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科举之市井生活-分卷阅读60

干巴巴一句话说完,顾大哥便没话可说了,与顾彦汝相对看着,有些尴尬。
  顾彦汝知道他大哥是个正派却不善言辞的人,如今能对他有这一句关心之词已殊为不易了。
  “大哥,你也保重,别熬坏了身子。”顾彦汝将备下的东西递给他,又嘱咐着。
  时辰快到了,一旁跟随的衙役已吆喝起来了。顾大哥最后冲他挥了挥手便转身跟着上路了。
  顾彦汝在后头一直看着,看到顾大哥黝黑脸庞上微红的眼角,也同样看到族人敌视仇恨又嫉妒的目光,不过他也不在意。
  透过敞开的巍峨城门,能依稀瞧见外头波光粼粼的护城河。七月的阳光毒辣,晒得人都刺痛,顾彦汝倚靠着柳树,叶儿被烘得打了卷儿,蔫哒哒的。
  系在一旁的驴子扬起头想吃根根散动的柳条,颇为心急。顾彦汝直到看不见顾家一行人了,才解开毛驴的绳子,晃晃悠悠地骑着回章家。
  回章家的路有数条,不同的岔路有不同的选择。顾彦汝此时便要在岔路之间做出选择,他该何去何从?
  顾彦汝看了看天色,澄澈透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慢慢进了市坊,烟火气陡然加重。路边铺肆的青帜飘荡,有卖包子姑娘系着青花围裙,一根木钗绾着头发,又用靛染的青布头巾包住,手脚利索地擀皮儿。
  一旁的烧饼摊传来一阵阵焦香、芝麻香、面皮香,小贩扯着嗓子喊:“烧饼,刚出炉的烧饼,又香又脆的烧饼,三文钱一个。”
  中气十足,尾音拖得长长的,直拐过京城三道街口,勾出在家中玩闹的孩童,从门缝里钻出一个个小脑袋,顶上扎了两个小辫儿,耸着鼻子嗅嗅香味。
  顾彦汝看着这一切,轻轻地喟叹了一声。世间苍茫,轮回淡漠,唯有这人家的喜怒哀乐最为鲜活。
  毛驴提起蹶子,哒哒作响,摇头晃脑,一会儿功夫便到了章家。
  顾彦汝暗暗思忖,便去书房找章致拙说话。
  他今日正好休沐在家,悠闲地展了画纸在画狸奴斗春图。
  顾彦汝在一旁看了半晌,待章致拙放下手中的画笔,才开口说道:“这枝斜飞的樱花绝妙,狸奴也可爱。”
  章致拙扬起眉毛,语调也微微上扬,说道:“那是,薛定谔还在时就是这副蠢样。”
  过了许多年,章致拙仍然记得他曾经养过的那只橘猫,如今回忆起来满满都是快乐和喜爱,若是在猫星的薛定谔知道,也会开心地喵喵叫吧。
  顾彦汝笑了笑,说道:“在你家住了许久,如今也该到告别的时候了。”
  章致拙卷画纸的手微微一顿,开口问道:“你若想继续住,大可接着住,咋俩不必见外。”
  “不是这么算的。如今顾家没了,我在京城呆了许久也厌了。回想这白活的近三十年,也只有先前同你一起去游学时感觉最快活。”顾彦汝叹了一口气,慢慢说着。
  “如今我糊涂着,倒感觉人活着实在没意思极了,慌慌张张只图碎银几两;万贯家财却仍然欲壑难填。还不如山山水水给人以宁静,可悟得一丝道义。”顾彦汝继续说道。
  章致拙默默听着,心里明白好友怕是已决定走了,问道:“那你盘缠可够?出去行走可不能没钱啊。”
  顾彦汝弯了弯眼,说道:“这是自然,虽然被抄了家,我也藏了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不必为我担忧。”
  “既你已定下了,那我也不劝你了。先去哪儿?”
