会落入敌人圈套,有时也确实能追上取得大胜利。但代价太大,下一次匈奴该来还会来。
  他们的胜利实际上都不算胜利,目的都是为了驱走匈奴止损。
  在损失已经造成了的情况下,选择的只是要不要狠心多报复匈奴。
  如果真要说真正的胜利,那必然是两军正面刀兵相交,才能打得一方怯而不敢再战。
  不会像现在这样,匈奴人反正抢了就跑,这次抢的少了,那就下次再抢多些。
  汉军只能每日防着,防不住了就追在后头报复着,没完没了。
  但正面交战,汉军赢不了。
  汉军擅长的步兵作战在匈奴铁骑面前无力脆弱,骑兵又远不如。
  他抬起头面向刘彻:“这也是上次陛下在侯府时问我的症结所在,为何我汉军马不如匈奴马。认真说起来,应是为何我汉军骑兵不如匈奴骑兵。”
  这话题就已经跳出了两个卫尉的争吵上了,刘彻听了也动容问道:“你想清楚了?”
  “我想着的是,如何才能将我步兵的优势发挥到骑兵上。”


第44章 韩嫣 陛下以为如何
  卫青这些日子都是跟着程不识在学如何治军。
  程不识倒也没有藏私, 向他坦言了如今汉军的难处,甚至领他去看了如今的汉家军队,真正为他拉开了视野。
  程不识告诉卫青, 秦朝时凭借长城之依, 小股匈奴是很难攻进来的。
  从前即便长城真的被打开了口子,匈奴人攻进城镇中来了, 守军只要奋力拖延一会儿,烽火就能招来援军, 将这些来犯的匈奴士兵全部吞下。
  然而秦末大乱时,楚汉相争, 匈奴那边也异军突起了一位冒顿单于。
  他杀父继位,铁腕将原本各自为战的匈奴部落给统合了起来,更是雄才大略毁灭了原本强大的东胡。
  其他的游牧民族类似月氏、娄烦, 不是被匈奴吞并就是被迫远逃,草原几乎叫冒顿单于统一了。
  也正是他制造出了白登之围, 迫得大汉不得不和匈奴和亲。
  自冒顿单于之后, 汉家就得凭着女儿和亲去维系和平——且这和平单看匈奴愿不愿意保持。
  “如今继位的匈奴单于称作军臣单于,也是一位雄主。”
  程不识说起军臣单于时虽称他是雄主,但是却表现出了毫不掩饰的憎恶:“他撕毁了和咱们的和亲之策,刚一即位就南下进犯我大汉, 一路差点打到文帝陛下的甘泉宫。之后还是送了许多财物和一位公主过去, 才勉强安抚住。”
  他说到这里,先前的愤恨化作了无力和不甘,道:“正是我等领兵之将的无能, 才让匈奴嚣张至此,百姓受苦,陛下受辱。”
  “既然程卫尉心有不甘, 为什么临敌有报辱机会时,却不愿主动出击?”
  虽然认可了程不识的人品,卫青不信他是怯战怯败才保守的,但是他还是需要了解清楚原因。
  程不识默然一会儿,苦笑着告诉了卫青:“因为一旦战斗开始,大汉步兵就是没有办法胜过匈奴人的骑兵,顶多也只能不败。”
  若是抵抗的汉军弱到能被一冲就散,匈奴人就会弯刀来回冲锋于步兵队伍中,收割那些四散而逃士兵的性命。
  而像是程不识统领下的汉军,匈奴人不愿意招惹。
  “我治下的汉军训练有素,严令训练出来的步兵阵型一旦摆出来,根本不是匈奴骑兵能够冲散的。即便在骑兵冲击下出现伤亡,只要士气在,就不会就此溃败散去,甚至还能反绞杀冲杀进来的骑兵。”
  程不识沉着脸说了自己这边的优势,卫青有些不解:“既然冲不散,那不刚好回击吗?”
  “我倒是也想,可回击的前提是这些骑兵冲杀进来。但是他们惯常欺软怕硬,一旦发现步兵冲不散,就回马逃跑了。”
  匈奴人精得很,根本不与他的士兵缠斗。
  一旦发现对敌的是程不识这种训练有素的军队,他们就会选择直接逃离,在逃跑途中还会回身射箭。
  “他们原本的目的就是劫掠,不想着与我汉军拼命。我们即便想战,也留不下他们,贸然追击,我汉军的骑兵又不如他们,强去追反倒会折损了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骑兵。”
  骑兵精贵得很,不说培养出一个能在马上骑射的士兵有多难,单说马匹,每折损一匹马都是莫大的损失。
  这一点卫青是知道的,他自己就曾长时间养马,知道马匹饲料其实就是人吃的粮食。
  再加上专门配备给骑兵的优良装备,培养出一个骑兵的花费怕是都可以培养出几十个步兵了。
  但是没有办法,即便汉军的骑兵敌不过匈奴骑兵,该培养还是得培养。
  因为若是没有骑兵在一旁干扰匈奴兵骑射,步兵队伍对于匈奴来说实际就是移动的靶子。
  “那能不能把马匹就单纯当作是代步追上匈奴兵的工具,不再着重培养骑兵骑射,而是培养可以如步兵般冲锋的骑兵?”
  卫青向程不识提出了一个模糊的构想,程不识觉得有些不现实:“你是说如匈奴人一般在马上使弯刀吗?这样若是追上了,倒也可以拼杀起来,但我们的士卒不擅长弯刀,在马上又不如匈奴人稳,仍是处于下风,我觉得不妥。”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卫青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没法向程不识完全形容出来。
  他只是觉得像现在这样以己之短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