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康熙爷竟是我同桌-分卷阅读51

了一年年底。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康熙先前送出去的“问卷”,陆陆续续也都收回来了。
  这样长一段时间,三藩被平,台湾被收复,蒙古各部畏惧火铳火炮等物,又怕同三藩和台湾那样转眼便倾覆,半点不敢吭声。如今,距离秋闱只剩半年时间,这会儿,康熙自然是将大部分目光投向了科举。
  而这样一位自亲政以来说一不二、心机手段样样不缺的皇帝,没几个朝臣有胆量违抗。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贪图权利、妄图站在康熙头上的辅政大臣鳌拜,这会儿坟头草都有一丈高了。
  最重要的是,康熙亲政以来颁布的政令,无一不是为国为民。心系百姓的官员大多支持,贪官污吏不支持也无所谓,迟早会被康熙解决。
  至于那些观念老旧的老臣,不知变通,一味守旧可不是什么好事。
  官场上还是更需要年轻气盛、懂得机变的年轻官员,所以……
  “所以日后还是整个退休制度吧。”乐臻真诚提议,“年纪大了就该退休养老享清福,而不是仗着资历在朝堂上倚老卖老。”
  今天是她头一回上朝,科举改制一事,被康熙交由索额图负责,明珠和乐臻协助。
  虽然已经铺垫了许久,但朝堂上宣布的时候,还是有不少老臣反对。康熙毫不手软当场罢了几位老臣的官职,结束了早朝。
  “你说得对,等搞完科举这事,我就立个退休制度。”康熙觉得这想法很不错,确实可以有。
  “我还以为反对的汉臣会多一些,没想到满臣竟也有不少不乐意的。”乐臻百思不得其解,毕竟参与科举主要还是的_0_han_0_ren,满人如纳兰容若这样走科举这个路子的才奇怪。
  这样一来,是否改科举制度对这些满臣又有何影响呢?他们没有反对的理由吧。
  “这些年,崭露头角的_0_han_0_ren臣子并不算少,科举改制,更多_0_han_0_ren有了崭露头角得到重用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不慌。”康熙嗤笑一声,很清楚那些反对的满臣是什么想法。
  朝堂上的官职数量有限,_0_han_0_ren能臣增多了,满人占比自然就少了,他们能乐意才怪了。
  戴梓、施琅、傅泓烈……无一不是有为之能臣,科举不曾改制便已然有了这么多汉臣,若是改制了汉臣定会更多。
  “不论什么民族都是我中华民族,朕要的只是能臣。”
  康熙已然把这话放出去了,他要的是能臣,只要有才能,来自哪个民族根本不重要。科举是为了选拔有才能的人,不是为了选那些只会写一手僵硬死板的八股文、实则半点才能没有的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八股文这种抹杀创新性的东西,康熙早就想废除了。
  不考八股文,该考些什么呢?索额图头秃了很久,最终选择把这个问题抛向乐臻和明珠。乐臻和明珠面面相觑,找不到答案。
  身为一个半文盲,乐臻觉得自己找不到那是理所当然,康熙把这事交给她本身就不合理。最后,乐臻就女子科举这一块提了一堆建议后,理直气壮地撒手不管了。
  天知道什么题材既能测试考生的创新思维是否过关,又能展示考生的个人能力。


第45章 补了一千字小天使们别忘……
  “当真要提出女子科举吗?”明珠看了看乐臻提的那些, 还是有些犹豫。
  “这个问题的答案,你不是很清楚吗?”索额图头也不抬,“就按乐大人的提议呈上去便是。”
  横竖他们呈上去的还得过主子爷那关, 主子爷如此安排, 态度再明显不过。别的不说,女子科举这一条, 最后负责人定然是乐臻,他们不必过多插手。
  这个道理明珠心中当然有数, 入关以后,满族女子的地位也慢慢汉化, 比之从前下降了许多。女子科举一事本身与他并无太多利益牵扯,真要是提升了女子地位,也是一桩好事。
  只是, 就像前面说的,大部分参与科举的都是_0_han_0_ren, 而_0_han_0_ren的理学也好, 女四书也好,都在束缚女子。这样一项举措提出,必然会招来_0_han_0_ren的反对,最后……
  “原来如此, 下官果然不及索大人看得透彻。”明珠猛然想到了什么, 抚掌一笑,意味深长道,“女子科举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与之相比,废八股等其他举措自然也就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主子爷果然深谋远虑。”
  “咱们只要听主子爷的就好。”索额图不置可否,转移了话题, “谈正事吧,纳喇大人对考核科目可有什么建议?”