  “先下江南吧,再转道西南,从蜀地到西北,最后再回京看看。”顾彦汝已心有成竹。
  章致拙又沉默了,照他周游全国的架势来看,这辈子他们还能不能见面都说不准。如今这交通治安状况,还有疾病天灾,野外可就是野外,半点人烟都没。
  章致拙私心不想让他这么冒险,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界限感,不去干涉人家独立思考下做出的决定,是最基本的准则。
  “好吧,那你可得记得给我写信,报个平安。”章致拙只能这样说。
  顾彦汝当天便理好了行囊,第二日辞别了章家众人,买了一匹毛驴行走江湖去了。
  送走了顾彦汝,章致拙又是好长时间的萎靡不悦。吏部的调离任命也还未出,天气还如此酷热,外头的蝉叫得人心燥燥。
  章致拙不由想起了雍正帝的粘杆处,有名的情.报组织。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吏部传来了消息,调他去会稽当知州。
  原先筹划好的留任京城,调任工部的计划泡汤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家支持!


第54章 去会稽
  章致拙皱了皱眉, 心想着:怕是出了纰漏,会稽在杭州边上,也算个富饶的地儿, 若说是有人故意使坏,也不能这么说。从翰林院外放,能当知州也是合情合理, 而且江南也是富饶之地。
  得了消息,章致拙便去了姜府寻师傅商议。
  “怕还是之前替顾彦汝求情那事碍了你的路,为师问了吏部的同僚, 这也不是坏事,外放回来于仕途有益。”姜康璞一点不慌, 老神在在地坐着。
  “能外放自然是不错的, 而且会稽也是山灵水秀之地, 便是_0_di_0_zi想谋外放,如今这结果也是很不错了。”章致拙想着, 既来之则安之,工部那差事黄了也罢。
  “你能如此想就好, 在官场,切莫在意这一时得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姜康璞说着, “人生长着呢,更何况你还年轻,只要你好好做事, 往上升的路宽阔,任你走。”
  章致拙恭敬地点头称是,知道师傅是怕他走了歪路,又心有不甘, 眼高于顶,这才谆谆教诲于他。
  话说完,章致拙便回了章府。既然吏部已下了任命,他便要开始准备往江南上任了。
  一般为了照顾外省的官员,外放之前会给两个月的假期供其回老家探亲。不过章致拙本就是京城人氏,也省了这功夫,时间便宽裕许多,只管松松地来便罢。
  章则淮夫妇也知道了儿子将要到越州会稽当知州,他们不懂朝廷里的事儿,也觉得是个好差事。
  “拙哥儿,你当了一地的父母官,可要勤政为民,不可鱼肉百姓,要为老百姓谋福祉,做实事。”章则淮语重心长地告诫。
  “这是自然,儿子定当做个好官。”章致拙毫不犹豫,就像牛群和冯巩相声里说的那样,“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我和你娘商量了,她身子不好,便不与你一同去南方了。我们在京城里守着,等你三年六年,也不碍事。”章则淮接着说道。
  “爹娘,还是与我们一道走吧,路上都有大夫,顺着大运河一路走,也不费事,还能看看南边的景儿。”姜幼筠也在一旁劝道。
  沈氏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我年纪也大了,出去看看也没意思。更何况我本就吃不下东西,到了船上,晕着晕着,可得受好些苦头。”
  章致拙夫妻二人对视一眼,有些踌躇为难。
  “唉,你们小两口只自己去便罢,咱们老人家的事情少管。没得烦人。”章则淮有些不耐烦,笑着翻了个白眼,挥手叫他们走。
  没法子,章致拙二人只得回了渌水楼。
  “咱们这一去至少得要三年,到时候还得看朝里安排,若是无法回京,还得在那儿再留一任。”姜幼筠翘着手指点数着,“这么一来,爹娘和咱们可要分隔两地许久了。”
  章致拙点了点头,也有些头疼,爹娘年纪大了,不愿意远离京城,也能理解,可就怕他不在身边出了什么意外,可要懊悔了。
  “咱们也不能把爹娘绑上船吧,也罢,我过几日去一趟李珏家,让我姐照顾照顾二老。”章致拙叹了口气,说道。
  接下来几日,姜幼筠忙晕了头。庄子、铺面的收益,要一家家盘点,接下来几年他们都不在京城,有些不长久的铺子便卖了,换成银票,到时候带去会稽。
  “少夫人,四家庄子,八处铺面的账本都已在这儿了。”阿绝将厚厚一沓本子送上。
  姜幼筠有些头疼,临行前的对账真是叫人脑袋发晕。
  “阿绝,这些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