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九零年代凤凰女-分卷阅读81

清的看法。
  夏清帮她整理好发型, 肯定道,“挺好的, 这衣服比你平时穿的那些都好看, 修身显瘦。”
  修个眉, 头发上点油, 看上去是真的不错, 如果再烫个头发效果会更好,但现在也来不及烫头, 如果李秀琴愿意,过两天倒是可以安排一下。
  至于皮肤黑的问题,脸上可以用粉盖盖, 但夏清并没有给她妈化妆,她就是农村姑娘,父母也是农民,农民的特色就是朴实无华,不需要修饰或者掩饰什么。
  夏志民也换上了白色的短袖衬衫, 衬的他越发的黑了,但他的心态比李秀琴好不少,换好衣服就在沙发上等着,颇有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气概。
  李秀琴换好衣服后夏清去了夏琳的房间,看到她进屋,夏雯低头看了看自己问夏清,“三姐,我穿这个行吗?”
  今天跟顾家第一次见面,夏琳跟夏雯一起去,夏琳还好,平时见的客人多并不紧张,夏雯则有些忐忑不安,她个性是活泼的,但那是限于在熟悉的人面前,面对陌生的人和事就不那么淡定了。
  “挺好的,要对自己多一些自信,你看我跟二姐,我们多自信啊。
  夏雯看着两个姐姐,眼里满是羡慕,“你们两可真好,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们一样什么都不怕啊。”
  夏琳拍着她的脸说,“傻丫头,我们是亲姐妹,哪有谁好谁不好的,等你开学了,学到了更多更丰富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看。”
  夏琳也对这番话表达了肯定,“是啊,我们刚来首都的时候比你还不如呢,但几年过去了,是不是感觉不同了?”
  夏雯似懂非懂的点头,接受了姐姐们的鼓励。
  顾巍在约定的时间到楼下,接到他的电话后夏清跟家人一起下楼坐车。
  顾巍在车里看到他们出公寓后就下车,打开副驾驶的门让夏志民坐前排,“叔叔,你坐前面吧,前面宽敞一些。”
  如果夏志民坐后厢肯定会挤,顾巍也知道,对夏清的父母家人好她会更加高兴,果不其然,等夏志民坐上副驾驶关上车门后,夏清给了顾巍一个肯定的眼神。
  李秀琴不大坐车有些犯晕,路上闭目养神不怎么说话,夏志民又是个不爱说话的,只有顾巍找话题他才会回应一两句,沉默的时候居多,兴致最高的就是夏雯,一直看着车窗外,不时赞叹着,这就是她即将读书的城市,未来或许也会像两个姐姐一样留在这里工作,结婚生子。
  进了复兴路就是各军区、机关大院,路上车辆来来往往,却非常安静,各大院门前哨台林立,这样的氛围让人不自觉肃穆起来。
  顾巍开车通过海军大院的哨卡后,顺着一条悠长的林荫大道驶向大院深处,最后停在了一栋单门独院的双层小楼前。
  在李秀琴看来,老家也有盖了楼房的人家,但老家的房子跟眼前的房子一比,简直没眼看。
  李秀琴深吸一口气下车,夏雯也是满眼赞叹,觉得这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房子之一。
  听到动静顾老太太在窗口就看到他们来了,赶紧挂着一脸笑容的从屋里出来,隔壁院子里有个正在菜地浇水的老太太也起身看过来。
  “哎呦,亲家,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老太太走过来直接拉过李秀琴的手,又跟夏志民招呼两声,看着站在一起的三姐妹笑道,“亲家母,你可真是太有福气了,有这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还都这么优秀,这辈子的福都享不尽了。”
  老太太实在是热情,将李秀琴忐忑的情绪冲了大半。
  “这是姐姐这是妹妹是吧?”