  两人讨论了半天,也没能有个结果,最后只能各自回家翻阅典籍,改日再议。
  告别明珠后,索额图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不可避免地想到明珠一开始说的话。这个推测的确称得上合情合理,索额图最初也是这样想的。
  以主子爷的性格,怎么可能会真的去推行女子科举,一心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如果说是顺势而为,借着乐大人提出女子科举,以此方便八股等其他考核项目的修改,就说得过去了。
  等想改的都改了,再将女子科举推到乐大人身上。不费吹灰之力便解决了科举改制这样一大难题,这样的发展情况才比较符合主子爷一贯的作风。
  可是,当真如此吗?
  索额图直觉不是,他揉了揉眉心,不再去想这个。是也好,不是也罢,都是主子爷的事。无论怎么发展都与他无干,他只要按主子爷的吩咐办事就好。
  三日后,下了早朝,索额图再度邀请明珠和乐臻一道商量改制一事,并在次日早朝结束后求见康熙,将他们商量出的科举各方面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他们想出的一些考核方式写成折子呈了上去。
  康熙对他们呈上来的东西十分满意,当场赏赐金银珠宝若干,下令让他们继续实行。
  这道折子的内容面世后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朝堂上康熙一早打了预防针,情况稍好一些,民间才是真真正正炸开了锅。
  废除八股的确是好事一桩,可对于那些寒窗苦读数十年的人来说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写了那么久的八股文忽然就成了死板僵硬毫无用处的东西,无数考生惶惑不安,甚至大骂皇帝,大骂掌权者。
  有人骂,自然也有人觉得好,那些不擅长八股又有真才实学的更是喜上加喜。
  八股有褒有贬情况算是意料之中,倒是女子科举,反对声竟然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大。明珠索额图一开始还有些不解,后来便逐渐想明白了。
  先前乐臻为官时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争议,后来乐臻拿下二等侍卫考核的头名,实实在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让不少女子视乐臻为榜样。索额图家中妻子对乐臻都是赞不绝口的,自然清楚这一点。
  女子科举提出后,反对的人的确不少,可是谁家能没有女子呢?祖母、母亲、姐妹、妻子、女儿……于是一大批想反对的不作声了。
  不顾母亲妻女坚决反对的、以及母亲妻女跟着一起反对的自然也有,可到底是少数,不足为虑。
  最终,科举改制还算圆满的画上了句号。为了表示出皇帝对女子科举的重视,康熙下旨,凡有意参与今年秋闱的女子,免院试,可直接入乡试。女子科举当与男子分开考核,由女官监考。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地方自然是没有女官存在的。女官如今只存在于后宫,而后宫女官各司其职,也不可能突然派遣去地方。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反正来来_0_hui_0_hui都改了那么多了,康熙索性提前在京城来了个临时性的女子会试,时间定在次年三月。
  没有任何限制,是女子就能参加,分文武两科,由乐臻担任武举主考官。
  文举还算好,可由宫中女官监考,武举就比较麻烦。饭要一步步吃,男女大防自然不能直接无视,还是得遵守封建社会的规则。
  贸然让那些男性武官监考女子,天知道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这种情况下,算得上武官,又能监考女子武举的,只有乐臻一个。
  乐臻能怎么办呢?她只能选择笑着面对。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