  夏雯最稚气,一看就是最小的,老太太一猜就猜着了。
  “这是老二夏琳,老四夏雯。”
  说了几句后,老太太邀请大家进屋坐,“咱们进去说话,老头子身体不好,就没出来迎你们,你们多多包涵。”
  “老姐姐你可真是客气了。”
  一行人进了院子,李秀琴看院子里种的蔬菜,有辣椒、茄子、青菜,还有豆角、黄瓜,长得很是茂盛,亲近感一下子上来了。
  就算是部队的干部也种蔬菜呢。
  进屋后见到老爷子,又是一番寒暄,顾巍忙着倒茶、洗水果,夏清也过去帮忙。
  老太太笑着李秀琴看,“你看他们多般配?说真的,我是太喜欢小清了,就愿意把她当闺女一样待,刚好我这辈子没女儿,也算弥补了我的遗憾。”
  “ 小清也跟我们说,说你们一家对她特别好,让我们放心,其实我们本来也没什么可担心的,顾巍多好一个孩子,能教出这样的孩子父母肯定错不了。”
  “这话该我说才对,你看你把几个女儿教的多好,今天一见你我就知道几个女儿都是随了你这个当妈的。”
  女同志们商业互吹时,老爷子跟夏志民的话题更多的围绕在农村经济和发展上,比如一亩地收多少粮食,小卖部的生意如何,镇上建了什么工厂之类。
  “我小时候也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那时候粮食产量低,也没有农药、肥料这些,一亩地打不了多少粮食,家里人口多的根本吃不饱,现在好了,科技进步改变了大家的生活。”
  老爷子的父亲是老红军,老爷子自己也参加过抗美援朝,所以顾家是根正苗红的革命之家,小一辈,顾嵘在部队服役,顾巍没有选择这条路,但老爷子没有不满,什么时代做什么样的事业,在国家经济急需发展、变革的时候,顾巍投身经济浪潮,也是另一种“革命”。
  用顾巍的话说,公司每年给国家交几百万上千万的税,这些钱会投入到国家基础建设,投入到军费预算、财政预算等方方面面,他们每年都会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遇到灾害也会捐款,这不也是一种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吗?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啦大家~


第67章
  在首都, 正常的订婚的流程是很繁琐的,首先得挑个好日子,双方长辈、亲友都得出席, 在媒人的见证下,男方将聘礼送至女方家,再进行一系列的流程。
  现在的情况是, 顾夏两家不在一处,现成的媒人好找, 但要顾家的亲友带着聘礼从首都长途跋涉去夏家送聘显然不现实,老太太觉着新社会新方法, 没必要什么都依着古例来。
  “亲家母, 我的意思是既然孩子们两情相悦互相喜欢,咱们该简化的就简化, 只要你们同意,咱们就挑个日子,再找个媒人,把订婚礼过了, 过了礼小清就是我们顾家未过门的儿媳,顾巍就是你们家的女婿, 给你们当儿子也行。”
  老太太拉着李秀琴的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说完后也怕李秀琴觉着诚意不足,略有些忐忑的问,“你觉得这样成吗?不成咱们再想其他法子,反正小清这儿媳我是要定了。”
  最后一句话把李秀琴说笑了, 她看了眼对面坐着的丈夫,家里的事多半是听她的,但事关女儿, 夫妻俩自然的商量着来,不过她心里估摸着,丈夫的想法应该跟她差不离,在农村,就是不订婚直接结婚也没啥,顾家主动提出订婚,这态度已经非常尊重了。
  夫妻俩过了二十多年,早就有了默契,只看夏志民的眼神李秀琴就知道他的想法,并不在意这些旁枝末节的小事。
  “老姐姐,我们没什么想法,只要孩子们感情好,他们高兴就行。”
  老太太赞同的拍起了手,“你说的太对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其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在意太多了也没意思,两个人感情好才是真的。”
  既然夏父夏母对简化订婚流程的事没有异议,接下来就得选日子,最好挑近期的,免得夏父夏母再跑一趟。
  “聘礼呢咱们按照规矩来,礼金、礼饼、茶点这是给你们的,另外我们男方要给小清买首饰、新衣裳、新鞋子,还得有皮包、手表、见面的礼钱。”
  老太太一样样说下来李秀琴就觉得太多,如果按照老家的习俗没那么多讲究,别说订婚,结婚也不过给点礼钱买些糖啊烟再给新人买身衣服的事,简单的很。
  “老姐姐,我也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